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心脏支架,半年内换了3种他汀,结果血管再狭窄!问题在这

说起他汀,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它除了能降低血脂,还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多种功效。可以说,他汀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必备药品。

59岁,心脏支架,半年内换了3种他汀,结果血管再狭窄!问题在这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可59岁张先生的病例让大家质疑,他汀到底能不能吃?安全性如何?有没有停药的必要?

病例叙述:江苏南京的张先生,去年八月份刚做了心脏支架术(因冠状动脉狭窄达80%且有着长达二十年的高血脂和吸烟史),考虑到张先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高,建议其服用中等强度的他汀(瑞舒伐他汀)并结合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定期复查,一个月后复查效果比较好,建议其继续坚持医嘱,可张先生听信邻居的话,说自己的情况好转了,就可以服用中低效他汀了,饮食也不用太注意了,在接下来的5个月的时间内张先生恢复了坚持了几十年的油腻饮食,药物方面也私自换成了辛伐他汀以及普伐他汀。

结果:就在今年2月底,张先生因胸闷、气喘紧急送医,经检查得知其血管出现再次狭窄,所幸发现及时,现无大碍。

59岁,心脏支架,半年内换了3种他汀,结果血管再狭窄!问题在这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张先生不听医嘱,私自将瑞舒伐他汀换成了辛伐他汀,结果导致血管再狭窄,难道说辛伐他汀不好?他汀到底能不能吃?安全性到底怎么样?

没有更好更差之分,结合病情、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健康状况来综合决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常见的他汀类药物主要有瑞舒伐他汀、洛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以及氟伐他汀这七种降血脂药物。

我们要如何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他汀药物呢?

选用他汀类药物的原则:

(1)选用他汀类药物主要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来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被称之为“坏胆固醇”。“坏胆固醇”很高时,可选用中等强度他汀,如瑞舒伐他汀;“坏胆固醇”轻中度升高时,可选用其它中低效他汀,如辛伐他汀。

59岁,心脏支架,半年内换了3种他汀,结果血管再狭窄!问题在这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老年患者一般同时伴随其他疾病,服用其它多种药物,建议可选择普伐他汀,其安全性往往会更好一点。

(2) 对于原发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一般不推荐使用氟伐他汀。

(3)对于纯合子型家族型高脂血症患者,可以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降血脂。

(4)对于肝脏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瑞舒伐他汀或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脂溶性他汀较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而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失眠等。水溶性他汀则表现为较高的肝选择性和较少的影响平滑肌增殖。因此,瑞舒伐他汀与普伐他汀等亲水性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肝脏选择性及肌肉安全性。

冠心病是否需要服用他汀?

冠心病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患者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来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目前冠心病治疗的基础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断剂和他汀类调脂药物等。

59岁,心脏支架,半年内换了3种他汀,结果血管再狭窄!问题在这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他汀类药物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它可以通过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血小板聚集、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等作用,来有效预防冠心病,明显改善冠心病预后。

所以,冠心病患者是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

服用他汀药物,患者应注意什么?

(1)服用他汀药物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肌肉疼痛的感觉。其中绝大多数是肌病,极少数发展成为横纹肌溶解症。服用他汀期间出现肌肉不适或无力症状以及排褐色尿时,应提高警惕,立即问诊。

(2)他汀主要作用在肝脏,以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因此少数患者服用他汀后会出现肌酐水平升高的情况,但停药后肝酶水平即可下降。建议患者在服用他汀4--8周后复查肝功能,若无异常,则逐步调整为6-12个月复查一次。若肝酶超过化验单上正常范围上限三倍,应暂停给药,且仍需每月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59岁,心脏支架,半年内换了3种他汀,结果血管再狭窄!问题在这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3)服药过程中,注意是否有失眠、肝功能异常等现象。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应先立即停药,咨询医师,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因为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都属于亲脂性的他汀,用药引起中枢神经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容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等。

再次提醒,他汀降胆固醇的效果在服药几周就可以看到,但患者不能因为血脂恢复正常就立即停药,因为血脂正常只是数值的降低而非代谢功能的恢复,药物服用要遵医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