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喜歡白玉,現代人喜歡翡翠

大自然總是充滿了創造力,賦予翡翠獨特的靈氣,無需複雜設計,獨一無二的賦予了翡翠新的生命。

為什麼古人喜歡白玉,現代人喜歡翡翠

中華玉石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因為“玉’是來自於“石”,古人把玉石稱為“石之美者”,有的學者將其追溯到石器時代,把中華玉石文化史稱“萬年玉器史”。在漫長的玉石文化歷史中,最為耀眼的當屬白玉和翠玉文化了!

白玉文化在我國流傳至少已經有幾千餘年的歷史,而作為翠玉文化的翡翠則是在明末清初才出現的。

據張竹邦先生(1995)考證認為,緬甸翡翠發現時間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期間。在元明兩代,翡翠產地的當地人仍處於刀耕火種的部落時期,不可能把翡翠當作寶物。

為什麼古人喜歡白玉,現代人喜歡翡翠

在明朝洪武開邊三徵麓川后,漢人湧入高黎貢山及以西地區,帶來大量玉文化知識,才使翡翠的發現有了經濟和文化基礎;在明朝末期,翡翠作為一種工藝品和裝飾品,其質量鑑定、加工、價格體系已逐步成熟;而在清朝時期,隨著上至帝王百官、下到黎民百姓對翡翠的珍愛,使翡翠成為十分珍貴的玉石寶物,其貴重程度幾乎勝過了流傳百世的新疆和田白玉,成為盛世珍寶。

為什麼古人喜歡白玉,現代人喜歡翡翠

可以說,在清朝以前我國的玉石文化主要流傳的是白色為美的白玉文化道德觀。但自清朝以來,人們在傳承傳統的白玉文化觀的同時,以綠色為美的翠玉時尚文化觀也逐漸盛行。

為什麼古人喜歡白玉,現代人喜歡翡翠

綠色作為一種新潮和時尚逐漸被人們認同,佩戴翡翠成為當時帝王百官甚至黎民百姓的追崇,甚至對綠色翡翠的喜好程度可以遠遠超過了白玉。一個滿綠的翡翠手鐲價值可以達到幾百萬甚至幾千萬,這是白玉遠不可及的。

為什麼古人喜歡白玉,現代人喜歡翡翠

在當今玉石文化已經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階段,在發揚白玉文化的同時,加強對翠玉文化宣傳意義重大,強調傳統民族性文化與現代時尚文化的結合是玉石文化能否走向世界、全面發展的關鍵,而翡翠成為了中華玉石文化傳承與發展最為典型的代表之一。

為什麼古人喜歡白玉,現代人喜歡翡翠

莫衛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玉雕藝術大師

廣東省著名玉雕設計師。

莫衛國老師的作品,以全新的設計風格,以及特殊的玉雕工藝在業界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和極高的讚譽。

他的作品融合了古玉文化,青銅文化,傳統木雕工藝,以及古建築藝術。

他取精用宏,借用中國最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結合當代翡翠玉雕工藝,創作出了具有鮮明的東方文化特色和獨特的中國人文精神內涵的“翡翠仿古玉雕”系列作品。

他不僅秉承了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還融合了西方雕塑藝術,作品凝重而不呆滯,強烈而不生硬,極具含蓄內斂的藝術效果和內在美。

毫無疑問,莫衛國老師是當代仿古玉雕的領軍人物。他的風格融古貫今,承前啟後,每一件作品因材施藝發揮到了極致,每一件作品都賦予了極深的思想內涵和極高的人格力量。

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勤勤懇懇,一絲不苟,嚴於律己的工匠精神。

每件作品精雕細琢線條優美,剛韌有餘,引人入勝,回味無窮。細微之處,精美絕倫,動人魂魄,彰顯著獨一無二的尊貴氣質和高雅的風範。

他的作品:承載著當代治玉人的情懷;代表著中華民族向上的精神;傳承著中國玉文化的精髓;創造著傳世和不朽的玉雕藝術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