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房似錦卡里只剩57元,原生父母的“情債”該不該子女還?

《安家》最近熱30播,房似錦的原生家庭情況也逐漸顯現出來。

劇情回顧:

第30集,房似錦父親出了車禍,撞死了人,潘貴雨打電話給房似錦,讓她把所有錢都打回來。房似錦把全部的錢帶回來給死者家屬,卡里只剩57元。原來是潘貴雨告訴車老闆僱的那些人,只要圍住房似錦爺爺,就會有人送錢來。

房似錦回到上海,看到她狼吞虎嚥吃掉兩大碗麵時,我感慨頗多。

就本身這件事而言,家中有難,作為唯一有文化、能賺錢的房似錦,應該回到家幫忙處理這件事。先不管她有沒有能力,她回到家盡全力解決這是她本該做的事情。

但是母親潘貴雨的行為,卻喪失了一位母親該有的水準。這個眼裡只有錢的母親,竟然拿她的爺爺的生命安危,來換取房似錦的妥協,這樣的母親令人不齒。

她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房似錦,從內心接納過她,只是把她當成"提款機"。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盡力幫助家庭那是理所應當,但不能太過分,而潘貴雨這些行為,令作為女兒的房似錦內心很崩潰。

那麼,作為子女,我們是否要像房似錦一樣,即使傾盡所有,也要還家庭的這些"情債"呢?

下面我從幾方面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安家》房似錦卡里只剩57元,原生父母的“情債”該不該子女還?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是道德綁架,就事論事是關鍵。

家庭中,很多父母認為子女能力大者就應該多貢獻,否則就是對父母的不孝,對家庭不照顧。

劇中的潘貴雨就是這樣的心理。

弟弟上學給房似錦要錢、弟弟談女朋友給她要錢、弟弟買房還給她要錢。

她認為房似錦作為姐姐應該這樣做,事無鉅細,都得做到位。

她不做,就是無理,就是對弟弟的不照顧。

在我看來,這就是典型的道德綁架,是潘貴雨給房似錦幾乎洗腦式的思想灌輸。

對於孩子比較多的家庭而言,哥哥照顧弟弟妹妹,或者姐姐照顧妹妹弟弟,這些是正常的情感表達。

但此照顧而非彼照顧,是建立在獨立的個體基礎上而言的。

《安家》房似錦卡里只剩57元,原生父母的“情債”該不該子女還?

作為獨立個個體,我們有權根據情況,選擇我們自己的幫助方式。

俗話說,幫急不幫窮。

房似錦幫弟弟交學費、付首付已經是作為姐姐非常好的表現了,完全是合格的。

但潘貴雨變本加厲,還讓她給弟弟補齊房款。

這就非常過分了,從嚴格意義而言,弟弟房家棟已經成年,他完全是可以憑自己努力賺錢還房貸,而不是讓潘貴雨去找姐姐。

從這件事而言,我認為房似錦不該給他弟弟補齊房款。

所以,幫襯家庭不是不可以,但不能道德綁架,而應該就事論事,商量著來。

即使血緣關係,也應該理性對待,而不是像潘貴雨一樣撒潑耍賴。

處於家庭中的任何子女,還情債是情分,不應該上升為道德綁架和人格高度。

《安家》房似錦卡里只剩57元,原生父母的“情債”該不該子女還?

還父母情債、孝順父母是平等的情感回饋,而非以道德綁架的"奴孝"。

我認為合理的家庭關係,是父母和子女朋友般的關係。

父母養育子女,讓孩子成長,學習,獨立。

子女也有義務和責任孝順父母,給予父母物質及精神的支持和安慰。

這是正常的關係。雖然我們每個人都生活於家庭中,但也是共存形式下的獨立個體。

我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還這些情債,是基於我們內心的情感回饋。

而劇中的潘貴雨,卻時刻拿這個以此威脅、羞辱房似錦,讓她產生羞恥感、逼迫她妥協。

甚至不惜夥同不明事理的張乘乘拍不實視頻上傳網絡,最後鬧得房似錦被停職。

在一出出這種事情下,房似錦的孝變成了一種"奴孝"。

《安家》房似錦卡里只剩57元,原生父母的“情債”該不該子女還?

她不斷地付出、金錢也好,感情也罷,一路委曲求全,淪為道德的奴隸。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母親的潘貴雨,以這種形式來逼迫女兒盡孝,是非常不對的行為。

試想一下,房似錦以後也要結婚,如果她當了母親,她會以怎樣的方式去對待她的孩子,想想令人後怕。

所以,父母的養育之恩,這些情債子女會報答,但不能用道德綁架的方式去做,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是我們作為子女應該做的。

但同時也別忘了,原生家庭我們和父母關係是處於平等的情感共處方式,切不可因為孝,而淪為道德的奴隸。

《安家》房似錦卡里只剩57元,原生父母的“情債”該不該子女還?

寫到最後:

自古情債最難還。作為新實際的我們,應該具備獨立的思考意識和認知水平,面對家庭、面對父母、面對兄弟姐妹,幫襯是我們該做的。

但僅僅是出於情感的回饋和表達,而非被道德綁架。不論你有沒有能力,不管你處於什麼社會身份,凡事盡力而為,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

畢竟,我們生而為人,也應該好好過一點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