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土司皆弱兵?廣西狼兵厲害到就連戚繼光都要向他們求教


誰說土司皆弱兵?廣西狼兵厲害到就連戚繼光都要向他們求教


元末時期,始行土司制,即是封授給西北、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族頭目”土司“一職,令其自建治所管理,“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


誰說土司皆弱兵?廣西狼兵厲害到就連戚繼光都要向他們求教

▲少數民族之間,關係錯綜複雜,社會狀況殊異,故元朝行土司制,因俗而治、因地制宜,以土官治土民。


土司制的成立,令地方的土司擁有極高的自治權,因此他們大多會招募當地勇士為私兵。但按照土司制的條款,這些當地的私兵雖說是屬於土司的私人武裝,但只是平時為土司們所用,一旦朝廷需要,這些私兵必須響應徵召,上戰場。由於土司兵們並無軍費所言,故而朝廷在徵調他們後,也會對土司進行一定的賞賜,兵給在戰中傷亡的士兵於撫卹。


誰說土司皆弱兵?廣西狼兵厲害到就連戚繼光都要向他們求教

▲清朝末年的彝族土司兵,是當地的私兵力量。


這些土司兵大多都是裝備不齊,未經訓練的民兵,所以其戰力比起正規軍來說還是有所不及,但山民特有的勇悍,卻在他們身上顯露無疑。明朝中期,倭亂大起,當時壯族土司所組建的地方武裝,“俍兵”,雖然裝備落後,但殺敵不落後,一度被稱為“狼兵”,打出了“廣西狼兵雄於天下”的名號,在其頭領瓦氏夫人的率領下,常能以少擊眾,十出而九勝,使倭寇聞風喪膽,也成為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好老師”。


誰說土司皆弱兵?廣西狼兵厲害到就連戚繼光都要向他們求教

▲“狼兵”由壯族創立,主要分佈在廣西西北部以及貴州南部部分地區,曾於江浙抗擊倭寇、鎮壓廣西瑤民起義。


公元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時,為平倭亂,明朝一方面重用俞大猷、戚繼光等人,一方面徵調各地勇悍的土司兵參戰,其中就有田州土官婦瓦氏,即是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田州府土官岑猛之妻,嘉靖年間,任田州州事,處理政務井井有條,不輸男子。後因曾孫岑大祿年幼,遂代其孫統理州政,在朝廷的徵調令下達後,不顧五十八歲的高齡,特請示廣西都督府,以女官參將總兵身份,率田州“狼兵”以及歸順、南丹、那地、東蘭等州的士兵,共計六千八百餘人,於次年三月,至浙江抗倭前線,與官軍一同迎敵。


誰說土司皆弱兵?廣西狼兵厲害到就連戚繼光都要向他們求教

▲岑花瓦氏擔重任,不讓鬚眉舉帥旗。半百老嫗硬骨漢,快馬雙刀領前騎。……

手下俍兵神奇勇,將軍指向戰披糜。


瓦氏夫人抵達後不久,聞聽湘西永順宣慰使彭翼南率三千人馬,保靖宣慰使彭草臣率兵三千已經奔赴蘇州,遂和永順、保靖土司共同盟誓,誓師說:“是行也,誓不與賊俱生!”


而後,瓦氏夫人號令全軍,“我自備軍糧,不效尺寸,何以歸見鄉黨”,大大鼓舞了俍、瑤族土司兵的士氣。在松江一帶,狼兵二十人為倆百倭寇所圍,但他們牢記瓦氏夫人之令,奮勇向前,創下殺敵五十餘人,俍兵僅損六人的戰績。


在金山衛,瓦氏夫人親率狼兵,先後救下身陷重圍的俞大猷和白都司,斃敵四千餘人,“至是,瓦氏勇猛,始為敵人所畏服”。而後在王江涇戰役中,瓦氏夫人率狼兵和總督張經配合,分兵三路,進擊倭寇,與永順,保靖的士兵合圍敵寇,一舉殲敵近兩千,“自軍興來,稱戰功第一”。因此,永順土司彭翼南、保靖土司彭藎臣各獲明朝賜三品服飾,土司兵和官兵也獲嘉獎。此後,瓦氏夫人率狼兵在陸涇壩又大顯神威,斬首倭寇三百餘級,焚燬倭船三十餘艘,因此戰功,明廷詔封瓦氏為二品夫人,賞瓦氏及其孫男岑大壽、大祿,各銀二十兩、紵絲二表裡,餘令軍門獎賞。


誰說土司皆弱兵?廣西狼兵厲害到就連戚繼光都要向他們求教

▲瓦氏夫人和狼兵在江浙一帶抗倭有功,故當地百姓有“花瓦家,能殺倭”的俗諺相傳。


瓦氏夫人之所以能率狼兵“以少擊眾,十出而九勝”,不僅僅是狼兵的勇悍,瓦氏夫人的用兵之法更是重中之重。壯族古代兵法中,就是以“岑家兵法”最為系統和完整,《岑家兵略》中有載:“岑氏兵法,七人為伍,每伍自相為命。四人專主擊刺,三人專主割首,所獲首級,七人共之。割首之人,雖有護主擊刺者之責,但能奮殺向前,不必武藝絕倫也。”而這“岑家兵法”,正是瓦氏夫人統領俍兵抗倭戰無不勝的要義。浙江巡御史胡宗憲在見俍兵作戰後,其幕客,海防軍事專家鄭若曾,在其所著的《籌海圖編》中讚道:“廣西狼兵於今海內尤悍……能以少擊眾,十出而九勝!”,“可死而不可敗”。


與此同時,瓦氏夫人還治軍有道,史載瓦氏兵“泊胥關月餘,馭眾有法度,約所部不犯民間一粒”,《倭變事略》、《松江紀略》、《張氏卮言》中更是言其:“以婦將兵,頗有紀律,秋毫無犯。” “瓦氏雖婦人,軍法甚整,下無侵。” “驍勇善戰,軍令嚴明。”


誰說土司皆弱兵?廣西狼兵厲害到就連戚繼光都要向他們求教

▲胡宗憲,在東南倭亂時期任直浙總督,使俞大猷、戚繼光克岑港,又提拔戚繼光,使他得以大展宏圖,最終平倭。


瓦氏夫人治軍和用兵之道,後被收入明代抗倭兵書《江南經略》中,這套名為“岑家兵法”的戰陣之法,還成為戚繼光“鴛鴦陣”的基礎之一,戚繼光正是將“瓦氏陣法”中的“四人專主擊刺,三人專主割首” “一人赴敵,則左右大呼夾擊,一伍爭救之;一伍赴敵,則左右伍爭救之”的多兵種配合的精髓吸收,再加以自己的改進,方才創出抗擊倭寇,戰無不勝的“鴛鴦陣”。


誰說土司皆弱兵?廣西狼兵厲害到就連戚繼光都要向他們求教

▲戚繼光所用以抗倭的武器,鏜鈀、叉、狼筅等武器大多都是由農具演變而來,可以看出土司兵對其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