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镇前后(1)


[旧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镇前后(1)

1981年秋,我从呼和浩特市原郊区人民银行调入原郊区榆林公社(现榆林镇)工作,担任公社管委会主任并主持公社管委会的党政全面工作(原党委书记呼尔查同志调任呼和浩特市团委书记,原主任巴存计同志调任原郊区政府办公主任)。亲身经历了撤社(乡)建镇的前前后后,就此过程作一忆述。

[旧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镇前后(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以来,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各项改革政策逐步出台,农村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各级人民政府涌入改革的浪潮,小城镇改革势在必行。在这个大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和乡镇改革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旧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镇前后(1)

1983年初,中共呼和浩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市辖土、托、郊3个旗县区,各选定一个有基础的公社改社建镇,以发展小城镇建设。经各旗县区审报推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拟定土默特左旗善岱人民公社、托克托县燕山营人民公社、原郊区(现赛罕区)榆林人民公社为呼和浩特市首批改社建镇的3个公社。并按要求逐级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就此,榆林公社成了原郊区第一个改社建镇的公社。

[旧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镇前后(1)

建镇批文(同意筹备建镇)下达后,原郊区人民政府下发通知,由原郊区民政局、城乡建设局、榆林人民公社管委会组成工作小组,分头开展工作。因我当时担任榆林公社管委会主任,所以直接负责此项工作。绘制现状图和规划图是前期必做的工作任务,这项工作由市城乡建设局承担,派出村镇建设科科长龚布云同志负责勘测、设计、规划、制图等项目,由许工程师带领测量人员进驻榆林村(榆林公社驻地)开始工作;原郊区民政局(地名办)主任高银表同志负责行政区划、建置规模、镇名选定等工作;榆林公社主要是上下协调,多方联系、材料报送等工作。建镇所涉及的单位和所需材料很多,民政局、计委、财政局、公安局、商业局、城建局、农牧局、水利局、交通局、区划办、编置办、地名办等,这些单位和部门都要出文件盖公章。经过半年多前期紧张工作,各种需报文件材料准备齐全,并报送呼市民政局,局里的基层政权建设科专管这项工作,由其先前审核并代市人民政府起草建镇报告,建镇的审报程序必须由各级人民政府逐级审报,榆林公社上报原郊区人民政府,原郊区人民政府上报呼市人民府,再上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直至上报国务院。建镇的正式审批权在国务院。

[旧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镇前后(1)

公社将各种所需材料报出后,我们便开始争取和筹集资金,着手先修公社驻地榆林村的主干道路和通往苏木沁村的沙石公路(此路亦是通往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谋部、教导队和武警部队)。

[旧事重提]•原榆林公社建镇前后(1)

进入1984年,全国各地普遍实行撤社改乡的建置,镇的建置还未批下来,公社这一名称也随之改为榆林乡人民政府。这就是说,在改社建镇期间,遇上了撤社改乡的基层政权改革,叫了一个时期的榆林乡。1985年底,镇的建置才正式批下来。之后就成了榆林镇人民政府。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