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酒店越搜越貴 面對大數據殺熟教你如何避坑

近年來,許多電商平臺屢次曝出“大數據殺熟”的問題,相關話題也時常引發熱議。許多業內人士藉此經常提醒商家應釐清正當逐利與價格欺詐行為的區別。不過這種“殺熟”的問題到現在還時常有人遇到。就在3月8日剛剛結束的天貓”女神節“活動中有網友反應稱,天貓超市就利用大數據殺熟,不同賬號在購買同一款商品時出現了價格差異,購買了88vip賬號的老用戶價格甚至高於新用戶的問題。

机票酒店越搜越贵 面对大数据杀熟教你如何避坑

雖然天貓對此回應稱這是系統對商品價格不同的誤解問題,目前該問題已經修復。不過大部分用戶都非常清楚,隨著數據時代的到來,用戶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已經成了互聯網公司默認的基本操作。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在線上各種平臺買東西的時候時常會出現價格波動的情形,這就是很多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預測的手段,對於同樣的商品和服務,對不同對象收取不同價格的“殺熟”。

机票酒店越搜越贵 面对大数据杀熟教你如何避坑

大數據殺熟案例列舉:

早在2018年就有網友表示滴滴打車利用大數據殺熟,並曬出截圖顯示出兩個人使用滴滴打車軟件,從同樣的地點出發、同樣的目的地,但價格卻不同。

机票酒店越搜越贵 面对大数据杀熟教你如何避坑

在2019年3月同樣有網友發文質疑攜程存在“殺熟”,稱當天自己在攜程購買機票準備支付時,發現忘記勾選報銷憑證,退回修正後再支付就被告知無票。重新搜索購票後,結果發現價格漲了不少。無奈下載航空公司的APP,選擇同樣航班,比攜程第一次給出的價格還低。

而出現過被大數據殺熟顯然不是1、2位用戶,根據2019年3月27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大數據“殺熟”調查結果顯示,有56.92%的被調查者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其中被調查者主要在網購、旅遊平臺、網約車等平臺被大數據殺熟。那麼這些大數據殺熟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

為什麼會產生大數據殺熟

在使用智能手機相應的App的同時,用戶的數據也已經被平臺調取利用了。其實“大數據殺熟”的源頭在於平臺根據蒐集用戶的個人資料、流量軌跡、購買習慣等行為信息,通過平臺大數據模型建立用戶畫像,最後根據畫像給用戶推薦相應的產品、服務和定價。而且使用智能手機時APP往往會讓用戶同意調用位置信息,存儲訪問信息等個人數據,這樣即便只是通過瀏覽器收集到的數據信息依然能夠被調用收集。

机票酒店越搜越贵 面对大数据杀熟教你如何避坑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即便沒有使用搜索功能,也能在APP列表中查看到自己需要購買的產品。而且在個人購買的時候,即便是價格存在大的差距,但購物平臺有時會看準你一直在這消費的特性,即便是買貴了因為沒有對比參照也可能發現不了,對於這種“熟客”平臺也不需要用低價來保留的時候就開始針對用戶抬價。那麼我們如何應對這種看人抬價的問題呢?

如何應對大數據殺熟

1.直接卸載重裝。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卸載app並清空所有緩存數據,卸載後再重裝app會判定用戶為新用戶或者之前的流失用戶,像一些打車軟件,在卸載重裝之後車費相比卸載前(2 分鐘前)有可能便宜了 5 到 6 元。而且這種最直接的卸載重裝方式不僅可以用於大數據殺熟,對於一些遊戲也很適用,比如一些抽卡類的遊戲,卸載一小段時間後再重裝,基本幾抽之內就能出稀有卡牌。其實也是常見的遊戲運營策略。

2. 使用多臺手機或者找朋友進行多個賬號訪問。比如想要購買機票的時候,可以多找幾個朋友一起試試看某訂票平臺,或者查看不同的訂票平臺,如果你一直持續關注出行航班機票,可能會出現票價居高不下的情況,而一些不頻發查看的用戶反而會刷出低價的機票。這就是在精細化運營下,殺熟這種策略同時命中多個人的概率是很低的。因此多找幾個朋友搜索對比,然後選擇最低價的那個下單。

3.使用不同的購物平臺進行對照。這一方法和上面提到的找朋友對比價格很相似,只要我們不經常出現在統一平臺購買東西,就不會被系統默認判定成為“熟客”,這樣也能減少被抬價的概率,我們通常所說的“貨比三家”也是相同的道理,買東西的時候多看看,在不同的平臺對相同的產品進行價格比對可以很好降低“殺熟”機率。

4.使用數據保護措施。其實在智能手機中安裝App之後,都會有一些訪問權限的設置,在默認的狀態下是會讓用戶開啟的,我們可以通過進入APP設置界面關掉定位許可,關掉 Wi-Fi 自動連接,關掉 APP 數據需求許可等選項來減少數據收集。

机票酒店越搜越贵 面对大数据杀熟教你如何避坑

因為公共 Wi-Fi的不安全因素較多,連接之後會出現洩密或定位服務洩密。app可以通過權限獲取用戶物理位置後分析出所屬人群和需求,然後進行信息流廣告推送。而且訪問手機相冊的功能也同樣如此,雖然方便了我們保存截圖,但是APP也可以反向訪問我們的相冊照片收集數據,並進行信息流廣告推送。對此我們需要做的是,在手機的應用設置中儘可能地不要讓隱私數據(包括地理位置、通訊錄、相冊等)被獲取。關閉掉一切非必須的定位許可、照片讀取許可、通訊錄讀取許可,不要連接來路不明的 Wi-Fi 甚至一些看起來官方的 Wi-Fi。

雖然說針對大數據殺熟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不貴因為數據收集這種事情每家互聯網公司都在做,尤其是電商網站,收集到的數據可以讓網站更好的服務於用戶,讓他們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同時也可以實現“殺熟”這種抬價賺取高額利潤的行為。即便我們做到保護自己的數據隱私,不過只要使用,依然就會有數據被收集的問題存在,其根據想要杜絕類似情況發生,除了我們日常使用注意之外,還需要社會營造誠信的氛圍、互聯網企業的自律和監管部門的監管才是更為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