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事迹有力量 铸就“疫”线防护墙​ 丨对青山镇冯家村党支部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鼠年已过月余,防疫的战斗依旧紧锣密鼓,哈尔滨新区的防疫工作在紧张的氛围中不断向好,在此期间,各党支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青山镇冯家村,有这样一群党员干部群众,在为防疫工作默默的奉献着……

满学峰同志是松北区人大代表、对青山镇冯家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接到疫情防控的命令后,他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两委班子视频会议,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严格要求织紧村屯网格,周密部署,充分落实,两委成员全部到防控第一线,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包屯联户,靠前指挥,协同作战,并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作用,使得户户有联系人,切实做到了封住屯,管住人,不聚会,不串门,出门带口罩,按要求消毒。同时还加大力度宣传抗疫工作的意义和相关常识,使冯家村村民做到了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满学峰同志坚持经常检查督促包屯干部、十户长的工作,严看死守不松劲,也使得村支部在上报疫情管控方面做到了确保人员信息准确,全面详实。

感人事迹有力量 铸就“疫”线防护墙​ 丨对青山镇冯家村党支部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吴永江同志是曾经是冯家村多年的老书记,今年已经66岁了,他1975年参加工作,工作期间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冯家村村民办过不少好事,春节期间,疫情警报拉响,他便义不容辞的投身于防控工作中,老书记带队冯家屯一组,对本辖区内的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不留死角、全面见底”的摸排,核准采集在家人员信息,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一人。截至目前,已共计排查实际居住农户204户666人活动轨迹,排查登记返乡人员65人、居家隔离观察人员5人,并对排查出的返乡人员和居家隔离人员建立台账,严格实行专人管理,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实时掌握动态。老书记吴永江说:“要落实好上级政策举措,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排摸任务,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同时做到不漏一户,不忘一人,严格防疫,做好登记。”在连续40多天的时间中,从早上六时到晚十二时,吴永江都会与当地卡点工作人员一起在主干道卡点值守,对来往车辆进行登记排查,对本村村民走亲访友、集会聚会等活动进行劝阻,对外来人口进行管控,进村入户开展防疫知识宣传,与本屯党员干部一起严防死守,共同织牢疫情防控网。

感人事迹有力量 铸就“疫”线防护墙​ 丨对青山镇冯家村党支部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吴德聪同学是黑龙江工商学院大学一年级的一名大学生,是老书记吴永江的孙子,在得知村屯防控一线招募青年志愿者后,他主动报名加入到这场战“疫”中来,戴上红袖标的他每天都在冯家村卡点忙碌着,为出入的群众测体温、登记信息、为卡点消毒,耐心的为群众宣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尽管现在学校已经开始上网课了,他也依旧在课余时间继续奋战在战“疫”一线,他为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彰显了大学生团员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周围的老乡知道他的志愿行动后,纷纷对他扬起了大拇指,他腼腆的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的爷爷是党员,是老支部书记,我要以爷爷为榜样,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家乡略尽绵薄之力,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的光荣”。


吴德聪同学说:“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我一定要充分展现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担当,充分展现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为,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面对疫情没有人是旁观者。吴德聪用实际行动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也展现出了新时代大学生迎难而上、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风采。

感人事迹有力量 铸就“疫”线防护墙​ 丨对青山镇冯家村党支部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冯家村党支部在响应党中央号召党员自愿捐款抗疫工作中,党支部书记满学峰同志带头,两委成员相继跟进,村里的党员同志积极响应主动自愿捐款,在几天时间内,村内的全体党员都自愿进行了捐款。96岁的老党员张永奎同志重病卧床,让他儿子用手机给党支部发来了捐款;年近九旬的高峰屯老党员崔景堂行走不便,便让孩子用手机进行了捐款;原瓮泉屯老书记孙忠喜和冯家村老党员陈书清两位同志双目失明,也积极响应号召让子女到村支部捐了款;冯家村党员杜永清患脑出血后遗症,不能说话,行动不便,他用手比划着让儿子来党支部送来了捐款;瓮泉屯李自彬、司炳茹这对党员夫妻,家里有残疾的女儿,又是低保户,但每个人都进行了捐款,以表达对抗疫的支持。在此次党员献爱心做奉献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款活动中,积极捐款的还有退伍军人党员、在外地居住的党员。

烈火炼真金,危难见真情。疫情面前每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大灾大难之时更能突显出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胜利的曙光已经到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全面战胜疫情,脱下口罩,胜利相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