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用20年時間忘記那一段傷心回憶,可是大眾依然不買賬

  • 演員只是一份職業,僅此而已

最近網絡上正流傳一則新聞:“疫情期間孫儷夫婦只捐30萬,鐵公雞!”

許多網友紛紛氣憤留言:

“娛樂圈出了名的鐵公雞。”

“沒有良心的演員,以後作品概不關注!”

當然也有另一派網友表示:

“沒必要!人家自己掙的錢愛怎麼捐怎麼捐。”

“誰說錢多就一定要捐跟自己的財富成比例的錢?”

孫儷用20年時間忘記那一段傷心回憶,可是大眾依然不買賬

都說中國演員撈錢多,往往都是天價片酬,栗子這就算了一下,憑藉《那年花開月正圓》獲得飛天大獎的孫儷,在這部劇中單集片酬就達到85萬元,根據整部電視劇74集計算,也就是說,整部影片的片酬就高達6290萬元。

據估算這部戲拍了六個月左右,那也就是說平均算下來,一天就賺30多萬!一個普通人,要多久才能賺夠這麼多錢啊!更何況“娘娘”僅僅六個月就將六千多萬拿到手。

孫儷用20年時間忘記那一段傷心回憶,可是大眾依然不買賬

因此,網友才驚歎:“這簡直是天價片酬啊!”

由此看來,30萬的捐贈的確不算什麼。

而孫儷在面對網友們“天價片酬”的質疑時候,絲毫沒有心虛地表示,自己能賺那麼多錢,是自己一步一步通過跑龍套,一次一次的失敗,摸爬滾打來的,自己是用實力才得到了這樣的結果,並不是無勞而獲。

“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我拿85萬片酬的順序顛倒了,是先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才能有如今85萬一集的片酬的。”

孫儷用20年時間忘記那一段傷心回憶,可是大眾依然不買賬

栗子認為,孫儷的話非常在理,如今的“明星”定義正在被悄然改變,彷彿一個人只要能夠產生並保持足夠多的熱度,就能被稱之為“明星”。

但作為公眾人物 ,之所以被比喻成“明星”,是因為他們能夠產生大量的光和熱量,這些光和熱一定是正面的,積極的,有價值的。

孫儷用20年時間忘記那一段傷心回憶,可是大眾依然不買賬

另外,我更佩服張一山當記者問他為什麼決定做一名演員的時候,他這樣回答:

“首先是我很喜歡這個行業,其次這可以讓我養家餬口。因為需要錢過日子,如果以後未來的日子,有自己的家庭,你不能永遠指望父母,對吧。”

也就是說,演員其實無非是自己生存的技能和手段,它也只是天下萬千職業中的一種類型。

孫儷用20年時間忘記那一段傷心回憶,可是大眾依然不買賬

明星也是人,或許作為公眾人物他們需要承受比常人更多的非議,可是他們沒有義務承受不良言論的傷害。

20年前的那件事讓孫儷傷透了心

我們應該明白永遠也不要用自己的一套標準去衡量別人。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即使你也經歷過別人所經歷的,但是你永遠也無法複製別人的感受,這個世界能夠體諒就足夠寬容了,談何感同身受。

老祖宗幾千年前告誡人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懂得換位思考是非常寶貴的品質,如今,我們應該放棄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思維方式,而學會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孫儷用20年時間忘記那一段傷心回憶,可是大眾依然不買賬

其實早在二十年,孫儷就因受到被自己資助大學生的“反咬”,差點導致身敗名裂。

事情是這樣的,孫儷在做節目的時候,意外知道了一個學習成績非常好的小男孩,因為家境貧困而即將面臨輟學,孫儷非常替這個男孩感到惋惜,於是決定從這個男孩高中開始就資助他的學業。

孫儷用20年時間忘記那一段傷心回憶,可是大眾依然不買賬

那個時候,孫儷剛剛進入娛樂圈,並沒有太多的代表作,也沒有掙多少錢,但是依然定期計劃給這個小男孩打錢,後來,在孫儷的資助下,這個男生上了大學。

但是後來這個男孩不僅大手大腳亂花錢,還隱瞞自己在大學受到的助學金的事情,變本加厲向孫儷索要資助。

孫儷知道後停止了對他的資助,這個男孩便在報紙上寫了一千字文章來詆譭孫儷,引起媒體一片譁然,把孫儷推上了風口浪尖,好在真相大白,讓人認清了這個孩子“白眼狼”的一面。

孫儷用20年時間忘記那一段傷心回憶,可是大眾依然不買賬

這不是典型的現實版“農夫和蛇”的故事嗎?試想,誰遇到這樣的事不是心有餘悸,後背發涼呢?令人心寒!

因此,事事都有千萬面,看事情切勿片面。

最後,用栗子非常喜歡的一段話,作文文章的結尾,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收穫:

“用自己的認知去評論一件事,事事都不完美。用自己的心胸去度人,人人都有不足。用自己的心眼去要求別人,人人都不達事宜。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心是一杆秤,稱人先稱己。”


今日話題:你認為不知感恩和沒有良心哪個更不可原諒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