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裡

海釣石斑魚的高手張北根嗎

櫛風沐雨的漁民夫婦

駕著漁船穿梭在萬山海島中

海域裡的暗礁水流和風雲變幻都瞭然於胸

僅憑一縷手絲線就能探知水下的美味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圖源:《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藏身在海面10米以下的礁石縫隙之中

島礁性魚類-石斑魚被認為是最美味的海魚之一

肉質細嫩潔白,素有“海雞肉”之稱

低脂肪,高蛋白,營養豐富

不僅是我國高檔筵席必備的上等魚品

也在眾多亞洲國家和美國等地區廣受歡迎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圖源:豆果美食網

1 捕撈石斑魚

石斑魚因其與生俱來的獨特條紋和斑點,及喜歡獨自隱居在水下礁石中的生活習性而得名。就是這種不喜歡群居、對響動敏感,喜歡宅在礁石之中的"鐵憨憨"性格,使得石斑魚的網捕作業難以大規模、有效地進行。而依靠主要的手釣作業,則很大程度限制了對石斑魚的捕撈強度。

但即使如此 ,海洋石斑魚資源依然在大量減少,有些品種甚至瀕臨滅絕。過度捕撈,尤其在它們聚集產卵時一舉捕獲,是大多數石斑魚群體面臨的主要威脅。相比於大黃魚等其他魚類,石斑魚面臨的捕撈壓力雖然要小得多,但海水變暖、水質汙染、海洋工程建設等造成的棲息地破壞,導致野生石斑魚依然面臨來自多方面的生存威脅[1]。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圖源:QUANJING全景網站

資源日益枯竭、捕撈產量有限

鮮活運輸難度大等

都是制約石斑魚捕撈產業永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國市場流通的石斑魚中大約有10%來自野生捕撈。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是我國野生石斑魚的主要進口國。而滿足我國石斑魚消費需求供應的,更主要依靠養殖石斑魚產業。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海釣石斑魚

圖源:新浪網-八仙過海愛海鮮

2 養殖石斑魚

為了滿足廣大群眾對石斑魚的消費需求,緩解捕撈壓力,我國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大力發展石斑魚養殖產業。早期石斑魚養殖的苗種來源除了釣捕自然海區幼體石斑魚以外,主要依靠中國臺灣地區繁殖的人工苗種。

為了擺脫對進口和捕撈天然苗種依賴的被動局面,我國各南方沿海地區於九十年代初紛紛開展石斑魚類人工繁育苗種的生產性實驗,實現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推動產業化發展。至2018年,我國海水養殖石斑魚產量已達15.96萬噸,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區是我國大陸石斑魚養殖主產區。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我國石斑魚養殖產地分佈圖

良種培育是關鍵

良種培育是指同一品種,經人工定向選育,形成具特定優良性狀的品種。優良雜交品種的成功選育,有效推動著我國石斑魚產業發展,例如2002年的斜帶石斑魚和2009年的赤龍斑都是產量增長的重要節點。目前,國內外有記錄的石斑魚品類約有一百多種,我國石斑魚養殖品種主要有珍珠石斑(虎龍斑)、龍膽石斑(鞍帶石斑)、雲龍斑(龍紋斑)、東星斑(豹紋鰓棘鱸)、杉虎斑(燦虎斑)等等十多種。

隨著石斑魚產業迅速發展擴大,對生長快、抗逆性強、肉質好的優質種苗需求也提高了。但由於種質更新慢、近親繁殖等因素,導致石斑魚養殖魚苗存活率較低。健康的石斑魚產業,不僅要品種多元化,良種培育也尤其重要。

目前我國養殖石斑魚中有30%是雜交魚,其中有60%為遠緣雜交魚。遠緣雜交的優勢在於可以突破本種群的基因庫,從相近的物種中獲得遺傳物質,使基因的範圍擴大,獲得適應力強、品質優良的雜交品種[2]。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雲龍石斑魚

圖源:海報新聞

近年來,我國黃海水產研究所“石斑魚種質庫和遠緣雜交育種技術創建及產業化應用”項目,就通過石斑魚遠緣雜交育種技術,首次培育出雲紋石斑魚和鞍帶石斑魚的雜交種-雲龍石斑魚,克服了不同品種之間的生殖隔離、地理隔離問題,成果可推廣至至河北、天津、山東、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省市,並且將雲龍斑苗種推廣至日本和韓國[3]。


第二產業是機遇

近年來,因養殖量增大,我國石斑魚市場供過於求,市場價格遇冷。石斑魚依賴鮮活市場,作為 "生猛海鮮" 的典型代表,消費者普遍喜歡將鮮活石斑魚作為高檔海產品的首選。過度依賴鮮活市場,保鮮和深加工等第二產業技術和市場開發一直相對滯後,較少進入商超、電商、團餐等銷售途徑。較為單一的產業鏈難以有效應對石斑魚集中養成後的大量上市,因供需關係變化而引起的市場價格波動。

以小龍蝦產業為例進行對比分析,小龍蝦加工品市場巨大,平均每個小龍蝦加工廠一年都可以收購二至三萬噸的小龍蝦進行加工,這就保證在鮮活小龍蝦市場受到衝擊的時候,仍有大量加工廠可以收購小龍蝦,以此維持小龍蝦價格的穩定[4]。

所以,對於我國石斑魚產業來說,如何在供給側改革發展背景下,發揮產業聚集優勢,加快精深加工產品技術變革,推動新技術、新工藝在石斑魚加工中的應用,實現產業化連續生產,是拓展石斑魚消費市場,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徑。

突破侷限,產業聚集

石斑魚的生長過程中對水溫非常敏感,如果在短時間出現水溫較大的波動,容易引起石斑魚僵死或熱昏迷,嚴重時甚至死亡。我國石斑魚養殖主要聚集在南方地區,北方地區因自然條件限制,養殖規模相對較弱,但北方市場石斑魚消費潛力依然巨大。我國石斑魚產業長期處於“南魚北運”的困境之中,不僅僅表現在因距離因素不同而產生的空間成本,還表現在因產業聚集水平差異而產生的區位效應。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石斑魚工廠化養殖

圖源:中國水產頻道

如何有效突破區域限制,是我國石斑魚產業健康發展,勢必要解決的重要難點。近年來,隨著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的發展和精進,以天津、山東等地為主的北方地區冬季利用地下海水,加熱保溫封閉循環條件即可以實現石斑魚的安全越冬。同時,隨著在育種技術上的突破(如上述提到的雲龍斑),一些新開發的優良雜交品種,可以良好適應北方養殖條件,實現集約化養殖。

目前,以天津為代表的北方石斑魚育苗和養殖技術成熟,聚集效應初見端倪,並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促進我石斑魚產業向更加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5]。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從手釣石斑魚到養殖,人類從未停止對美味的探尋和追求。

從資源豐沛到瀕臨枯竭,人類從未停止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的探尋。

"以前海邊土地貧瘠

除了地瓜、花生

種不了其他糧食作物。

沒飯吃,實在餓得受不了

就拿張網去海里抓魚吃。

除了解決當天的溫飽

富餘的時候還能換點糧食。

她養活了我們這代人。"

一位泉州港老漁民描繪的這幅人海依存景象仍歷歷在目,現今人們無需再為溫飽發愁,但中國一些江河湖海已開始面臨無魚可捕的窘境,我們看不到海洋的眼淚,但能感受到她的“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