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炼字",还敢叫大诗人?俗诗与千古名篇,往往只差1个字

一字师"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相传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人称"郑鹧鸪"。

他有一个和尚朋友名叫齐已,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去请教郑谷。

当郑谷看到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总觉得哪里不妥。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改来改去还觉不形象,最后把"数枝"改为了"一枝"。

齐已听了以后惊叹于郑谷的匠心独运,当时写诗作文的人,也都很佩服郑谷。只改换了一个字,就使整首诗显得确切生动,于是"人以郑谷为一字师"。

不懂

诗词是要抒写诗人的真性情,准确地传达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的。但审美感受是千差万别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同一位诗人的感觉也可能不同。

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简简单单的诗句中便能蕴含无限意味。因此,文人们为了表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传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就必须要对语言反复推敲和锤炼。

用字不同,意蕴会有巨大的变化。

古人作诗文特别重视"炼字", 刘勰《文心雕龙》说 :

" 篇之彪炳, 章无疵也;章之明靡, 句无玷也;句之清英, 子不妄也 。"

宋人强幼安《唐子西文录》也说:

" 诗在与人商论, 深求其疵而去之, 等闲一字放过则不可。"

" 作诗自有稳当字, 第思之未到耳。"

所以, 字不可乱用, 用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诗文的优劣。

不懂

许多大诗人都非常重视对"字"的斟酌。比如,唐代诗人卢延让在写诗时常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心酸苦楚,杜甫更是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

比如杜甫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泪,恨别鸟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其中的"溅"和"惊"两个字,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情感,即使用一篇文章也难以"诉尽衷肠",杜甫却将其精练为两个字。

初读这句诗,可能只会觉得颇有文采。但是只有细细品读,才能进一步体会到深藏在诗人心底的无奈与愁绪:

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而自身又是仕途不顺,一路贬谪。也正是对国家、对自身所产生的无限感慨,让杜甫在创作时给予了每个字以丰富的韵味。

不懂

在陶渊明《饮酒》一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一个"见"字,常常被后代文学家所赞颂。

如果将"见"字换成"望"字,那诗人就由无意识的发现美景,转变成有意识的、有准备的见到了。

"见" 字能够更加具象化,表达出人于自然中,与自然处于平等的地位,见南山而悠然。诗人与景是一种高度交融的关系,更能凸显出景、情的自然与和谐。

周密的《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中,"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遥"一句 ,以一个"轻"字描摹梦魂,让梦的形态更加具象。

虽然"轻",但已经有了重量的触觉,更让人在读诗的过程中有了通感之妙。

不懂

又如王昌龄《闺怨》这首诗中,"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所描绘的是少妇在仔细地装扮自己后,心情愉快地登上翠楼想要欣赏春日美景。

但接下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中的一个"忽"字,又突出了闯入眼前的柳色,进而写出了少妇心情的转换。

之后这个少妇由此景想起了自己的丈夫,一阵伤感涌上心头。观此诗者,这一"忽"字也会使人久久思考,不能忘怀。

不懂

从字词的海洋里挑选出最准确、最鲜明、最具个性的词语来对诗词意境进行描摹或情感抒发,对文人来说,是一件趣事,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正是由于古时文人墨客对于"炼字"的追求,如今才能有浩如烟海的经典名篇传世,这对于后世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杜甫与贾岛炼字艺术比较谈》

《借助"炼字"感悟古诗之美》

读者们,关于"炼字",大家有怎样的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