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貪夜蛾態勢嚴峻 關注玉米產量及轉基因進展

核心觀點

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2020年態勢嚴峻。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其具有適生區域廣、遷移性強、繁殖力高、抗藥性強和暴食為害的特點,防治困難。16年1月非洲爆發,並於3年內入侵非洲、亞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19年1月草地貪夜蛾於雲南入境我國,並已擴散至26個省份,19年受災面積為1620萬畝。2020年境外蟲源持續遷入、本地蟲源生長,疊加北遷時間更早,全國農技中心預計草地貪夜蛾威脅區域佔玉米種植區域的80%以上,防控任務艱鉅。

適生區與主產區重疊,我國見蟲區域或達1億畝。目前我國發現的草地貪夜蛾主要為玉米型,其適生區佔全國面積約52.79%,其中高、中、低度適生區分別佔4.75%、12.14%、35.9%。我國草地貪夜蛾適生區與玉米主產區有部分重疊。從19年草地貪夜蛾發生時間來看,主要集中於4-8月,與玉米種植期重疊。以上兩點意味著貪夜蛾對玉米種植存在潛在影響。20年春季,長江中下游和東北地區降水偏多,對草地貪夜蛾等遷飛性害蟲繁衍危害有利。黃淮海及北方區域為玉米主產區,其中黃淮海離南方產區較近,存在較大威脅可能;且如果20年無法有效控制貪夜蛾,隨著溫度回升也有入侵東北的可能。黃淮海及北方玉米主產區每年玉米產量佔比達70%,是夏季遷入危害區和重點防範區。

受潛在蛾災影響,玉米產需缺口在擴大。基於農業部信息中心數據,不考慮草地貪夜蛾影響,我們估算2020年玉米種植面積約為4148萬公頃、單產為6.1噸/公頃,而當貪夜蛾災害面積在5-10%之間時,對應玉米產量為22787-24053萬噸;假設2020年玉米總消費為31098萬噸,對應玉米產需缺口為-8311萬噸至-7045萬噸,同比-1596萬噸至-330萬噸。

傳統防治手段應急,轉基因玉米為長期佈局。目前我國草地貪夜蛾防控手段包括藥物防治、生物防治、成蟲誘殺,但均存在相應短板。美國、加拿大等國商業化種植轉基因抗蟲玉米可有效防控草地貪夜蛾。我們認為轉基因玉米為長期抗蟲的最優方式。目前我國轉基因玉米品種已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還需經歷商業化許可、品種審定、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等步驟。我們認為在一切順利的背景下,我國轉基因玉米在1-2年內可實現終端市場銷售。基於轉基因玉米種子溢價 25-50%推算,玉米種子市場規模或將增加84-167億元。

投資建議

蛾災或將造成我國玉米產需缺口擴大,玉米價格存上行趨勢,建議關注以玉米、水稻種植為主的北大荒(600598)。在蛾災防控手段方面,轉基因玉米為防控長期佈局,種子市場將擴容,企業盈利能力將顯著提升,建議關注a/轉基因玉米種子研發核心企業,b/研發參股企業&種業龍頭隆平高科(000998),c/玉米種子龍頭登海種業(002041)。

風險提示

轉基因玉米研發進展不及預期的風險;自然災害的風險等。

來源:銀河證券;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