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的社会斗士”——为何鲁迅先生对“牛”情有独钟?

“和气的社会斗士”——为何鲁迅先生对“牛”情有独钟?

鲁迅,本名周树人,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奠基人,著名爱国主义文学家,鲁迅的笔一生都为中国人民书写,都为中国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而颤动。他的文笔犀利,每篇文章都在向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糟粕宣战,坚定果敢的向和人民对立的帝国主义和资本家、大地主宣战。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对于敌人和革命反叛者的宣誓词,也是鲁迅光辉一生的生动而又真实的写照。通读鲁迅作品,发现其笔下意象动物颇多——尤其是牛。牛虽然憨厚勤恳,但是和充斥着革命气息和斗争意念的“野兽”般的鲁迅先生似乎有些出入,下面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影子,谈谈他为何对“牛”这种意象情有独钟?

一、“牛”的意象在鲁迅先生笔下的文学形象

“牛”在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种植结构的作用难以替代,尤其是机械化水平不高的年代,牛作为辅助人力的重要动力资源,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推动农耕水平发展。所以在文学作品中这种特殊存在的农业社会意象——“牛”。

一般来讲都被描绘成是任劳任怨并且温润善良的正面形象,这种性格共性毫无疑问也体现在了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在人民心目中雷厉风行、严厉严谨的革命文学家是如何在文学表现中体现意象“牛”的?又和其他描写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共性和特性?

“和气的社会斗士”——为何鲁迅先生对“牛”情有独钟?

祥林嫂

1. 憨厚勤恳,矢志不渝为心中理想——无产阶级专政奋斗终生

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比较富庶的家庭,见证了封建思想对人们的荼毒和束缚,也见证了新式思想在中国的逐渐壮大。《二十四孝图》、《病》、《祝福》等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中国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可悲和可怜,都是推动人民思想意识觉醒的有力利剑。

他塑造了诸多代表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人物代表——祥林嫂、中年闰土、孔乙己等,鲁迅先生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和历史风口巨变下个体的命运变迁展露无疑。

但是文学成就如此高的鲁迅刚开始时的理想却是举起手术刀救助黎民百姓。日本留学的经历让他知道了手术只能救人,但是中国的病根在于思想和心,

于是决绝的他毅然决然踏上回国的旅程,弃医从文。战争风浪一触即发的年代,他写下了众多文章来暗喻人们亟需精神崛起,而“牛”便是他寄托爱国情思的最好表达者。

2. 隐喻心中追求,温润和善的另一面

在文学塑造者的大多描写特点中,“牛”的乡土情结是常常被忽略塑造的方向,但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牛”似人而非人,拟人手法不甚使用,但是牛的人性却常常被他搬到文学展露台上。

在风云巨变的当时,文学风向是被日伪政府和汉奸政权严格把控和引导的,因此当时的爱国文学者大多不能直面表达诸如“爱国”、“抗敌”的字眼,只能以一些比较隐晦的字眼和意向一语蔽之。而牛作为和土地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动物,无疑是最好的暗示家国观念的最好意象。

牛作为鲁迅经常自喻的一种动物,作为鲁迅笔下重要的一种动物意象,最能显现鲁迅精神中

"和气的金面",更多地凝聚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与鲁迅先生描述的其他“野兽猛禽”意象体现出的鲁迅之"战斗的愤怒相",共同构成了鲁迅精神人格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也只有将这两类意象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我们才能体会到鲁迅笔下“牛”的深层寓意和民族理想寄托

“和气的社会斗士”——为何鲁迅先生对“牛”情有独钟?

二、鲁迅性格特点和生平经历在“牛”中的体现

“人性是复杂的,人从来不是一面的”,罗马谚语如是说,鲁迅先生诚然也是如此。特点鲁迅先生作为革命文学家,作为儿子、丈夫、父亲、朋友等身份时特点不一,但是无疑个人性格展露可根据这些来分析。

在革命同志眼中,他是无所畏惧、一心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在后世的我们看来,他是值得尊敬的先者,是令人称道的伟人,也是文学世界中皎洁的明珠,他性格中暗含的“牛”大抵也可以在不同身份的切换中观测出。

1. 弃医从文,为民族奉献一生的温润国人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通过描写动物来映衬人,明显地表达着一种隐喻和象征的关系。而总体看来,鲁迅动物意象的文化渊源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中国固有的浓郁的传统文化,另一个则是具有浓重现代性标识的域外文化。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奠基人和发起者,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使用白话文的文人,还是中国留洋的较早一批“新文化青年”。

究其一生重大的两个抉择,无论是“出国学医”还是“弃医从文”,他都是从社会现状和需要考虑——穷人苦于治病寻医无门便去做医生,国人民族自尊心低下便用文字唤醒家国灵魂,并且写字的笔一拿就是数十年。鲁迅先生的文字凛冽,但是只是对于反动派和汉奸,对于普罗大众,他更多是作为为国人深爱的国家和民族奉献一生的可敬国人。

“和气的社会斗士”——为何鲁迅先生对“牛”情有独钟?

