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想到,中國植樹節原來是為孫中山改的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自1915年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倡議設立至今,這個傳統節日已經在中國走過了100多年的歷史。設立這樣一個節日的目的是為了倡導人民愛護樹木,提醒人們重視樹木對於人類的生存,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都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真是沒想到,中國植樹節原來是為孫中山改的


說起植樹節的起源,大概要追溯到1872年。19世紀以前的內布拉斯加州由於植被被嚴重破壞,樹木稀少,黃沙漫天,當地人民深受其苦。直到189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此後的16年間,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經過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自此以後,每年的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

據統計,美國有30%的森林覆蓋率,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真是沒想到,中國植樹節原來是為孫中山改的


而我國的植樹節最初時間確定是在每年的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把孫中山逝世的日子,3月12日確定為植樹節。

把孫中山逝世日作為中國植樹節除了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為民族所做的貢獻外,其實植樹節和他還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真是沒想到,中國植樹節原來是為孫中山改的


孫中山原名孫文,生於廣東省香山縣,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開拓者、中華民國和國民黨的締造者,也是三民主義倡導者。1911年10月10日,領導發動辛亥革命。並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由於受到國內封建強權派和國外勢力施加的強大壓力,同時革命黨內部的渙散無力,孫中山被迫於12年2月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讓位於袁世凱。

雖然孫中山先生不再擔任元首,但他並沒有心灰意冷,而是積極宣傳民生主義,號召實行平均地權,提倡興辦實業。繼續為民主革命貢獻力量。1912年8月,同盟會改組成國民黨,孫中山被推舉為理事長。

1915年凌道揚等林學家上書北洋政府農商部長,倡導以每年清明節為“中國植樹節”。同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國民政府為了紀念孫中山,就把孫中山的逝世的那天,定為植樹節。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中央非常重視植樹綠化事業。1956年,毛主席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在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

真是沒想到,中國植樹節原來是為孫中山改的


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自此,3月12日就正式為中國植樹節。

每年的3月2日左右,我們國家都會大力宣傳植樹造林,因為大家都知道,植樹造林本身就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功績。特別是十年前,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沙塵暴,霧霾,白色汙染,工業廢水,癌症高發等等。人們在不斷向大自然索取的時候,也在不斷破壞著保護我們的天然屏障——森林。

真是沒想到,中國植樹節原來是為孫中山改的


森林對自然生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大自然的空氣淨化器。更是大自然的防疫系統。樹木能分泌出殺傷力很強的殺菌素,殺死空氣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同時,森林也是天然製氧廠,就全球來說,森林綠地每年為人類處理近千億噸二氧化碳,為空氣提供60%的淨潔氧氣,同時吸收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有極大的提高空氣質量的能力,並能減少溫室氣體,減少熱效應。可以說,森林就是我們地球生態免疫系統。

提高森林植被就是在提高我們自然生態的免疫力。植樹造林就相當於在給自然生態做保健。提高生態的營養能力和免疫力。只有豐富的植被才能孕育出盎然的生機。沙漠的生物品種數量怎麼也比不上熱帶雨林的物種豐富。植樹造林可以很好的減少水土的流失,可以提供更多的土壤養分。可以滋養更多的生物生長。只有堅持植樹造林,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生態。

真是沒想到,中國植樹節原來是為孫中山改的


自然如此,人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