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微觀做研究 尋覓語文“真素養”

——何明春名師工作“停課不停研”在線研討活動


百姓生活網訊(任子江)為進一步做好延期開學居家學習期間的學習指導,積極融入到彭州市教研室小語組“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研”的在線研討活動中,何明春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積極準備,於2020年3月9日通過彭州市小語研討群為大家帶來主題為“新教材解讀與名師工作室理論凝練和實操”的研討分享活動。


宏觀微觀做研究 尋覓語文“真素養”


活動中在小語教研員王為民老師和韓穎老師的指導下,在工作室領銜人何明春校長的引領下,工作室成員向彭州小語教師們分享了“教材結構”、“人文主題”、“語文要素”、“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七個小專題的學習研討內容。


宏觀微觀做研究 尋覓語文“真素養”


宏觀微觀做研究 尋覓語文“真素養”


首先由何校長拋出問題引發探討的話題。1.教材為什麼要由教育部統一編寫?2.統編教材是在怎麼的教育大背景下開始的?3.統編教材主要要實現怎麼的轉變?接下來工作室成員以及老師們圍繞問題展開了討論,收穫研討成果。一是從教材編寫結構上感知,整體結構呈雙線結構,即是:人文主題和螺旋上升的語文要素。這也是部編教材採用雙線結構的最大特色。圍繞“人文主題”,老師們分析了教材統編的意義,以及單元主題設置的內容,明白了教師要教什麼。二是對語文要素的認識和理解,工作室成員查閱文獻引發大家思考,落實語文要素的方法和方式,明確教師要怎樣教。三是圍繞閱讀教學,明確了從精讀——略讀——課外閱讀教學的目標,感知統編教材強化閱讀,構建“精讀”“略讀”“課外閱讀”三維一體的閱讀體系。難能可貴的是來自黑水縣的李潔、達麗兩位老師積極參與分享她們的教學經驗。四是圍繞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學在部編教材中的技能要素的探究,體會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的螺旋上升趨勢。


對部編教材的解讀與教學策略的分析,在熱火朝天的討論中得到深入和細化,總體感悟從宏觀明方向,從微觀做教學的研究方法,進一步明確了“真素養語文”的內涵。最後,工作室領銜人結合“如何規劃語文教師的成長之路”指引工作室成員,要形成自己的教學特點——教學特色——教學主張——教學理念,做一名專業甚至專家型的教師,讓教師在教學研究的大路上獲得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