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評價一下《寄生蟲》這部電影?

元氣滿滿2020


【個人觀影感受】《寄生蟲》電影,最近大熱又頻頻獲獎的電影。看完後,心情唏噓又壓抑但又想拍手叫絕。

一是電影本身方面,導演真是個細節控、暗喻控,處處都是暗示,環環都有伏筆。而且節奏掌握的很好,起因轉以及高潮,非常流暢,讓人猜不出結局卻又覺得命中註定。

二是內容方面,讓人看得懂卻又覺得看不懂,局外人還是其中一人也傻傻分不清,誰又是誰的寄生蟲,誰想依附誰抵抗誰又掙脫誰。有錢人的毛病和窮人劣根性直接撕開看,光明的虛偽和黑暗的懦弱直接對比出來,然後又將其混合攪拌,誰勝誰負誰走誰留都是未知。

裡面很多解讀,我看到了幾點,一是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規劃但更要腳踏實地分解目標,把握自己的節奏不要亂了分寸,成熟不是對所有問題都有答案。而是有足夠的安全感允許不確定,有足夠的智慧探索答案,有足夠的耐心等待答案。二是財富也是流動的,看清這背後的本質,不要輕視身邊的任何一個人,更沒必要嫌貧愛富,因為你無法判定這個人經歷過什麼以及現在正在經歷什麼,尊重他人舒服相處,這是智慧是素養也是一種保護。至於結局我不太喜歡,看似有點清醒和勵志,但是背後也有一種階級層次的悲哀。所以,這部電影看出了很多問題,但卻不知該怎麼辦?可以說《寄生蟲》能給我們悲觀和無力,卻沒有直接給我們答案。也許反思,思考,覺察才是我們需要做的功課吧。



不能吃酸的大橘子


看完《寄生蟲》我有一個想法,這電影在我看來不是講的階級事,而是韓國這個國家的事,樸社長一家人,給我的感覺從頭到尾流露出兩個字:美國!兒子的印第安遊戲,女兒還專業找一個外教英語的輔導老師,他自己媳婦時不時偶爾說幾句英語和社長交流,還有社長辦公室的美國獎狀,這一家象徵著什麼?這一家是搬過來的,在搬過來之前上一家是為了防止北邊而修的地下室,這和那個年代韓國史是對應的,還有一個細節,假裝美國留學回來的妹妹去應聘,嘴裡哼著小曲是《獨島是我們的領土》,給我的感覺這部劇就是寄生的是韓國自己。








Super電影


第一遍看這個電影的時候確實覺得好看,但是隱隱感覺很詭異。

於是,我又第二次仔細看了這部電影,認真的分析了整個劇情,我才發現這部電影的問題所在。

下面是我對這部電影的分析和批判,僅代表我個人意見。

這部電影對人物的塑造和劇情的推進,是不符合邏輯的。

我在第一遍看寄生蟲的時候,憑著職業習慣就感覺電影的開篇很突兀。

最開始基宇第一次給多慧上課的地點,竟然是多慧的臥室。這一點很多觀眾可能沒感覺什麼,但是我八年的高中輔導教師的經歷告訴我,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去過很多女生的家庭上門輔導過高考數學,但是沒有一個女學生或者女生家長會把輔導功課的地點定在女生臥室。因為大部分臥室都是女生很私密的地方,只要是情商正常的母親,對於一個陌生男性,即使這個陌生男性是家教老師,也會有本能的排斥。而且多慧的家庭是富人階層,一間書房是有的吧?即使不在書房,在客廳上課也是常理。我去過最狹小的女生家庭上課,一室一廳那種租的學區房,家長也是安排在客廳上課,也沒有安排在臥室中的。

為什麼電影會出現這種不合理的劇情,明顯是為了電影后期基宇和多慧的感情做鋪墊,如果在客廳授課,借基宇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撩多慧。

電影不僅僅有這一個不合理的情節,下面還有更多。

接著,基婷進入樸社長的家庭,沒有太多的不合理。但是,基澤替補司機的情節,又一次的不合理。

樸先生的妻子連橋給出的理由是,熟人信任鏈。這個是合理的,但是熟人信任鏈,是指同階級同需求的熟人信任,一名家教老師並不符合熟人信任鏈。正常的熟人信任鏈,不應該是連橋的鄰居,朋友,樸先生的合作伙伴,朋友或者同事嘛?司機這麼個相對重要的職位,連橋信任的朋友竟然是一名家庭教師?

