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一重大历史性决定,拉开了乡村全面协调发展的序幕,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各地有各地不同的思路、办法和措施,晋宁区在实施乡村振兴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做大做强花卉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一产带多产,联动发展,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晋宁田野一片生机勃勃,一幅幅花团锦簇的繁荣景象,以“花”为媒,唱响新时代“春天的故事”,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晋宁实践之路。

「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政府推动,推行种植结构调整

滇池南岸的晋宁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为鲜花种植提供了沃土。晋宁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农业大县,曾经被赞誉为“滇中粮仓”、“渔米之乡”。辉煌的背后是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农村面貌依旧。上世纪90年代初,不甘受穷,不愿一辈子土里刨食挨饿的晋宁农民打起了土地的主意,他们在地里建起大棚,将种粮食的土地用来搞蔬菜、花卉种植,规模不大,最初只是零星地试一试,但初战告捷,尝到甜头的农民热情高涨,蔬菜、花卉大棚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袤田野。村看村、户学户,几年工夫,晋宁的花卉种植迅速发展壮大,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晋宁各级党委、政府看到了农业发展的趋势,感到了农民身上的热情,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持扶持,内部需要和外部助推,使晋宁的花卉种植得到迅猛发展,一举成为全省有名的花卉第一大区。

为更好引导花卉产业发展,晋宁成立了蔬菜花卉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区蔬菜花卉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使花卉产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随后,又《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科学指导全区花卉产业大发展,积极推进花卉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工作,提质增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近年来,随着昆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以及花卉生产基地的南移,晋宁从呈贡手中接过了花卉种植的接力棒,花卉产业迅速崛起成燎原之势,并成为晋宁区域内最重要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支柱,截止目前,晋宁花卉种植规模达6万亩,年产鲜切花40亿枝,居全省第一,综合产值近29亿元,居全省第四,晋宁的鲜切花产业已成为“云花”产业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政策驱动,做大做强花卉产业

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产兴民富是晋宁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政府的支持引导,群众的广泛参与,推动了晋宁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为更进一步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实现花卉种植提质增效,云南省在制定2016-2020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中,专门将晋宁作为云南省花卉产业重点县来布局,云南省农业厅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和云南省林业厅在认定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时,将晋宁区花卉认定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同时,云南省将晋宁作为全国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区,云南省温带花卉的核心产地来培育,从政策、资金、技术等进行扶持和支持,强有力的政策驱动,为推动晋宁花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谋势而动是晋宁做大做强花卉产业的发展路径,2019年5月,根据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的通知精神,晋宁区迅速启动该项申报工作,决定以花卉为主导产业,申报“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力争通过“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提升晋宁区花卉产业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全面落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6项措施。对标国际、国内市场,借此推动“晋宁花卉”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从解决产业链、关键环节共性痛点入手,全面推进花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目标。

「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科技促动,促进花卉产业提质增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花卉产业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晋宁决策者在充分分析花卉产业市场前景后认为,国内大、中城市和外销花卉需求的持续旺盛,将推动“云花”产业借势勃发。由此,晋宁建立了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抓手,全面构建科研、生产、加工、交易、运输、销售和社会配套服务为一体的花卉产业链体系,促进花卉美好事业更上层楼。经过几年来的苦心经营,晋宁花卉产业的综合实力已全国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迅速壮大,呈现出“全国10枝鲜切花7枝产云南”,“云南10枝鲜切花7枝产晋宁”的良好发展态势局面。

「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厚实的产业基础,晋宁花卉产业逐步从小散型向专业化规模化迈进,从单一低端型向多样化高品质型转变,而支撑这一发展变化的背后,是众多在晋宁扎根的科技企业的助推。几年来,晋宁先后吸引了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在宝峰大春河建立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保存与育种平台;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宝峰小河口建立标准化技术平台;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建立国家级玫瑰、杜鹃、非洲菊、香石竹花卉植物新品种测试站;同时,还建立了国际花卉新优品种展示圃,云南省花卉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示范基地,云南省花卉从业者培训基地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云天化集团公司国家磷资源研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专门聚焦花卉土壤监测与肥料施用的研究。众多科技企业和研发中心进驻晋宁,青睐晋宁,为晋宁花卉产业提质增效,占领高端花卉市场增强了动能,花卉品种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花卉科技研发让晋宁占据了产业链的制高点。‍

「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合作社带动,打造花卉优质品牌

长期以来农户习惯于单打独斗、散兵游勇式的种植方式,对市场行情的把握、风险意识的防范都比较欠缺,吃尽了市场信息不灵、技术缺乏、销售不畅、盲目跟风的苦头,

为改变农户广种薄收,种植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培养“市场型、技术型”农民,在政府主导,农户自愿的基础上,晋宁先后成立了一批“农字号”行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到目前,全区花卉产业从业人员达20000余户,55100多人,从事花卉生产技术指导服务专业技术人员1100人,经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认定的花农910人,花卉企业229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5个,获得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命名1家,省级示范社3家。合作社一手连着市场,一手牵着农户,为农户提供经验交流平台、市场信息、技术培训、业务指导和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也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种田好手和市场能人,他们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随着花卉产业迅猛发展,晋宁的花卉种植区逐步形成了以昆阳街道、宝峰街道、上蒜镇为集中区,二街镇、晋城镇、双河乡为辐射区的布局,形成了以玫瑰为主,康乃馨、非洲菊、百合和绣球花为辅的发展格局。一大批经过市场洗礼和磨练的优质花卉名牌应运而生,“张良花卉”、“昆仑花卉”、“云上俏”、“晓茹”、“紫秋”、“睿铭”、“煜辉”等10余个品牌商标。这优质品牌不仅擦亮了“晋宁花卉”名片,提升了晋宁花卉品质,使“晋宁花卉”走向全国,走出国门,“高原花都”的美誉不断深入人心。

市场撬动,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晋宁花卉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嬗变,并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引导扶持,市场无形之手牵引撬动,实现了一花带多业,一花富一方的生动局面。由于亚洲的中国云南与非洲的肯尼亚、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并称为世界三大最适宜花卉生产地区,而晋宁正好位于云南昆明花卉生产区的核心区,全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为花卉种植提供了先决条件。

「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目前,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距晋宁区仅需40分钟车程,良好的交通条件和拓宽的市场销路,为晋宁花卉产业化提供了大型的交易渠道和交易场所。因此,晋宁从事花卉产业人数达55100多人,超过半数农村的家庭和人口从事花卉种植,花卉已成为农业产业中增收致富效应最为明显的产业。

「今日晋宁」晋宁:以“花”为媒唱响“春天的故事”

下步,晋宁将紧紧抓住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的重大机遇,突出实施传统种植区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一村一品”、传统种植区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工程、绿色生态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工程、采后处理加工技术集成示范工程、物联网示范基地和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工程、主体培育、品牌建设和科技研发工程“六大工程”,以花为主打、以花为媒介,做强美丽事业,创造美好生活,让花卉产业在晋宁大地遍地开花,芳香四溢。(图文:段正祥‍)‍

审核:段正祥 方维林 排版编辑:李云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