2. 日常生活与人交往中“牛”性格的体现

根据鲁迅先生侄女对于鲁迅先生的回忆,譬如调侃鼻子“碰壁”以及对于受伤的黄包车师傅鲁迅的和善友爱可以窥出鲁迅平和善良的“牛”意象的性格体现,他无微不至的同情救助劳动人民,不怕“碰壁”、“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病,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么多共性的综合便是鲁迅“和气的金面”的完美体现。

另外,鲁迅妻子许广平在回忆录中写到,“他喜欢吃甜食,家中余下一块方糖,海婴挣扎着要吃,他说‘你吃了爸爸可就没糖吃了’”。

童心在霎时间展露无疑。鲁迅在文学形象的塑造中大多是以一名斗士的形象出现,“牛一般和气的金面”也便被后世读者忽视了,但是重新拜读关于鲁迅的回忆录,一个完整的、和气的斗士便活跃在了我们眼前。

三、鲁迅塑造“牛”意象对于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终其一生,鲁迅的思考大体上是面对两个方面展开的,一个是关于群体存在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孤独个体’的存在问题。”“沿着上述两个思想方向,存在着两个鲁迅。这两个鲁迅虽然同为一身,但却始终矛盾着,这两条思路上虽然有交叉又并未完全统一。”

鲁迅塑造的“牛”意象矛盾冲突激烈,和前世文学塑造的“牛”共性存在的基础上又存在着很多的个性和特性,这种思想意识上的特殊塑造影响巨大。

“和气的社会斗士”——为何鲁迅先生对“牛”情有独钟?

1. 革命抗争要雷厉风行,日常中要贴近生活和人民

鲁迅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献身于革命战争的思想态势塑造上,充分表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社会斗士”的风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他的思考则特别富于现代哲学意义——雷厉风行和和善友爱的结合程度恰到好处,在不同的面向人群中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在面对政治见地不同的文学同僚,他喜欢使用辛辣的讽刺语言,用“猫”来表现他们的嘴脸;在面对革命斗争时他在《自嘲》诗中用一句话,形容自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他人民的奉献和贴近在诗句中的概括表达。

2. 文学塑造要紧抓意象特点,把握共性和特性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

尊重“善”,讲求“中庸”、“和谐”,千百年来便形成了一种不敢证实缺陷、保守自足的民族劣根性。在五四文化自觉的时代,孕育了鲁迅象征主义的深沉战斗诗篇。他提倡推陈出新,保留文化模板的情况下发展文学的另类空间。

通过凝练含蓄的抒情形象、意境和语言,抒发自己对旧有文化、旧有自我的坚韧战斗和执着批判。《鲁迅全集》中所提及的飞禽走兽大约有两百余种,其中好大一部分不只是作为形象代码而存在,更多的是作为文学意象而存在的。这些动物都蕴含着不同的意象,和前世文学描写有类似基础特点的同时,也保留了时代特点的个性。

“和气的社会斗士”——为何鲁迅先生对“牛”情有独钟?

四、总结

鲁迅先生笔下关于“牛”的意象塑造方向大都是具有革命斗争思想但又不失生活的本真,在当时民族危机形势严峻、长期被封建主义荼毒、人民被帝国主义侵略束缚的社会背景和民族选择时,鲁迅笔下的生禽猛兽意象就是中国四万万人民的斗争精神化身,但是在斗争之余,生活之中,鲁迅先生更像是一个躬耕不辍、埋头苦干的“牛”。

正如鲁迅侄女周晔在《我的伯父鲁迅》中所描写的“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类似憨厚忠诚的为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同情救助劳动人民的老牛形象,他确确实实是辅助革命劳动的不可或缺的存在。虽然没有正面举起刀枪,但是他的笔和意志就像是利剑,像老牛辅助农民耕地般的帮助无产阶级革命。

参考文献:

1.《我的伯父鲁迅》

2.《鲁迅全集》

3.《呐喊》

4.《彷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