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冬季洗澡有讲究


糖尿病友冬季洗澡有讲究

很多糖尿病友的皮肤在冬天可能会有一种表现——发干发痒,忍不住要用手去挠,可轻轻一挠就发现皮屑像下雪似的直往下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你可能从没想到过,原来这和洗澡是有关系的!研究发现,很多不恰当的洗澡方式会损害我们的皮肤,“过度清洁”对我们而言也许并不是件好事,凡事还是得讲究一个度。

天天洗澡,皮肤会更加脆弱

很多人有每天洗澡的习惯。据统计资料表明,美国、西班牙等地的人们习惯于每天都洗澡,而像巴西等地往往平均气温在37℃以上,每天洗两次澡也很常见。不过,医学专家还是不建议我们每天洗澡。沐浴露和香皂不但会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还会去除体表的皮脂,而皮脂是正常存在于皮肤表面上的一层油脂,可保护皮肤以免表皮水分的过度蒸发。如果洗澡太勤,很容易导致皮脂丢失,暴露脆弱的表皮细胞,皮肤就会出现干燥、瘙痒等症状。如果你特别爱清洁,一天不洗澡实在浑身难受,也可以适当地缩短洗澡的时间,以避免对皮肤表面的过度清洁。

糖尿病友冬季洗澡有讲究

多久洗一次澡?“指南”告诉你

那么究竟多久洗一次澡才合适呢?这需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当天气湿热时,身体皮脂腺和汗腺大量分泌,为保持皮肤清洁,洗澡频率可适当增加;但在寒冷干燥时,洗澡次数则需相应地减少。中国皮肤科协会为此发布了《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可供我们进行参考:在通常情况下,建议每2至3天洗一次澡;在炎热的夏日或喜欢运动的人,可每天洗一次澡;而在干燥地区或寒冷的冬天,建议老年人每5至7天洗一次澡,年轻人每3至5天洗一次澡;洗澡的水温,在夏季可略低于体温,冬季则应略高于体温;每次洗澡的时间最好在10分钟左右(老年人可适当延长至20分钟之内);糖尿病友若洗澡时间过长,容易增加缺氧窒息等意外风险。

糖尿病友冬季洗澡有讲究

洗澡的这些误区,快看看你有没有?

1.洗澡时使劲“搓泥”

有些糖友在洗澡时喜欢和身上的“泥垢”较劲,认为这些东西很脏,不把它全搓掉,这个澡好像就白洗了!其实,这些所谓的“泥垢”并不一定都是脏东西,其中含有大量的皮脂和角质层细胞,搓得太厉害,容易损伤皮肤表层,导致皮肤变薄,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容易遭受感染。

糖尿病友冬季洗澡有讲究

2.全身涂抹沐浴乳

有些糖友喜欢用大量的沐浴乳洗澡,将它们涂满全身。实际上,沐浴乳并不是所有部位的皮肤清洁所必需的。一般来说,只需在容易藏匿污垢的地方涂抹沐浴乳,如足部、肩背、腹股沟、臀部褶皱等部位。而对于其它部位,清水就足以清除皮肤分泌物和污渍了。

糖尿病友冬季洗澡有讲究

3.洗完澡不抹润肤霜

糖友在洗完热水澡之后,体表温度会有明显的升高,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使散热蒸发加快,不仅皮肤表面的水分很快挥发掉了,而且还带走了角质层中的一些水分,有的糖友沐浴后没有涂抹润肤霜的习惯,从而使皮肤变得更加干燥。正确做法是洗完澡在皮肤还没有完全干燥时,就涂上润肤霜,这样会在皮肤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锁住角质层中的水分,减少挥发,从而能够让皮肤保持滋润,减少皮屑产生。

糖尿病友冬季洗澡有讲究

4.洗完澡倒头便睡

洗澡后一定时间内,我们皮肤中的毛细血管仍然呈扩张状态,身体血液流速增加,身体进入到一个相对清醒的状态,这时睡觉其实是难以入眠的,容易产生失眠。正确的做法是在洗澡后等1到2个小时,然后再去睡觉,此时皮肤温度和血液流速已经降至正常,糖友可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美容事业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国皮肤清洁指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8):537-540.

[2] 沈丹. 洗澡日常事深究有学问[J]. 养生月刊,2009, 30(9):811-8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