高邮特色的“一稻三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高邮特色的“一稻三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杨爱宏等

1 稻田工程建设

1.1 稻田条件

稻田要远离污染源,土质粘壤土,保水性能好,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符合 GB/T18407.4 的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渔业用水要求。面积一般以 20×667 m 2 ~30×667 m 2 为一个种养单元。

1.2 稻田改造

1.2.1 环沟开挖 沿稻田田埂内侧开挖环沟,堤脚距环沟预留 1 m 平台,环沟上口宽 4~6 m,沟深1~1.2 m,坡比为 1∶2~1∶2.5。环沟近稻田一侧做内埂并压实,高 0.3 m,宽 0.5 m。稻田面积达 30×667 m 2 以上的,要在田中间开挖“一”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上口宽 1~2 m,沟深 0.8 m,坡比 1∶1.5。

1.2.2 筑埂 利用稻田环沟开挖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田埂高于田面 1~1.2 m,顶部宽 2~3 m,坡比 1∶2。

1.3 防逃设施

在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设置防逃网。排水口防逃网使用 8 孔/cm 2 (相当于 20 目)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网可用水泥瓦、彩钢瓦、防逃塑料膜等制作,高度要求高出地面 40 cm 左右。

1.4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对角线,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圩埂上,进水口用 80 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沟的最低处。

1.5 增氧设施

池塘配备纳米微孔增氧设施,纳米微孔增氧的增氧和节电效果较好,对小龙虾摄食等无影响。


高邮特色的“一稻三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2 放养前准备

2.1 消毒、除杂

改造后的稻田经曝晒后用 80~100 kg/667 m 2 生石灰化水全田泼洒,7 d 后注水并栽植沉水性水草。

2.2 水草布局

主要栽种菹草、伊乐藻等沉水性水草,行株距为 8 m×4 m,高峰期水草面积为稻田总面积的 1/3~1/2,高温期在环沟中移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漂浮性植物,用竹框固定,面积占环沟水面的 1/5~1/3。3 “一茬虾” (小龙虾秋苗)的投放及养殖管理

3.1 投放数量和规格

每年在水稻收获后即可投放秋苗。方法一:水稻收割后,在 11 月至第 2 年 2 月份前,每 667 m 2 投放规格为 160~200 尾/kg 的虾苗 0.6~0.8 万尾,按养殖水面计算。方法二:9 月底至 10 月初,水稻收割前,在环沟投放 800~1 400 尾/kg 的小龙虾秋苗0.8~1.0 万尾。环沟水位控制在 1~1.2 m 左右,早晚各投喂一次,注意肥水,开动微孔增氧。水稻收割及栽好水草后,满塘注水。

在投放小龙虾秋苗的同时,投放本地泥鳅种苗—青鳅,投放密度 2 kg/667 m 2 ,按总面积的 40%计算;花鲢 20 条/667 m 2 ,按总面积的 20%计算。

3.2 幼虾运输

长距离运输幼虾,需用专用装苗车充氧带水运输。短距离的,可用虾筐装运幼虾,每只虾筐装 5~10 kg。

3.3 投苗时间和操作注意事项

幼虾投放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避免阳光直射。投放幼虾时将虾筐轻轻地浸入水中,来回 2~3 次,每次 l~2 min,然后均匀投放至池塘。投苗结束后,用复合碘全塘消毒 1 次。

3.4 投饲

采用小龙虾专用配合料或河蟹料(粗蛋白含量30%~35%)进行投喂。每日投喂 2 次,早上投喂全天总饲料的 30%,傍晚 70%。日基础投喂量为投放幼虾总重的 5%~8%,后期根据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冬季水温低于 5 ℃时,可不投喂,但如遇连日晴好天气一定要少量投喂。第 2 年 3 月,当水温上升到15 ℃以上,每日傍晚投喂 1 次饲料,每周投喂 1 次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 0.5~1.0 kg/667 m 2 。

3.5 巡塘

早、晚巡塘,主要观察水质变化,小龙虾活动情况,有无敌害生物等。

3.6 水质、水位管理

在“一茬虾”的养殖过程中,水质保持“肥”和“活”。当年 11 月和第 2 年 3 月前,每月施腐熟的农家肥 100~150 kg/667 m 2 培肥水质,维持透明度在25 cm 左右;水位控制在 0.6~1.0 m。3 月以后,随着水温升高,停止施肥,水体透明度保持 30 cm 左右;后期每 10 d 加注 1 次新水,并使用 EM 菌调水,水位控制在 20~40 cm。3 月底至 4 月,每 15 d 全塘泼洒1 次离子钙。

3.7 捕捞上市

“一茬虾”经过 180 d 左右的饲养,3 月中旬开始捕捞上市,刚开始使用大眼地笼(只捕体质量 20g 以上的商品虾)进行捕捞,直至 5 月 10 日前结束。此时期小龙虾市场价格处于全年的高价位区,可实现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高邮特色的“一稻三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4 “二茬虾” (小龙虾春苗)补苗及养殖管理“一茬虾”放苗成活率最高,生长期病害少,没有“5 月魔咒”,饲料成本低,价格全年最高; “二茬虾” (小龙虾春苗),是全年中最难养的,补苗成活率低、青苔爆发、 “5 月魔咒”、价格低、成本消耗大。因此“二茬虾”的养殖管理必须认真对待。

