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申码”原来有这么多用处

南泰公寓楼下,市民张老伯拿出手机,向保安亮出绿色的“随申码”;走进楼道,“随申码”对着门禁一扫,开门进入⋯⋯


这是率先在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街道试点的“随申码+”应用拓展,将“随申码”绿码与社区门禁码“二合一”,同时支持刷脸及自动测温功能,实现“无接触出入”。


“随申码”原来有这么多用处

随申码


1


首个“无接触式出入”社区


黄浦区半淞园街道南泰公寓是建造于1997年的老式高层住宅,共有100多户居民,其中出租比例超过20%。物业经理朱世奇说,疫情管控最大的难点在于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员,光靠保安“人肉识别”,同时还要验证绿码,显然是“忙不过来”。


“门禁码”+“随申码”合二为一,让问题迎刃而解。


系统开发企业“二兔开门”平台创始人何敏介绍,通过将进出社区的门禁二维码与“随申码”后台打通,居民只需打开支付宝,扫码就能进入门禁小程序,经用户授权后,将“随申码”与门禁码绑定

。一次申领,重复使用。特别对于中老年人住户,操作更简单。


“随申码”原来有这么多用处

随身码可作为门禁码,扫码进出社区


“随申码”原来有这么多用处

新租户扫码申请门禁码


“对居民来说,他们只需要出示随申码,既能亮码出行,也能扫码进出社区。”何敏介绍,结合支付宝小程序认证能力,让门禁与业主本人一一对应的问题,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


对于第一次申请门禁码的新租户等,也可以直接扫大门处张贴的二维码申请,通过物业认证即可。“健康码”与“门禁码”结合,可以帮助社区及时了解外来人,提高公寓的安全等级


3月9日,该系统再次做了升级,新增自动测温+人脸识别功能。一旦体温异常,设备将闪烁红光报警。


2


健康码开展多项“跨界合作”


运用数字科技赋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成为各界共识。不少城市都在探索使用健康码与物流、餐饮、家政、出行、社区管理等

众多领域结合,让行业及百姓都能共享数字化升级带来的便利。


和南泰公寓一样,沪上已有上百个小区使用了该系统,将健康码变成了门禁码。在宝山高境镇更是全镇推广,高境镇紫逸佳苑、普陀区甘泉路街道西部名邸、闵行区罗秀苑等小区成为扫一扫就能进社区的首批用户。


在浙江,健康码还率先与餐饮结合,消费者去餐厅扫码点餐,或者通过支付宝搜索商家小程序点外送时,可查看店员“绿码”情况


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部分餐厅可为“健康码”绿码人员提供部分堂食服务。


在温州,健康码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的互联互通,可直接挂号、就诊。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金志刚

图 片 | 采访对象提供

编 辑 | 陆佳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