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講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老子的軍事哲學思想之二)

這一章是接著軍事哲學再加以引申。歷代有很多註釋名著,對這一章並不下註解,不願意下註解,因為帝王的時代,多半是“以兵強天下”。所以,大家第一個原因是怕談這件事,第二個原因是這篇文字很容易懂,不必註解。現在我們大概解釋一下,說明這個道理。

南懷瑾老師講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老子的軍事哲學思想之二)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佳兵”就是殺人的武器,因為武器是會殺死很多人的,所以“不祥”。原子彈是很厲害的武器,一顆原子彈的爆炸,可以殺死更多的人。可是現在到了核子彈,乃至於用到“死光”的戰爭,細菌的戰爭,殺起人來更多更快,一瞬間可以毀滅人類的一半人口,這就是“佳兵不祥”的道理。“物或惡之”,不要說是人害怕,任何世界上有生命的東西,都很恐懼。“故有道者不處”,所以,有道的人不做這種事情,只用道德、善心、仁慈來感化人。

但是,老子的哲學——道家的哲學,在道德的後面,是有武器做後盾的哦!試看每一個寺廟,不管是道家、佛家的,中間坐的是“佛”,旁邊站的都是拿了武器的四大金剛。沒有這些是不行的,光講道德仁慈也是不行的,這是道家的奧秘之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這是中國古代的禮儀,中國古代的軍事制度。

君子是道德修養高明的人,上古傳統的制度,以正治國,喜歡在左邊;用兵的時候,喜歡在右邊。左右是兩個代號,右則屬陰,用兵的時候,非用“陰謀”不可,敵人如何準備來打你,你準備如何去打敵人,不使用陰謀詭詐不足以取勝。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這句話重複的講,是老子書中少見的情形,這表示老子語重心長,提醒大家特別注意。“恬淡為上”,一個大軍統帥的修養,以恬淡為上,諸葛亮有兩句名言:“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修道的人,在中國歷史上,除了諸葛亮以外,很少看到有這樣修養的人。

南北朝的時候,梁武帝下面有一位將領名叫陸法和,是一位出家的和尚。此人並不穿和尚的衣服,他帶領部隊,完全是按照管理出家人的辦法。每次作戰,只要他的部隊一到,一定戰勝。後來幫助梁武帝平定了很多地方。到了梁武帝的兒子當皇帝的時候,他已經把長江以南的軍事力量都掌握在手中了。因此,梁武帝的兒子對他產生了懷疑,所謂“功高震主”,因為他掌握了國家的整個兵權,只要他手一擺,皇帝就只能下臺了。

於是,就有人去向皇帝進讒言,不過他在家打坐就知道了,便跑去見皇帝說:“我法和是修道的人,帝釋天王亦不願為,何況是人間的虛浮富貴。我與你父親兩人,本來是當年在釋迦佛前靈山會上的同參道友,因為他墮落到人間來當皇帝,我是他師兄,願意助他一臂之力,你卻反而懷疑起我來。現在我把將軍的大印交還給你,我要走了。”說完他就走了,一個人到四川峨眉山去了。

為什麼每一次打仗,敵人一看到他的影子就害怕,沒有辦法與他作戰呢?據說他是用神通來打仗的,也根本沒有殺人,所謂兵不血刃而取勝。只是寫歷史的人認為這是神話,不願意寫進歷史,事實上卻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你們研究歷史,在南北朝那一段,就知道真有這麼一個將領,他的一切就是如此淡泊的。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勝而不美”,戰爭是不得已的事,縱然打了勝仗,也不值得頌揚。“而美之者,是樂殺人”,所謂戰勝的美,只是喜歡殺人而已。“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一個喜歡殺人的人,終歸是要失敗的,所以,不可能得志於天下。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中國的古禮,尊崇左方,所以說“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拿現代的軍事組織來說,總司令在右邊,副總司令在左邊。因為,當一個作戰命令頒下以後,打起仗來,成千上萬的生命就會犧牲,這是凶事。“言以喪禮處之”,應該懷著喪事一樣的悲痛心情去處理。“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對死傷的敵人,也要有哀痛悲傷之情。“戰勝以喪禮處之”,即使戰勝了,也不應該驕矜得意,還是要懷著喪禮哀痛的心情,來處理戰後的一切。

——整理自《老子他說》續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