4.1 补苗

“二茬虾”养殖除新开挖的稻田需要补苗外,老塘口一般不需要补苗。春苗一般在 4 月自然繁殖出来,在“一茬虾”捕获差不多的时候, “二茬虾”就已达到基本苗(规格在 200 尾左右/kg)的规格。新塘口补苗参照“一茬虾”执行。

4.2 投喂

饲料蛋白在 30%左右,比“一茬虾”降低 5%~7%。日常投喂同“一茬虾”,早上 30%,傍晚 70%,每日以检查食台吃光为准。

4.3 藻类控制

为控制丝状藻类(青苔)大量繁殖,早春季节每20 d 喷洒 1 次护草青苔净,第 2 天用腐殖酸钠和生物藻肥全塘泼洒,每 5 d 1 次,连续泼洒 3 次。

4.4 病害防控

4—6 月,每 10 d 使用 1 次生石灰,每 10 d 补充 1 次有益菌(与消毒或改底药物错开使用),间隔3 d。使用芽胞杆菌时要注意防止缺氧,选择晴天上午使用并开启增氧设备。

4.5 敌害防控

“二茬虾”养殖,其敌害较多,如蛙、水蛇、黄鳝、肉食性鱼类、水老鼠及水鸟等。放养前使用生石灰清田晒田。进水口使用 60~80 目纱网双层过滤,田边设置彩条布或稻草人,驱赶水鸟。

4.6 商品虾捕捞

“二茬虾”的捕捞时间一般从 5 月下旬开始,到6 月下旬水稻插秧前结束。和“一茬虾”没有严格的界限,根据小龙虾的长势情况而定。

全塘下笼,捕捞进笼的虾全部出售,不回塘。 “二茬虾”的产量在 100 kg 左右/667 m 2 ,但价格全年最低。花鲢在 6 月准备栽秧时,结合稻田放水,用大眼拉网(6 cm×6 cm)在围沟和十字沟内捕捞进行销售。[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

5 “三茬虾”及水稻种植(稻-虾共作)

5.1 水稻品种选择和栽插时间

水稻品种选择以植株高、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为主,如杂交稻系列的“湘两优 900”,粳稻系列的“春优 T36”。水稻栽秧时间最迟在 6 月下旬完成,否则“三茬虾”和水稻的生长积温不够,影响产量和价格。

5.2 稻田整理

稻田整理前缓慢降水,让田面上的小龙虾随水流退到环沟水体中,同时不间断的用大眼地笼捕捞销售。在环沟中种植一些水花生、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并用枯草芽胞杆菌、EM 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稻田整理在土埂内的田板中进行,整田时间尽可能短,防止环沟中的小龙虾因气温高、长时间密度过大而造成死亡。

5.3 水稻施肥

为加快秧苗生长,每 667 m 2 可施基肥复合肥20 kg、尿素 10 kg,均匀撒在田面并用机械旋耕耙匀。严禁使用氨水和碳酸氢铵等化肥。

5.4 水位控制

稻虾田全年的水位控制如下:3—4 月,稻田水位控制在 20~30 cm 左右;5 月中旬以后,稻田水位提高至 50~60 cm;6 月插秧后,前期做到大水活棵、浅水分蘖,孕穗期保持一定水层;抽穗以后采用干湿交替管理,遇高温灌深水调温;收获前 1 周断水;越冬前的 10—11 月,稻田水位控制在 30 cm 左右;越冬期间水位控制在 60~100 cm。

5.5 “三茬虾”的投放

“三茬虾”虾苗要求投放青壳的晚春苗,投放数量约为 5 000 尾/667 m 2 。日常投喂在稻田中预留的通道内进行,夏季高温,饲料蛋白要求 28%即可,也可以投喂玉米、小麦、大豆等混合发酵料。

5.6 捕捞

“三茬虾”的捕捞,选择在 8 月中下旬进行,此时虾的规格大部分在20g以上,并且价格非常好,平均价格在 40~55 元左右/kg,一般单产在 75~100 kg/667 m 2 。

5.7 自留种虾

“三茬虾”至 9 月上旬捕捞结束,剩下的存塘虾作为种虾。9 月下旬开始逐步降低环沟水位,期间配合用无节地笼清捕本地青鳅,最后清塘、消毒、栽种水草,进入下一茬虾养殖循环。

6 效益分析

表 1 稻虾综合种养产出效益情况表


高邮特色的“一稻三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据初步统计,每 667 m 2 稻田养殖投入成本约9 400 元,结合表 1 可以推出,本养殖模式的每667 m 2净效益可达 6 232 元,生态立体种养效果明显。

7 小结

“秋繁秋放、秋冬养殖、早春卖虾、错峰上市”是这一模式的最大亮点,可以显著提高养殖经济、生态效益。稻田综合种养是作为抓“三农”的有力之举,是作为农村“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民生工程,是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当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典型引路、农民主体、市场拉动等举措,推动形成具有高邮本地区特色的“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在农业生态循环的道路上健康、持久的发展下去。

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300804);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18355)


高邮特色的“一稻三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