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

观音信仰是北传大乘佛教中传播最广、信徒最多、法事最盛、持行最为普遍的一种佛教信仰形式,尤其是在中国汉族地区,几乎达到了“户户拜观音”、“念念不离心”的地步。

经过近两千年的不断发展,这种独具特色的宗教现象,尤其是其在世俗社会的广泛流传,对中国宗教、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均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可称其为观音文化。

————节选自李利安《观音文化简论》(1997)


紫竹林中观世音


“白莲台上弥陀佛,紫竹林中观世音。”

紫竹林是观音菩萨成道的先天根本道场,也是民间信仰观音文化的发祥地。

或许你还记得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为救师父,大闹观音菩萨的住处?那片云雾缭绕的“仙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紫竹林。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西游记中观音居住的紫竹林位于普陀山 [图:《西游记》]

比起较知名的浙江普陀山紫竹林,西安南五台山的紫竹林虽名气不足,但却是周朝就被王室认可的观音道场,其观音造像更是比普陀山的观音造像还早三百多年,历史更为悠久。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终南山紫竹林中的观音石造像 [图:城研摄制]

传说,茂林修竹、环山抱水的紫竹林,就是观音修行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在混沌之初,观音菩萨出家为道士,名慈航道人。后经燃灯佛指点拜阿弥陀佛为师,转入佛教继续修行。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观音菩萨和坐骑坐骑金毛吼 [图:网络]

观音受老师启教,因此来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长安终南山五峰山下继续修行(即今南五台山)。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五台山 [图:太平洋摄影博客-金色的柳叶刀]

至商周之时,观音菩萨修炼得道,于长安一带广度众生,在民间传为佳话。相传观音菩萨在周时曾受过周天子的敕封,由此紫竹林成为我国最早由“王室”认可的观音道场。

自此,人们世代宣扬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精神,至今香火绵延不绝。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图:城研摄制]

南五台山上,隋有圣寿寺,唐有紫竹林。唐时的紫竹林一度是唐太宗的私人寺院,常年封山,一年只有一个月的解禁期,供世人参拜。

寺名几经更改,明万历三十九年寺碑记载:紫竹林易名“白龙祖师殿”;因该寺门口有一巨石酷似犀牛,清初故又称“大石头寺”;清光绪二十三年,该寺重兴,复名紫竹林。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图:城研摄制]


南五台的独特地貌


终南山紫竹林位于南五台山海拔一千五百米处,西临竹谷峪,东望灵应台,风光别致灵秀,清末紫竹林住持怡峰禅师在美景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前有长安明灯照,后有松屏随意靠。左有甘泉清香美,右有石莲登远眺。”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卫星地图 [图:城研摄制]

南五台山,是秦岭大断层的组成部分,属秦龄北麓浅山区,由南北走向的沟壑和东西相间的岭谷构成,南仰北俯,谷深壁陡,多呈峡谷地形。

不仅地层古老,历经长期多次的构造活动,南五台山是地壳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从而在褶皱带上形成的挤压抬升山脉。

加之后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使其形成了今日群峰耸立,雄伟壮丽的山岳地貌景观。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卫星地图 [图:城研摄制]

山上有清凉、文殊、现身、灵应、观音五峰,故名“五台”,如笔架排列,一览无余,青山连绵,气势恢弘,《关中通志》载,“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是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图:城研绘制]


“佛教圣地”


“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五百万楼阁。”

据3000年前《诗经》中的传说,终南山是太阳月亮睡觉的地方,在神秘的群峰中,有天帝在尘世的都城,还有月亮女神的家。

因此千年以来,为了更接近月亮和它的力量根源,无数修行之人选择隐居终南山,汲取日月灵气,获得身心清净。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图:城研摄制]

但南五台缘何成为佛教圣地呢?

佛法常说:法不孤起,必待缘而生。

终南山南五台的出现与闻名,大概是结合着自然演化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择地法缘……

其一,南五台主体地貌的形成,源于一亿年前的燕山构造运动及之后的新构造运动。

此后亿万年间,动植物竞相争取生存土壤,广阔的原始森林中,充斥着强烈的自然变化和生命的活跃,万物的生存和竞争,酝酿着对来自内在或外在协调发展的需求。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图:城研摄制]

其二,佛文化流入中原并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正是盛世汉唐。

南五台公里之外的长安城,江山社稷被掌握在方寸之间,人文荟萃的都城里暗涌着无尽的斗争,既需要着化解压力的力量,又汲取着外来文化的新鲜力量。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图:《长安十二时辰》官微]

时代的发展需要和谐、需要平等、需要慈悲、需要友爱,也需要对自然和资源的珍惜与眷顾。

无论是对于终南山或仅仅是南五台,观音文化在世俗社会中衍发的利益众生、服务社会、慈悲博爱、无私奉献的精神,都能够为内在激烈的自然演化和外部争斗的人文社会,带来缓冲的力量。

连小朋友都知道的观音菩萨,原来曾在这里修行

[图:城研摄制]

终南山,古称太乙山,山上原有寺庙数百座,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以自然的博大开阔世人的心胸,增长世人的心志。

它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气象等的自然属性,伫立在千年都城旁积淀的文化属性,都成为了它能不断吸引各路游人、学者、朝觐者的核心因素。

但如何让它的价值继续生发,在保持自然的自在属性的同时,又为当代人产生附加价值,发挥它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意义,才能让这片神秘美丽的区域焕发新的活力生机。


————


看完这些觉得还不过瘾?不妨亲自去实地走走,仔细探访一番~


视觉 | GD

studyonurbanculture

微博 | @城市文化研究所

头条、火山、大鱼、B站 | 城市文化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