好,我們姑且把連橋定義成傻白甜。但是忠淑進入樸先生的家庭,就是電影的硬傷。

一張名片,幾通電話。連橋就能把家裡最重要的崗位給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人?這已經不是傻白甜了。這簡直就是白痴。一個電話就能把個人資料介紹出去,這個智商臺灣的幾通電話,樸先生不得破產啊。

家庭管家這麼重要的職位,作為一名正常家庭主婦,難道不需要親自上中介公司考察嘛?

樸先生也是個智障,既然這家中介這麼牛逼,打幾個電話或者發幾個短信問問自己的朋友圈熟不熟悉,這不是很正常嘛?

導演為了讓基澤一家寄生在樸先生家庭中,硬是把本是精英階層的樸先生塑造成了夫妻雙雙弱智,我很難理解。

如果說這些是電影的情節不合理,那麼基澤一家和保姆雯光的矛盾,就是在侮辱觀眾。

在地下室 基澤一家和雯光夫婦的矛盾爆發,但是隻要正常分析,並不是雯光碾壓基澤一家,而是雙方都有把柄。基澤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而雯光也對樸先生隱瞞了自己丈夫長期在地下室寄生,並且對多頌造成童年陰影的實情。基澤一家被開除頂多是打回原形,雯光的丈夫被曝光,樸先生也不會原諒雯光,這對夫妻也會被趕出家庭。而這對夫妻的情況比基澤更糟糕,雯光剛被趕出去不久,就被高利貸打傷,如果丈夫也暴露,那麼他們的情況可想而知。

在這種雙方互有牽制的情形下,最理智的做法是,基澤,基宇,基婷繼續扮演教師和司機的職位,忠淑把保姆職位還給雯光,雯光可能會勒索基澤一家部分錢財。但是絕對不會採取兩敗俱傷的對抗。

底層人確實窮,有些確實壞。但是底層人不蠢,所謂的底層愚蠢,只是短視而已。這種簡單的道理,這兩家如此精明的人,不會想不明白。導演前期把基澤一家描寫的如此精明,到了這裡,為了推動劇情又將基澤一家塑造的如此愚蠢。

最後所謂樸社長捂鼻子,基澤刀殺社長的劇情,有人說是電影的題眼。在我看來,我宛如看到了一個智障。

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當時的樸社長,面對血腥的殺人場面,背後是昏厥的兒子,和受到驚嚇的妻子。一個正常人,要不就選擇離開逃離,要不就選擇勇敢對抗。樸社長竟然執著於一把車鑰匙?拜託啊,沒有車鑰匙,你就不能動了嘛?

好吧,我們假設樸社長需要一輛車帶著兒子去醫院,那麼緊張的情景,竟然會捂鼻子?換我們所有人,想象一下,那把車鑰匙就是在一坨屎裡,我們也會直接深手去拿吧?不會介意屎的味道吧?

為什麼導演如此刻意的在那種緊張的場景,刻畫了樸先生如此不正常的舉動,就是為了刻意激化基澤的殺人狀態。

說白了,整部電影,導演對人物的塑造是前後矛盾,不符合常理的。這種不合常理,不是階級的排斥而是為了所謂的劇情,強行生硬的推動劇情。跟所謂底層狀態,沒有一毛錢關係。

什麼是牛逼的批判電影,電影中的人是合乎情理的,我不是藥神,熔爐,素媛,這些批判電影中的人物有滑稽,有黑暗,有正面有負面,但是都符合情理,不是導演為了批判而扭曲人智商和感情。

為什麼這部電影被導演塑造成這樣,或者為什麼這部電影會得獎。無非是這部電影拍出了,歐洲人想看到的韓國的面貌,或者東亞人面貌。導演以一種看似深刻,其實無能的拍攝手法,來滿足一些看客們的心態。

這是我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


月下客1


之前回答的粘貼過來的

剛剛看完這部電影,還沒有緩過來始終覺得有點壓抑;

前面部分都還好,一切都很自然又順理成章的樣子,整體畫風出現轉折就是樸社長一家外出露營那裡,以下為個人印象深刻的點:

