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米巖壁石刻千年摩崖造像!封面聯合快手帶你探祕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五百米巖壁石刻千年摩崖造像!封面聯合快手帶你探秘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大足寶頂山石刻大門

大足石刻,代表著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被譽為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它亦是重慶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3月12日下午3點,封面新聞和快手短視頻將聯手直播大足石刻藝術集大成之作——寶頂山石刻。

本次直播是封面新聞舉辦的“雲觀展”系列第⑧期,在此之前,“雲觀展”走進了歷史類的金沙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永陵博物館、遂寧宋瓷窯藏館,人文類的四川檔案館,科普知識類的華希昆蟲博物館、成都中醫藥大學博物館,超過500萬網友跟隨鏡頭在線“雲遊”參觀。

五百米岩壁石刻千年摩崖造像!封面联合快手带你探秘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華嚴三聖像

即將直播的大足石刻,開鑿於初唐,勃興於兩宋,綿延600餘年,形成了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和石篆山“五山”為代表的摩崖石刻造像藝術。其中,寶頂山石刻最為著名,是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典範,造像內容和表現手法都力求生活化。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釋迦涅槃聖蹟圖"、"父母恩重經變像"、"地獄變像"、"圓覺道場"、"牧牛道場"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既展現了宋代的世俗化生活,又體現了當時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多元模式。

五百米岩壁石刻千年摩崖造像!封面联合快手带你探秘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千手觀音像

寶頂山石刻的精華又在大佛灣,在這一道形似馬蹄形的山灣裡,因臥佛像開鑿於此而得名。在長約500米、高約15-30米的崖壁上,雕刻大小造像萬餘軀,宛如一幅長長的風俗畫,大佛灣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五百米岩壁石刻千年摩崖造像!封面联合快手带你探秘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臥佛像

跟隨直播鏡頭,網友們可在“雲遊”中,體驗兩宋生活場景,聆聽石刻造像背後的故事。除了解讀神秘的摩崖造像故事之外,本次直播還將為網友們科普石刻保存的知識。為什麼大佛灣石刻造像規模最大,保存卻最完好?為什麼儒釋道三家的石刻造像能在大足和諧共生?一千三百年來大足石刻又經歷了哪些劫難,又有哪些感人故事?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實習生 李永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