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末出現民族英雄,中國能擺脫八國聯軍侵華的命運嗎?

清末,在簽署了《馬關條約》後,清朝在國際上大國的虛假外衣被戳破,進而導致了後面西方列強進一步的侵略中國,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如果清末出現民族英雄,中國能擺脫八國聯軍侵華的命運嗎?


而在清朝之前的明朝中期也和清末一樣腐敗,並且在這個時間段倭寇騷擾中國沿海,但是在這個時間段卻出來一個民族英雄戚繼光來抗擊倭寇。而在北宋時期更是出來岳飛這一民族英雄來保衛國家抗擊金人。然而在這一次外敵入侵的時刻,中國再也沒有出現民族英雄保家衛國。以至於中國簽署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如果清末出現民族英雄,中國能擺脫八國聯軍侵華的命運嗎?


那麼,如果清末出現岳飛、戚繼光這樣的民族英雄,中國能擺脫八國聯軍侵華的命運嗎?

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白清朝為什麼被八國聯軍欺負時沒有出英雄來拯救中國的原因。這必須要從清末滿漢矛盾說起!清末由於政治腐敗、賣官鬻爵,再加上先前的《馬關條約》進一步加深了中國老百姓的負擔,以及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導致其一直擔心自己的江山坐不穩。因為清政府自從入關以來,一直擔心將來有一天會漢人會反,所以滿清統治中國期間什麼文字獄、禁止漢人進入東北、甲午戰爭不敢和日本繼續打下去等等。

這一點日本這個局外者的觀察更加確認我的觀點!

如果清末出現民族英雄,中國能擺脫八國聯軍侵華的命運嗎?


甲午戰爭前明治政府派宗方小太郎作為間諜潛入中國,試探中國的民情,最後他得出結論:

“彼因起於滿洲異族,奪取明亡之天下,正如元之於宋,出自異族而統治中國則一也!”

大致意思:絕大多數漢人對於滿洲人奪取了漢人江山一直不服,滿漢之爭由來已久,因此日本政府覺得如果製造滿漢矛盾,可以減輕日本在戰爭中的損耗。後來甲午戰爭開打,黃海海戰日本獲勝後,在入侵中國本土時,為了讓中國的老百姓不要抵抗日軍,日本發佈了居心可測的《佈告十八省豪傑書》書中提到:“滿清氏原原塞外之蠻族,即非索命之德,又不行了無功於中國……夫貴國民族之與我日本民族同種、同文、同倫理,有諧榮之宜,不有仇之情也。”

由此可見清政府很難讓老百姓和自己一起齊心協力,更不要指望出什麼民族英雄來拯救中國,以當時的清政府,就算是出十個岳飛也無法改變中國被八國聯軍欺負的命運!

結語:因為清政府要得不是國家強大,而是穩定以此來保障自己的統治持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