1、從電影開始一家人的生活就是病態的,話機欠費不想著交、別人家WiFi鎖了,父親給的幫助卻是不放過每個角落仔細找,這也就把他們的人物性格定了,我的理解是,他們代表的不是窮人,而是不思進取、好逸惡勞的窮人。

2、折披薩盒那裡,一家人搜索者快速折披薩盒的視頻,後來4分之1的都不過關,也展現了他們投機取巧,沒有想過腳踏實地。

3、朋友送石頭那裡,是一個轉折,基宇接受朋友的推薦,到了樸社長家給他女兒輔導,所看到的,是奢侈的房子,寬敞明亮的院子,這時候他已經把那塊石頭放在了自己身上,在基宇這裡,石頭即是他的慾望 。

4、電影中出現了兩次醉漢在門口小便,第一次時他們一家雖然罵但是沒有制止,第二次是他們計劃得逞後,這一次他們去潑水制止了,基婷錄像了,這裡表現的都是慢動作,這也很戲劇性,在這一刻他們內心是開心的,在這裡他們的內心也發生了變化,想象著佔有不屬於自己的一切。

5、有兩次父親和樸社長交流的地方,兩次對樸社長說道:您一定很愛她了;第一次是在車上,樸社長聽到後的表情很微妙,但是還是轉化為笑容,在這時樸社長已經有一點不滿了;還有一次是和樸社長一起扮印第安人那裡又說到了這句,但這時樸社長把自己的不滿表現了出來,讓他清楚自己是在工作,這也為後面挨一刀做了個鋪墊。

6、樸社長一家大雨臨時改行程回來,在客廳從容那什麼,兒子在外面帳篷露營也不受大雨影響;反觀金家幾個人,脫身後冒雨跑回自己家,發現被雨水淹了,有趣的是,基宇卻抱起了那塊石頭,在外面他抱著石頭說的那句:是他一直粘著我,將石頭放在胸口,此時的石頭也是壓著他的慾望。而基婷則是到了廁所坐在馬桶抽起了煙,任憑汙水噴出,這裡表現的就是作為窮人的心酸無奈

7、在喝酒時提起被陷害的司機、給前管家開門、幫助她推通往地下室的門、Party準備菜讓女兒給前管家端去、給前管家樹葬,這些是看到好的點,有的也是良心不安吧。

8、基宇站在窗臺望下下面問的那句你覺得我適合這裡嗎,得到女孩的回應後他也下定決心去殺人的,這時候石頭又出現了,看得出來他 想用石頭去殺人,但是掉下去了,因為石頭被反殺,這叫什麼呢,能力駕馭不住慾望終將會被反噬。

9、將石頭放進水裡,水很清澈,可能就像他的心境,我理解為這是一種釋然,經歷過後的頓悟,也像放在水中的石頭,換一種活法、重頭開始。

10、至於基宇為什麼笑,可能覺得一切都很諷刺,努力想爬到上層卻換來這樣的結果,回想到所有的一切都很可笑。

殺人導火索:金父親殺人是因為對樸社長的積怨,他有強烈的自尊心,金母說像蟑螂那裡,他應該是真的生氣;樸社長到的越界問題,還有電影中多次提到的氣味,每次他的表情都是耐人尋味的;在樸社長捂鼻子拿鑰匙那裡,看到女兒不停流血的時候就完全爆發了。

