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科幻、现实与未来漫谈

​​


流浪地球•科幻、现实与未来漫谈

——从科幻故事谈起

当年的贺岁大片《流浪地球》,还有《疯狂外星人》上映后都很火爆,《流浪地球》更是创下了40多亿元的票房记录,可见受欢迎的程度。这两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均属于科幻片,都是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有人说,《流浪地球》大火,是开创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也有的称之为新时代的。笔者作为一名科幻迷,当然也为之兴奋。

有人看科幻片,感觉就像神话故事。其实科幻与神话还是有区别的。神话故事不需要解释,比如嫦娥奔月是怎么奔的?而科幻故事就要交代清楚,不管是奔月也好,奔火星也好,他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是如何飞行的等都要加以说明。

科幻写作的特点,从名称上似乎也能识别一下。科幻的全称叫科学幻想,幻想当然是虚构了,但这个虚构前面是科学,即可以理解为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幻想。由此推论,写作此类故事的,必定要具备相当的科学知识,然后才能够写作此类故事。比如《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就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再比如青岛本地的科幻作家魏世杰,是一位核物理科学家。

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日本一位市长候选人呼吁用机器人替代人类政客。在他看来,该智能机器人可以高效地分析数据确定明确的政策,可以在居民之间发生争端时制定最佳解决方案等,有许多优势;

无独有偶,又发现一则类似的消息,说人工智能机器人Alisa被提名为俄国总统候选人并且还受到民众热烈欢迎。由俄罗斯网络公司开发的虚拟AI助手Alisa,已被全国两万多支持者提名为下一任总统。不过现任总统普京不必担心,因为按照俄罗斯法律要求,候选人必须35岁以上,而Alisa才刚刚一周岁。

Alisa主要依赖逻辑运作,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做出道德判断。更棒的是,她可以24 小时工作,智商是普通人类的7 倍,能同时收到数百万条建议,并永远记住你。

关于机器人从政,除了上述好处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那就是廉洁。这个优点我早就从魏世杰的科幻小说《廉洁市长之死》中就有所了解了。

小说的梗概是这样的,说当地的市长突然去世了,百姓们都很悲伤,原因是这个市长廉洁无私、勤勉为民,公正执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失去他,将是本市最大的损失,如果往昔的市长再回来执政,将是本市最大的灾难。这样一个好市长的意外离开,大家感觉接受不了;为了表达对这位市长的爱戴和缅怀,市民们都想最后再看一眼,亲自向遗体道别。但警察却不让,这就惹恼了市民,奋不顾身地冲进办公室,看见市长居然安坐在椅子上,大家顿时喜形于色。

“‘市长,您没有死啊,真是谢天谢地!’

‘太好了,您还活着!市长,我们离不开您啊!’市民们激动万分,纷纷涌上前去,为了表示亲热和友好,有的拉手,有的拍肩,有的还要和他熊抱一下。就在这一瞬间,市长被大家的热情“解体”了,他的头部、胳膊、肩部、头发和肚皮等等,都分别被大家拉了下来,但没有血液流出,只是露出了很多复杂的电子线路板和集成电路块,以及连接他们的,是密密麻麻的导线和光纤!”这篇科幻小说写于2014年,当时的AI技术,也就是人工智能水平还不够高,所以这篇关于机器人市长的科幻故事,是有着超前预测成分的。科学家的魏老,就是根据人工智能可能的发展来“推算”的;令人惊讶的,是推测如此“准确”。这从前面两则关于建议机器人从政的信息,也能够得以佐证。此时连我都毫不怀疑,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从政将不再是科幻!

魏世杰还写了与机器人市长类似的故事,叫《妈妈之谜》。故事的女主角叫小敏,“小敏是幸运儿,不仅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更重要的是,她的妈妈的育儿知识,渊博得无以复加,并且谙熟育儿学的最新科学进展,考虑到了孩子的发育、营养、心理、性格等等各个方面。……若干年后,小敏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得到了一项某科学领域的国际大奖,她想起了妈妈,她决定回家,把这项大奖献给自己的妈妈,”然而女仆告诉她,“实际上,你从小就没有妈妈。”

“你妈妈死于一场车祸,她当时要临产了,遵照她的意愿,医生保住了你,牺牲了她。同样遵照她的意愿,科学家提取了她大脑中的育儿信息,制成了芯片,制造了一个和她相貌类似的机器人……”机器人母亲,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有点遥远,但人工智能的主持人却实实在在地登录央视了。在去年央视的网络春晚上,曾经出现了两位撒贝宁,一个是真的,另一个是AI,是仿真的人工智能产品。现场看假的撒贝宁主持,表现居然超越真的,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据说打造这样一款“撒贝宁”,仅用30分钟时间,可见人工智能制造水平之高,让人难以置信。

主持人的岗位,机器人恐怕一时半会还不能完全取代;但端坐不动念稿子的播音员,却完全有可能。这不,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搜狗公司与新华社合作开发的一款“AI合成主播”正式亮相。合成原型是新华社的主播邱浩。观众只要输入一句既有的新闻文本,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位虚拟的新华社新闻主播,他不仅会用和真人一样的声音进行播报,连唇形、面部表情也能完全吻合。这样的视频效果,无论看上去还是听起来,都与现实中的新华社主播的本人播报没有太大差别。就在真假撒贝宁共同主持的网络春晚上,还播放了一个青岛前湾港自动化码头工作的视频。观众们亲眼目睹了大型集装箱是如何被塔吊吊起来,然后安放在运输车辆上运走的,后来的快进镜头显示,港区运行快捷迅速,有条不紊,具体操作者就是计算机,整个码头只需要工程师数人而已。

