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这些习俗越来越少见,年轻人无所谓,老农:都忘祖宗了!

我的家乡在湘南山区的一个旮旯里,地处桂阳的西北边陲,穷乡僻壤被当地人称为“小西藏”,又因为常年云雾缭绕,山峦叠嶂,也被人叫做“洞山里”,虽地理位置一点都不占优势,但这里民风淳朴,住着热情好客,憨厚朴实的老乡,当然也有着这些与众不同的民间风俗。

家乡的这些习俗越来越少见,年轻人无所谓,老农:都忘祖宗了!


1.拜寄爷:也就是认干爹干妈,我们老家的习俗要是小孩体弱多病不好养,或是生辰八字克父克母,都要去拜一个寄爷,总之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小孩健康平安长大成人,有的是选择十里八乡的威望高的,福气好的拜为寄爷或寄母,寓意就是希望能够沾沾人家的好运!来增加小孩的好运!

家乡的这些习俗越来越少见,年轻人无所谓,老农:都忘祖宗了!


当然也有像如图一样的,看小孩是八字五行缺什么,缺木的就拜树为寄爷,然后名字中带一个树字或木字旁,缺水的就拜水,然后名字也会有带三点水的字如“海”“波”“浪”什么的,当然还有缺“金”“火”“土”,缺什么拜什么,然后名字带有相关联的字。并且用红纸毛笔写下投寄书,贴在相应的东西上。

家乡的这些习俗越来越少见,年轻人无所谓,老农:都忘祖宗了!


当然还有什么问卦的,也就是从家族里面已去了的人名字问卦,要是问到谁的名字刚好是要的那个卦,就说这个小孩是某某送的,然后取的名字中要带有这位故人名字中的一个字,譬如我姐,问卦中是一个叫“荣美”的故人送的,所以我姐的名字就叫“美丽”。这种习俗看起来封建落后,迂腐,但在老人眼里一点都不可马虎,作为后人的我,尽管不反对不建议,但是我心存敬意。

家乡的这些习俗越来越少见,年轻人无所谓,老农:都忘祖宗了!


2.抬抬盒:抬盒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木质盒子,上红漆,还有的雕龙画凤,中间拴根木棒,两人各抬一头的一种礼盒 ,在电视剧里有时候可能看到一般用在嫁女娶亲放各种彩礼的,而在我们那里现在主要是用在丧事上面,如主家是死者的近亲,或是娘家人,就会准备礼金,三牲等祭奠物品放在抬盒里, 出殡前一天请人敲锣打鼓抬去死者灵前祭拜,抬盒里东西越多越好,说明家底殷实,类似于大户人家一样,同时也表示对死者的极为尊敬。

家乡的这些习俗越来越少见,年轻人无所谓,老农:都忘祖宗了!


3.唱孝歌:唱孝歌在我们老家也叫坐歌堂,是出殡前一天晚上在灵前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或歌颂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用这种形式营造气氛留住亲友陪伴亡者最后一晚。

家乡的这些习俗越来越少见,年轻人无所谓,老农:都忘祖宗了!

亲朋好友围着火堂,开场需要祭拜仪式,孝家给开唱者红包,会唱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唱,每唱一段配上锣鼓声,一般四段一场,白话形式压着韵,直到天亮。

家乡的这些习俗越来越少见,年轻人无所谓,老农:都忘祖宗了!


这些风俗都传承于农村民间,而且也有一定的传承意义和价值,然而随着现在人的思想解放已经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年轻人可能觉得是“陈规陋习”觉得无所谓甚至是瞧不起,而很多的老农却表示既担忧又无可奈何!其实这样的民俗还有很多,也提倡大家好好的把它传承下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