以上為個人不完整的想法

.圖片來自豆瓣







宜賓活力站


看完了這部電影,作為窮人基層的我很覺得現在就過著男主一家半地下室的生活,渾渾噩噩,男主爸不修邊幅,亂糟糟的雞窩頭,男主媽桌子邊隨便一坐,吃東西邊吃邊剔牙,男主對於自己貧窮的不自信等都在我身邊人或我的身上找到相同處。窮人為什麼窮,是有原因的。再看富人階級,樸太太婚前什麼樣不得知,嫁給了樸先生就是上流社會,多頌多慧生下來就是富二代了,作為商人的樸先生更是人中精英。可作為窮人的基宇怎麼才能成為富人階層成功買下這個豪宅呢,富人階級是那麼好上去哦?或許男主說買下豪宅只是自我慰藉,幻想一個很美好的放在那裡,努力了幾下什麼也得不到就放棄了,最後男主爸爸一直在地下室度日,直到死去。基宇一家在樸先生一家人出門露營時全都住進來,開始過起富人生活,可樸先生一家回來,幾人淋了一路暴雨,把富人生活的能也淋醒了,妹妹不滿足半地下室的出租屋了,爸爸說他有計劃,沒計劃就是最好的計劃,其實在我看來爸爸是真沒計劃,最後殺了樸,自己過上了還不如半地下室的純地下日子,人不人鬼不鬼。窮人階級挑戰富人階級,失敗。而我什麼時候才能突破窮人的命運,或許也突不破了,像男主一家一樣,只是無線能夠繼續蹭網了,就值得慶祝一下,如果沒有基宇好友的橫出一槓,一家人繼續安於現狀,也不會發生後面的體會過富人的日子,擺正不了心態,導致丟掉自由甚至性命。這就是窮人一直窮的原因。





CHEN也


我覺得裡面這一家窮人只會投機取巧 高考多次落榜的弟弟 卻因為一次朋友介紹去家教 偽造了學歷 讓他賺了第一桶金 還認識了富人的女兒 相繼把女兒介紹進去 司機送她回家的時候 脫下內褲 讓富人覺得司機不檢點成功辭退司機 陷害管家 明明這一家人腦子是有的卻用在這些地方上




十七骷髏影視


看完《寄生蟲》我有一個想法,這電影在我看來不是講的階級事,而是韓國這個國家的事,樸社長一家人,給我的感覺從頭到尾流露出兩個字:美國!兒子的印第安遊戲,女兒還專業找一個外教英語的輔導老師,他自己媳婦時不時偶爾說幾句英語和社長交流,還有社長辦公室的美國獎狀,這一家象徵著什麼?這一家是搬過來的,在搬過來之前上一家是為了防止北邊而修的地下室,這和那個年代韓國史是對應的,還有一個細節,假裝美國留學回來的妹妹去應聘,嘴裡哼著小曲是《獨島是我們的領土》,給我的感覺這部劇就是寄生的是韓國自己。



寧村男孩


韓國電影《寄生蟲》能在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中拿走了金棕櫚獎,並且力壓群雄。這也是枝裕和的又一個大作!

劇情的層層的反轉,加上荒誕舞臺劇式表達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就是有人想劇透,這麼複雜的故事,怕也很難講清楚。

前面足夠多的細節和幽默橋段,都是在為後面深刻的階層思考做鋪墊。

它總能夠是精確的抓住那個點(隱忍,爆發)能夠和現實生活匹配,甚至更加的可怕

電影一直在討論善良這個社會問題,最後還是體現在貧富差距這個根源上!

貧富體現在一種寄生與被寄生的現象,

金基澤一家人形象的表達成為寄生蟲,寄生在樸社長的家中,樸社長給她們食物,把她們當作低等人,金基澤為了生存只能依賴,否則無處可去。她們卑微,僅僅是為了生存

最最絕望的是,當貧窮到一定程度,你也沒有辦法改變這個狀況

《寄生蟲》透視的內容,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形象的體現為富人對窮人的“鄙視”,這種鄙視會導致階級分化嚴重。





老五電影解說


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但是我覺得這是一部好電影。

首先宋康昊的表演非常精彩,這個韓國有名的大餅臉演員硬是憑藉自己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大批中國的觀眾。

其次電影導演奉俊昊把自己擅長的用普通的人物,加上意外的反轉,講述通俗的故事並給人以反思和震撼的本領發揮的淋漓盡致。

劇中富人的優越和窮人的掙扎形成鮮明的對比,對不同階層人物多角度刻畫,每一個參演者形象都生動又個性獨特。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會感受到有趣,心酸,憤怒,驚訝,惋惜等多種不同的情緒。

影片是韓國電影首次獲得金棕櫚獎,除此之外還獲得數個影視界的國際大獎,足以說明這是一部好片。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觀眾來說,能讓自己開心,感動,或者有反思,動力,覺得值得一看,那就是一部好片兒。


貢水小漁


這部電影完全講述了,人類的自私,一味著追求物質生活,通過欺騙的手段,來達到目的。最後男主人公,還把僱主給殺了。完全的人性醜惡。同時也讓人警惕。要通過自己的勤勞,才能解放自己的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