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逃亡事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1月8日晚间,卡洛斯·戈恩在黎巴嫩贝鲁特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从2018年11月19日被捕,到2019年12月30日胜利逃亡,在经历了400多天的关押、审讯与各类“非人”待遇后,终于可以自由地“发声”了,整个发布会持续3小时,戈恩用四种语言控诉日产-雷诺-三菱联盟对其瞒报收入、挪用资金、背信罪等多项罪名的污蔑,逻辑缜密,气场强大。

戈恩逃亡事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资料显示,1999年与雷诺结盟时,日产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已连续衰退了27年,且负债高达2.1万亿日元;当年在售的日产车型中,仅有一款登上了“日本十大畅销车型”的榜单。

这样的“烂摊子”,留给戈恩来收拾。当时戈恩还是个新婚不久、婚房正在装修的蜜月男。但好在这个有血性的中年男子,接过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同年10月,戈恩正式任职日产COO,随后的戈恩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采取了十分激进整合手段,裁去了约21000名员工(占总员工数14%),关掉了5座日本工厂,供应商从1300家减少至600家左右,并且卖掉了与汽车不相关的产业(房地产股票、航天部门)。结果是降低了采购成本的20%(日本车企多采用供应商内购形式,所以议价能力很差,导致零部件成本较高),削减了20%的管理和销售成本,并且将工厂生产能力利用率从51%提高到了74%。戈恩仅用了2年时间,日产从1999年亏损64亿美元,在2000年日产实现了27亿美元的盈利,力挽狂澜,让一家“垂死挣扎”的车企“重获新生”。彼时的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更是以“全民偶像”一词评价戈恩。

彼时的戈恩几乎成了救世主,他旺盛的精力,深邃的洞察力,果断的决策方式,被日本民众奉为楷模。


戈恩逃亡事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2001年,走出“阴霾”的日产,购入15%雷诺股份,而此时雷诺也将日产股份提高至44%,雷诺-日产联盟中,雷诺持有日产约44%的投票权股份,而日产仅持有雷诺15%的股份,并没有投票权。

2016年,戈恩趁三菱汽车爆发油耗测试造假的丑闻,迅速完成了对三菱34%股权的收购。至此,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成立,戈恩任三家全球车企的董事长职务,也是汽车界最具权势的人物之一,被业内称为“汽车沙皇”。


戈恩逃亡事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2018年1月20号日产汽车表示,内部调查发现戈恩存在公款私用、以及多年来少报个人收入等不当行为。日产汽车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因涉嫌财务违规而在日本被逮捕,并将在本周被董事会除名。

戈恩在位期间,虽然“拯救”了日产公司,但一开始的“大刀阔斧”使得不少日本人怨声载道(裁员、供应商削减等),加之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本国公司一直被外国人掌握,且9名董事会成员中5位都是非日本籍人事,更加剧了这种“不平等”感。戈恩被捕后,时任日产CEO的西川广人曾公开表示:“有些事情应该得到纠正,比如过度集权,这导致了某种扭曲。”甚至在2018年11月19日戈恩被捕的当晚,西川广人在日产召开的临时发布会上列举了戈恩的三大罪状,称“戈恩所为是公司不能容忍的行为,我感到非常失望、沮丧、绝望、愤慨和愤怒。”戈恩在对日产大刀阔斧的改革中,致使数以万计的日产员工下岗;与此同时,戈恩每年却领着20亿日元的工资。这种反差和矛盾,进一步激化,以至于日产内部员工中有人私下称戈恩为“独裁者”。

戈恩其行事高调、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和和高度集中的权利,与日本企业典型的特征:终生雇佣制+裙带关系。这应该就是戈恩与日产高层和员工之间利益冲突所在。


戈恩逃亡事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雷诺-日产联盟中,雷诺持有日产约44%的投票权股份,而日产仅持有雷诺15%的股份,并没有投票权。其中最严重的是日产对于中国等国家“快攻”的成功和雷诺的衰败,除了欧洲市场之外,雷诺的市场“萧条”导致雷诺-日产联盟中日产的销量占到一半以上,曾经雷诺救下的濒临破产的日产已经是集团内部最大利润贡献者。

戈恩当时设想将日产的模式复制到雷诺,但迫于法国政府是雷诺最大股东的“国有企业”原因,最终未能实现。另外他又通过各种方式,把日产的技术转移给雷诺,不仅如此,戈恩的设想是将雷诺-日产-三菱三家公司“完全合并”,成为能够实现极致“协同效益”的大集团公司。但显然这与日产“谋求独立”的想法背道而驰,尤其是在2017年4月接替戈恩成为日产汽车新任首席执行官的西川广人,态度更加坚决。他曾在公开场合多次驳斥该公司与盟友法国雷诺合并的构想,两家公司整个合并没有实益,这会带来副作用。

日产和雷诺的实力,与他们在联盟中所拥有的话语权显然不对等,在日产看来,雷诺-日产联盟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戈恩逃亡事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早在2017年9月,雷诺-日产联盟曾出台了一项“联盟2022”的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应对全球范围内持续进行的“新四化”变革,深度整合三方资源,扩大协同效应,以节约研发成本。从这方面看,戈恩的出发点是为了联盟未来更好的发展,但雷诺和日产完全整合的最明显障碍仍在于政治因素。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但汽车产业极其强盛,是日本的支柱性产业。在日产由弱变强后,日本政府更希望日产摆脱联盟的控制;而拥有雷诺控股权的法国政府,希望雷诺可以吞并日产,一方面助力雷诺进一步实现全球化,另一方面可以继续从日产获取更多经济利益。

日本和法国政府各自的立场和利益出发点不同,所以戈恩在这场两个国家的斗争与博弈当中难以两全,最终被当成“弃子”抛弃了。

我们都知道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听起来好像很世俗,而且让人觉得心里拔凉拔凉的。可是,无论戈恩之前是劳苦功高的“救世主”,但是在利益面前,他仍然变成逃跑了的“阶下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