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吃飯:與其用蛋清做餃子皮,不如換一樣,更勁道

相信很多人都吃過水餃,一口一個下肚,實在是太好吃了,現在市面上賣的速凍水餃有很多口味,可以充分滿足大家的味蕾需求。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便利性,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自己包水餃,認為這是很耗時的一件事情,雖然夠健康,但是速度並不快,努力了一下午,吃一下就完了。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提前把餃子皮和餡料做好,放入冰箱裡,想什麼時候做就都可以了。

帶你吃飯:與其用蛋清做餃子皮,不如換一樣,更勁道

估計有人又有疑問了,餡還可以存放一段時間,皮就不行了,放在冰箱裡要麼會被凍住要麼被水氣弄得潮溼,全部粘連在一起。別急,小編可以教你一個方法。

帶你吃飯:與其用蛋清做餃子皮,不如換一樣,更勁道

大家在做餃子皮的過程中,一般會加入雞蛋清和食鹽,雞蛋清的作用是增加麵糰的彈性,令餃子皮的口感更筋道,食鹽則是為了增加麵糰的彈性和拉伸性,讓餃子皮在煮的時候不容易破。的確,這麼做確實有用,但適合馬上吃,如果要長期存放的話,就不建議你用雞蛋清了,因為蛋清大部分是蛋白質,沒過多久就會發生變質現象,也很容易使皮跟皮粘在一起。

帶你吃飯:與其用蛋清做餃子皮,不如換一樣,更勁道

那麼要用什麼呢?答案是食用鹼,用食用鹽和鹼一起和麵,不僅口感柔滑,而且麵糰的彈性和抗粘連性也能提高不少,煮的時候不裂開、不粘鍋、不互粘。除此之外,食用鹽和鹼加在一起,還能預防餃子皮發酸、變幹,有效地延長了餃子皮的保存時間,在冰箱裡待一週都沒事。

食材:高筋麵粉一千克、食用鹽五克左右、食用鹼大概三克。

帶你吃飯:與其用蛋清做餃子皮,不如換一樣,更勁道

和麵步驟:

1、把食用鹽和食用鹼放入不鏽鋼大碗,攪拌在一起。

2、加入溫水(大約450克左右,配麵粉的量,如果麵粉比一千克多,則可以多放水,如果麵粉少於一千克,則減少水量),把鹽、鹼溶解開。

3、加入一千克的高筋麵粉。

4、用筷子慢慢把麵粉攪拌成面穗的狀態。

5、戴上一次性手套,開始揉麵直到麵糰變得又光又滑,在大碗上上蓋一張保鮮膜,讓麵糰醒十分鐘。趁著醒面的功夫,就可以去調餃子餡了,在此不作過多介紹,畢竟重點是做好餃子皮。

6、把醒好的麵糰從大碗中拿出,放到案板上,揉搓成圓形。

7、用拳頭在麵糰正上方,用力向下按壓至板子。

8、把麵糰掏成一個圓圈。

9、用力撐拉麵圈,用刀切開,揉搓成圓形的細長條。

10、案板上撒一些麵粉,防止粘連,然後用滾刀的手法把長條的麵糰切成一個個小劑子。

11、用手掌把所有面劑子按壓成圓形。

12、用擀麵棍或圓柱形的玻璃瓶子,開始擀餃子皮。

13、把擀好的餃子皮摞起來,一般摞到一個手掌高,別太高了,保證不會倒來倒去就行。

帶你吃飯:與其用蛋清做餃子皮,不如換一樣,更勁道

做好之後,就可以開始包餃子了,或者做成其他美食也是可以的。可能看起來這種餃子皮不是那麼的白,這是為什麼呢?別擔心,不是壞掉了,這其實是麵粉加鹼和鹽之後的正常顏色,就像小麥色差不多,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我們再來牢記一下其中的要點:

帶你吃飯:與其用蛋清做餃子皮,不如換一樣,更勁道

1、和麵的時候加食用鹽和鹼來,並不是越多越好,也要遵循一定的比例,一斤面加鹽2-5克、鹼1-3克、水220-250克(不同麵粉的吸水性不同,可根據揉捏的情況進行調整)。

2、在揉麵的時候,如果麵糰過幹或手上有面,可以少量多次在手上蘸水,不要直接倒水,特別是新手容易掉到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圈圈裡。活好面的標準是麵糰光滑、手上無面、麵碗上沒面塊。

3、活好的麵糰必須放著醒一會兒,這是為了讓面的柔韌性更好,吃起來感覺更加順滑、柔韌、有勁道;而蓋上保鮮膜是為了預防麵糰和空氣接觸會變得乾燥,影響後續的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