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也是禅画一大特色,有哪些呢

摘要:禅画代表人物是梵隆。李公麟与禅画发展颇有渊源。南宋大臣楼钥于淳熙韦八年间赴雪窦山寻访智融。减笔"一词,源于夏文彦对梁楷画迹的品评"传于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南宋禅师居简在《老融散圣画轴》中题:"今仅存《穀棘》一纸,议者其微茫淡墨不足永久,遂目之曰:罔两画。


笔墨也是禅画一大特色,有哪些呢


引言

南宋禅画的笔墨风格主要由白描、减笔、渡墨种类型,白描画风源于北宋李公麟的白描画法,多用于人物画,在禅画发展中不占主流,代表人物是梵隆;减笔与泼墨作为南宋禅画发展的主轴,其风格面貌在南宋初期与中期已经巧步形成,在南宋中晩期得成熟,并具有强烈的程式化特征,代表人物是梁楷与法常。


一、樊隆的白描法


梵隆,字茂宗,号无住,时人多称之为隆师。吴兴(今浙江吴兴)人,是南宋初期画家,活动于高宗时期。梵隆原是镇江府延庆寺僧人,才学高稻,为宫廷权贵所赏识。梵隆结庐于湖州菁山,号无住精舍,一时名士如左丞相叶梦得等人为其赋诗作铭,而闻名于世。之后御赐庵居于万松吟金地山,示化之后高宗赐金归葬故山,由此推知梵隆卒年在高宗之前。


孝宗继位后下命创常照院于梵隆故居,由梵隆弟子上首至叶负责照看。梵隆画白描人物为主,有佛像、罗汉、文人等;兼作马、山水、枯木怪石等。画风近似于李公麟,高宗十分喜欢他的画,常为之题赞。梵隆传世作品有白描《罗汉渡海图卷》与《十六应真图卷》,皆为极长的手卷,属于宫廷权贵收藏观赏的常见装様方式,不同于禅宗仪式悬挂用的立轴祖师像。


笔墨也是禅画一大特色,有哪些呢


图梵隆《十六应真图卷》局部梵隆画风细腻,属于李公麟画学传派的释口代表,符合当世宫廷的审美趣味。由于梵隆上层阶级的影响力,使其有更多的机会结交文古名流,梵隆曾与同为深受高宗赏识的画家米友仁合作《摩诘看云图》。梵隆的白描罗汉对后世禅画产生了一定地影响,比如元代慧梵便是得其笔法的画僧。


二、李公麟传派的影响


李公麟(1049-1106)与禅画发展颇有渊源,他创作了大量的佛教形象,推动了白描画法在中国古代画史中的独立成科。李公麟喜好参禅,号龙眠居士,多与禅僧抽子往来,也常与苏黄、米蒂等文士—起谈禅论道。有许多作品是后世禅画所偏重的类型,比如石上邸观音、罗汉(十六罗汉、十八罗没、渡水罗汉)、释迦出山像、维摩、睡布袋、文殊、苦吟图、醉僧、观鱼僧、潇湘卧游图、禅会图、王荆公骑驴图、骑牛、墨荷、墨梅等等。


李公麟的画风不仅对梵隆有所影响,北宋庐山叠石庵禅僧德正专口师法李公麟,能画山水、松石、人物,被誉为种种清绝之作;北宋末年成都华阳禅僧周纯绘佛像也是师法李公麟;南宋梁楷的老师贾师古也是李公麟传派的代表。南宋至元代禅画中细笔白描的作品并不鲜见,除了上文提及的作品,还有南宋痴绝道冲赞《观音图》(日本光明寺藏)、南宋无准师范赞《观音图》、元代平石如祗赞《观音图》与《四睡图》等等。


笔墨也是禅画一大特色,有哪些呢


这种清劲的细线塑造形体的白描画法文人气息浓厚,方便诸多细节地描绘,与禅画情致也不矛盾,接纳面较广,是宫廷、士夫、禅口均能欣赏的画风。古今学者对于李公麟在禅画史中的影响及地位,虽然有片面夸大之处,但也不是毫无依据的。在某种程度上,只要是带有勾勒笔法的水墨作品,都可看作是白描笔法的变革及延伸。只是在禅画发展中,受禅宗义理的影响,单一的勾勒笔法势必会被更有创造力、更适合表达禅理的艺术形式所冲击。


三、智融“两笔论”


南宋大臣楼钥于淳熙韦八年间赴雪窦山寻访智融,与其交流绘事,智融过世之后又寻访智融弟子口述得知其生平事迹,从而整理记录成一段文字《书老牛智融事》,后世对于智融生平画学的了解多依据于此。