另有消息称,美国被机器人取代的工作岗位已达百万之多。其实在国内,看看商场的人流,还有银行里的人气,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变化,是变少变低了。其中的原因就是网购的普及,还有移动支付的大面积应用,其实就是计算机的发展所致。因此商场就要裁员,银行也在裁员,信息技术导致的行业变化还有许多,这是大势所趋,只能顺应求存,阻挡和诅咒都是无用的。前日看见魏世杰写的一首【古诗新韵】: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沾巾,入职就业者,都是机器人。可以理解为对未来求职者现状的一种前瞻,但愿别再被言中了。

聊了这么多,既有虚构的科幻故事,又有真实的现实生活,无非是说明,科幻与现实的距离并不远,许多科幻已经变为现实,或者即将成为现实。我们的科学发展得太快了,尤其是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和发展,既然连主持人、连市长、连总统这样的人类精华都可以被替代,那么还有什么不能被取代的?

当您走进超市的时候,里面空无一人,那是个自动化商场;即便有个人,也可能是个机器人…..

偌大个港口码头,运转自如,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各个工厂车间也是如此......

既然如此,还需要再生二胎、三胎吗?中国还需要十几亿,世界还需要几十亿人吗? 想想是不是感觉有点可怕?

流浪地球•科幻、现实与未来漫谈

“ 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天知道……”这句话显然对未来有点担心,有点缺乏信心。其实关于人类的未来,在我写的《重逢在30世纪》科幻故事里,有过具体的展望描写,这里不妨简述几句,以慰人心吧!

......在30世纪,从空中鸟瞰青岛或者华夏大地,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不见了,蜿蜒曲折的铁路网,包括高铁也都没有了,至于连接公路和铁路的桥梁自然也都没有人踪影。为什么?因为人们出行不再需要它们了,而是改乘类似于外星人乘坐的“飞碟”。这个飞碟的飞行速度不在是现在的音速,而是更快的光速,它往返月球之间不过是抽根烟的功夫,至于地球之间,更是说时迟那时快,瞬间可至。

这个飞碟同时还是拥有人的居所,它里面宽敞明亮,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豪华程度超过现在美国总统的“空军一号”。

人们需要的食品比如蔬菜、水果和粮食,在类似于现在的“大棚”里即可解决。高高的“大棚”里,立体化全天候生产,里面有人造“小太阳”,植物可以24小时生长,无土栽培,各种营养按需配置,当然也是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整个大棚里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由机器人自动采摘、加工和收储。

在我的身边,有一位身材曼妙,面容姣好的年轻异性伴随,如影随形,几乎寸步不离。她是我的工作秘书兼生活助理。除了工作外,她还会陪我打球、下棋、唱歌和跳舞,吟诵唐诗宋词,在我疲乏的时候为我放松按摩。她就是机器人“卿卿”。假如您现在看见她,一定会惊呼这不是央视一姐董卿吗?是的,她就是按照一姐的面部身材和声音特点合成的。既然早在21世纪就能够合成“撒贝宁”,那么在30世纪,合成一个董卿,或者李思思岂不是小菜一碟?

切莫以为这是俺在搞什么特殊化?在那个时代配备机器人随从,就像现在个人购置手机一样,几乎人手一个。况且,那个时候的地球早已没有国家、民族、甚至家庭的特征和区别,早已实现了世界大同,与老子所追求的大同不一样的,那是建立在高度物质文明基础上的大同,曾经是共产主义者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

那个时期人类可以做到真正的计划生育,记得水稻专家袁隆平吧?他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现和培育最好的那株“庄稼”,然后将其复制让其繁衍,让其它种子“歇菜”。30世纪人类只会让那些精英份子贡献“精华”,并将这些精华种子,通过体外方式,分配给母亲志愿者。当然这些未来的母亲也是经过科学检测的,甚至在形象气质等“硬指标”都合格的情况下才被允许的。

届时满大街看到的,都是阿兰德龙,或者费雯丽之类的俊男靓女,您可千万别感到惊奇。早在21世纪,人类就让猪马牛羊等家畜实现了这一目标,即只让最优秀的、最漂亮的承担繁殖任务,而人类自身却由于观念等限制迟迟不可以,直至数个世纪之后的30世纪,才终于打破藩篱,走上了真正科学的优生繁衍之路。全世界的人口总量,还不足百万,但地球有这些数量的精英人类,就已经足够了。

总之,30世纪的地球是无限美好的,人类也是无限幸福的,届时人类的寿命也是很长的,百岁只算是个年轻人吧!更换心脏乃至更新头颅都是“小手术”。老汽车之所以修修就能开,不就是更换了新零件了吗?人体维修也是如此,届时器官克隆技术高度发达,那个部位出了问题就克隆一个安装上去,不就ok了吗?!

好了,不再描述了,但愿你我在有生之年,也能够看到一些,享受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