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为什么能保持持久的努力?

“愿你我都能更了解自己”


学霸为什么能保持持久的努力?

电影《美丽心灵》剧照



正文

本文共1980字,阅读约需5分钟


学霸为什么能保持持久的努力?

文章思维导图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学习成绩好,品学兼优,能够保持长久的努力,取得辉煌的成绩,老师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把我们虐的体无完肤。我们也想努力,可是却没法像学霸一样把学习当作乐趣,没法长时间坚持,以至于学习最后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种被人们称为学霸的生物,到底有是那么特质能够让他们保持持久的输出?我们就用心理学的视角去探究一下原因。


01


  • 注意力是一种资源,而资源是有限的


著名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内曼曾提出过一个理论,认知资源理论。他认为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加工所需要的注意力也就越多。

想想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一写作业就头痛,但却很喜欢看电视,那是因为写作业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注意力,而电视却几乎不耗费注意力。甚至有研究表明,看电视剧越多与小孩越笨呈现正相关,虽没有证明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但能肯定的是,看肥皂剧要比写作业容易进行。我们也经常被提醒开车不能打电话,因为开车的时候大量的注意力资源要用于观察环境变化,来保障自身安全,如果打电话,必然要分配出一些资源到谈话上,很容易因为疏忽而发生意外。既然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是不是学霸天生就比我们注意力多呢?答案是否定的,学霸也是普通人经过后天环境培养的。


02


  • 学霸的本质是将学习培养成习惯,更少消耗注意力


既然学霸和我们注意力总量相同,那为什么学霸能够保持持久的学习,而我们做不到。那是因为对于学习这种复杂的认知活动,学霸们和我们普通人消耗的注意力是不同的,学霸学到知识往往消耗很少的注意力,就像我们有同样的钱,对于学习这种商品,学霸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而我们购买学习这种商品价格要高得多,所以学霸能用相同的注意力得到多学习内容。


美国科学院院士谢夫林在卡尼曼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加工理论,通过实验,他得出结论,人们的日常活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需要大量注意力进行的活动,另一种是自动化的活动。我们日常养成的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注意力多少的限制,一旦习惯养成,就像惯性一样,会自动促使你做养成习惯的活动。就像你织毛衣很熟练,你可以边看电视边织毛衣,但如果你刚开始织毛衣,织毛衣的习惯你还没养成,你哪来的多余注意力去看电视,由此得出结论,注意力控制的活动,练习到一定程度,就过养成习惯,也就是自动化加工。


养成习惯最好的时间是在儿童时期,那是一个孩子可塑性最高的时期,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通过小鹅实验,发现“印刻现象”,证明动物生命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而之后的恒河猴社会发展实验,黑猩猩的视觉发展进一步佐证了关键期确实存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人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关键期。


所以那些小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后要耗费数倍的精力才能重新培养出好习惯。由此可见,关键期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3


  • 定时休息,补充注意力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中,本来定下的读书计划,在工作之余提升自己,但是你却怎么也看不下去书,你好想睡一会或者看一会看电视剧,这时候因为你的注意力资源几乎消耗殆尽,而像读书这种需要高注意力的项目,是无法进行的。研究发现,睡眠的功能之一就是恢复注意力,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也是一个人精力最充沛的时候。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田径比赛,那么人生应该是一场接一场的短跑,而不应该马拉松。在规定的是时间内专心投入去做事,然后去休息,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前些年,在高效学习的领域里,忽然流行起了番茄工作法,其中也不无道理,一般番茄工作法的做法就是全心投入工作二十五分钟,然后休息五分钟,当人们适应了这样的节奏,会感觉比以前更能够坚持下来一些。除了学习领域,定时休息的方法在体育中也有应用,练习中长跑的运动员,最高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间歇训练,竭尽全力跑一百米,然后休息两分钟。如此往复,数据显示,这样的训练效果很好。


04


我们拥有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将注意放在特定数量的事情上,所以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无数营销号都在想着抢占我们的注意力,不惜以雷人的标题去博人眼球。某种意义上,注意力是一种资源,正因为稀缺,所以宝贵,如果看到这里,你明白了注意力有多么宝贵,请珍惜你的注意力,将他放在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


学霸和我们普通人都拥有相同数量的注意力,学霸之所以比我们能够更长久的学习,是因为他们已经将学习当做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几乎是自动进行的,他们学习起来就像我们看电视那样容易,他们也认为学习一件相对容易做到的事情,他们学习只需要消耗很少的注意力,这就是他们与我们的区别。然而习惯是什么?由于篇幅原因无法展开,下一篇文章我们将进一步讨论。


//end

部分理论参考心理学教材,相关实验见下文附录,部分内容由于篇幅所限,并未详细叙述。


“愿你我都能更了解自己”


附录:

认知资源理支持实验


双耳分听实验(Johnson&Heizn,1978)

实验过程:向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靶子词(事先规定的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被试追随两耳中所听到的靶子词,后将进行复述。实验中设置不同的条件,即靶子词与非靶子词的感觉可辨度高、低(分别由男女声读出或全部由男生读出)和语义可辨度高、低(非靶子词与靶子词属于不同范畴或相同范畴);然而实验结束后的任务只是回忆那些非靶子词。

实验结果:不论语义可辨度的高、低,在感觉可辨度低的条件下所回忆的非靶子词多于感觉可辨度高的条件下所回忆的非靶子词。

实验结论:一方面说明,非专注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工;另一方面则说明,因在感觉可辨别低条件下,对非靶子词加工需要较多的资源,因而其回忆的数量较多。


双加工理论支持实验


①视觉搜索实验(Shffrin&Schneider 1977)

实验过程:该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一系列字母中搜索目标字母,而目标字母数从1至6随机变化,记录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经过练习的被试,其反应时间随着目标字母数增加而增加经过反复练习的背式搜寻六个字母与搜寻一个字母的反应时间,几乎相同。

实验结论:说明经过反复练习被试对于搜寻目标物已经形成了自动化。


②记忆扫描实验(Shffrin&Schneider 1979)

实验过程:首先让被试识记1~4个项目,然后再通过呈现1-4个再认项目。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分别有两种实验条件: A.不同范畴条件(其中识记项目均为字母,而再认项目只有一个字母,其余项目均为数字或再认项目均为数字,实验中被试只需从数字或字母中发现是否有字母或数字)。B.相同范畴条件 (其中识记项目均为字母或均为数字,再认项目中也全部为字母或数字,在再认项目中可能包含识记项目,也可能不包含识记项目,实验中被试需要从字母或数字中发现是否有记过的字母或数字呈现)。要求被试按键反应Yes或No。

实验结果:相同范畴下随识记项目的增多,反应正确率下降,反应速度变慢。不同范畴下识别随识别项目增多,反应正确率和反应速度都很好。

实验结论:说明在相同范畴条件下,被试进行控制加工,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在不同范畴条件下,被试进行自动化加工,不需要占用认知资源。


③字母实验

实验过程:将英文字母表中的B和L之间的辅音字母作为识记项目,而将Q至Z之间的辅音字母作为再认项目。

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被试要经过2100次试验才能达到自动化加工的水平。之后,把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对调,被试要经过2400次练习才能达到自动化加工水平。

实验结论:说明练习对于自动化加工很重要,已经形成的自动化加工是难以改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