智融(1114-1193),原名邢澄,化梁(今河南开封)人。宋朝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万松岭居住,医业转入仕途,官至成和郎,出入宫廷,很受重视。五十岁时放弃官职,入抗州灵隐寺出家为僧,其间游方径山、匡庐,时常于山水幽僻处居留,后终老于浙东庆元(今宁波)雪窦山。智融约50岁出家,80岁逝世,僧腊30年,智融出家后才开始有作画的形迹为世人所知。可推知智融的创作期为1化4-1193年左右。


笔墨也是禅画一大特色,有哪些呢


智融作品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动物类,牛为最,兼有龙、蛇;花鸟类:岁寒友、雁;人物类:弥勒、散圣、鬼怪;景物类:江上行船等。智融画牛见长,画风师承处州(今浙江丽水)道士范子巧。智融提出了重要的禅画形神理论一一"两笔论所谓两笔者,盖欲作人物,须先画目之上险,此两笔如人意,则余皆随笔而成,精神遂足。""两笔论"对应于顾惜之的"点睛之笔",不同的是顾惜之的"点睛"是在画面完成之后,是建立在形体刻画完备基础上的补充。


这与求道的原理相通,顾惜之的"点睛"是一个渐进升华的过程。而智融的"两笔"是在绘画开始之前的开笔,这两笔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气息,如果开笔不能得画之神采,那么其余的形象笔墨都是枉然,送与禅宗"顿悟"思想是相通的。可见画有渐顿,顾惜之的点睛为"渐",智融的两笔为"顿"。


智融"两笔论"将人物画形神理论在禅画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后世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之《一画章》写道:"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无法生有法,有法贯众法也。


夫画者,从于也者也。"其一画的概念,与智融的"两笔"之说相谋和。都是将绘画与自然内在的法则相连,是从屯而发,一贯始终的过程。邓椿在《画继》卷《岩穴上士》曾北宋末画僧周纯为例,评人物画"九朽一罢"的创作方式,"画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罢,谓先抖士笔扑取形似数次修改,故曰九朽,继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罢,罢者毕也。纯独不假乎此,落笔便成,而气韵生动。每谓人曰:书、画同一关換,善书者又豈先朽而后书邪?"


这种画法,应是针对于较为工细的白描人物向粗笔水墨人物的一种过渡。既然"纯独不假乎此",那么在两宋么际落墨前反复修改确定形体的画法应是主流。且不论是否起形,反观两宋之际的水墨人物画家能做到一挥而就的,多归于禅林。周纯书法反思绘画,是禅林中水墨粗笔人物将画者的情感、行动贯为一体的一种观念。而智誕的"两笔论"将这种观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与之后流行于禅林的"减笔画"是递进式的关系。


笔墨也是禅画一大特色,有哪些呢


四、减笔法


减笔"一词,源于夏文彦对梁楷画迹的品评"传于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由此,论及减笔便首推梁楷。梁楷减笔画的代表当属《李白巧吟图》,化及一些禅宗题材的作品,其实南宋禅画作品多数属于减笔类型。"减笔"的特点是用极为概括率意的笔法来勾勒巧体。减笔,在笔法极端简略的同时,还带有极强的抒发性与气韵的融入,对笔法气势的连贯性具有高度的要求。


五代荆浩《笔法记》中提到:"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指的是笔法要做到不拘泥于形质,又暗含着流转飞动的气息。虽然智融提出"两笔论"的时期还没有明确的"减笔"概念,但是这种开笔见气韵,起式入精神的绘画观,与中国写意画的整体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笔墨也是禅画一大特色,有哪些呢


五、罔两喻与泼墨法


南宋禅师居简在《老融散圣画轴》中题:"今仅存《穀棘》一纸,议者其微茫淡墨不足永久,遂目之曰:罔两画。"这里的"罔两",本屠贬义,但是"淡墨微茫"却形象地概括了南宋禅画的标志性画风。智融传作目前留存的只有曰本薇本庄五郎藏《牧牛图》,画幅中屯、是一位牧童在挥竿牵牛,人物意笔勾勒、牛身淡墨皴染、背景较为空阔,右下方接扫出坡岸前景,使画面更有纵深感,这种轻盈疏淡的风格正是岡两气质的体现。


在南宋时期,虽然有许多减笔禅画可归类于罔两系统,但是最能代表罔两气质的应属泼墨类作品。因为泼墨最适合充分表现交融、朦脫、博大的意境,罔两禅画展现的正是在有无之间、虚实之间,大象混淹的鸿蒙状态。例如,法常的《潇湘八景图卷》,画中山水烟霞風風、笔墨如云气飘忽游荡、画境虚实互融,观画如观我、观我又忘我,整个画面有着浓重的包容感、吸纳感。通观罔两的多重释义与在禅画中的应用,归纳罔两画的特质,大概如此:

墨色微茫、笔势柔和、疏阔融浑、旷远幽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