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清咸丰年,长白山某屯保长吴某,生性奸滑无比。为人貌似贤良,心如蛇蝎。

时外强入侵,国家多事之秋。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山东一地,流亡东北之民甚众。朝廷迫于无奈,解禁长达200年的长白山封锢令。于是有流民数户至此。其中有张姓年少夫妇,单丁独至。其妻于氏,虽草寒门庭,粗布麻衣,却生一付花容月貌。吴某惊为天人。其时,地方虽不禁户,外人客入他乡,一时也难解生计之忧。吴某佯作仁义。着意看顾张客。乃为之设谋曰:“远来窘甚,可有生计之策?”张客叹曰:“父母已故,仅夫妇二人背井离乡一求活路。岂觅之久矣?唯顾眼前而!”吴某探之其实,乃曰:“如此,且自安顿。再从长计议!”自前后张罗相衬,指屯中相邻空房与之居住。张客受此恩遇,感激涕零。乃以兄事之!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此后,日以柴米济之,待之甚厚。情若兄弟!妻于氏甚惠。与夜言:“吴萍水相逢之人。且同行十数户,何以仅厚你我?恐其心难测,不可不防。妾观其声色,颇不类。”张客曰:“你我穷尽如此,身无一文。其何所图?吴兄豪侠之人,汝休妄度!”妻不敢再言。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如月余,吴某与之曰:“自来之,则安之。当长久计。时己开山,乡中俱入山采药,弟未若与兄结伴,或觅一二上等山参,采买田产可无忧矣!”张感谢不己,欣然应之。张妻曰:“目下虽无家业,所开数亩荒田,精心打理,所出亦足,何必以身犯险。妾闻吴某品行不端,少与之为善!”张客斥曰:“吴兄一片好意,汝何以如此负之?休多言!”不听。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次日从之入山,宛转行之山林险恶之处,吴乃出腰中柴镰斫其头,张应声倒地,立时殒绝。吴乃抛其尸溪涧之中。转而下山,伪哭谓其妇曰:“行不过数里,忽遇猛虎。啮汝夫而去,吾奋力追之,虎拋尸涧中而去。来取索具,试同往简觅也!”妇闻此言失魂落魄,一时惊愕无计,勉从之往。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一路哭泣引至别险寂处。吴某即凶相毕露,拥妇求欢,妇坚拒不可。乃曰:“汝夫已为我所杀,弃尸与此涧下,汝若不从我,亦必杀汝弃之。山野遭难之人不可常数,自无人追究!”妇怒曰:“汝禽兽之行,必天地所不容。今日之事,妾有死而己!”吴正欲行强,忽与丛柯之间,咆哮跳出一虎,立啮之而去。妇惊骇失魂,良久方苏,心忖:“彼习行遭报,是天数也,可怜吾夫,恐亦在虎腹中矣。”且悲且啼,正欲投涧自尽。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忽见一人离披而上,头面俱血。逼视之,乃其夫也。妇急救起。夫讶问:“汝何至此?”妻乃道其故,张客亦诉,叹曰:“不听汝言,至遭此祸。天幸恶人得报,天道不远。”二人扶持下山。与乡邻具道其事,约人入山寻之,唯剩支离碎骨,残破衣履而。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是古人言: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果真如是也!张客不妨于人而遭害,吴某谋害于人而遭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