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会你识别五大最新骗局


近日,包头市发生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具体案情各有所异,但基本“情节”却大同小异。小编专门整理了骗子常用的五类“套路”,如果您遇到以下“情节”,要立即提高警觉,坚决不给骗子机会。

套路一:购物即可返利“躺赚”

简要案情:3月4日,青山区王某报警称,2019年9月初,其经朋友介绍,了解到了“山东阔宇传媒集团”旗下的一款购物返利平台。该平台的的规则是,参与者花高价钱(比产品实际价格多好几倍)在平台零售区买产品,即可赚取零售价格20%的利润,然后再花零售价格三分之二的钱继续在平台代售区买产品,公司帮忙代售。半个月后所有本金及利润都一起返还给参与者。

王某一开始试着投入4000元购买了一款棉被,半个月后确实收到了约定的返利,王某感到这种“新零售”的返利模式挺靠谱,便陆续加大投入,甚至通过各种渠道借款参与。日前该平台停止返利,王某发现才上当,共损失近9万元。

警方提示:理财投资一定要坚持“不懂不投”。不论标榜收益多高,宣传多天花乱坠,只要是看不明白的投资项目,投资者就应避而远之。像本案中这类打着“新零售”旗号的购物返利类诈骗,其本质就是通过“交钱、拉人头、返利”来维系的,就是传统“传销”的变种。但是犯罪分子通过复杂的规则设计、眼花缭乱的返利模式让受害人陷入一种“不明觉厉”“稳赚不赔”的错误认识,在“预期”丰厚回报的诱惑下,失去理性从而被骗。

套路二:转账到自己的卡内十分保险

简要案情:2020 年3 月2 日下午,青山区小刘准备通过网贷平台申请贷款,便在网上搜索到一款名为“民生易贷”的网贷APP软件。下载安装之后,按照提示填写了个人信息、绑定银行卡提交审核。很快,小刘就看到自己有了8万元的贷款额度。可是提交贷款申请后左等右等一直没到账,他便通过APP咨询客服。客服告诉小刘需在自己绑定的银行卡内存入不低于贷款额度的30%就是2.4万元,证明有偿还能力才能放款。小刘感觉转钱到自己的卡上应该没什么问题,于是东拼西凑存卡内24500 元。此时,“客服”要求其配合做银行流水,小刘察觉到不对劲,可是再一看,卡内的24500元早已被转走。

警方提示:申请贷款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如果需要下载安装各类金融机构的手机APP,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或正规应用商店渠道,坚决不点击任何网站、手机APP内的广告链接、不扫描不明来源二维码下载,严防伪冒APP。本案中小刘自己银行卡的钱之所以会被转走,就是因为其所下载的网贷APP是犯罪分子自行开发的假冒软件,此类APP一旦安装到手机上,就相当于向骗子“赤裸相见”了。

套路三:刷单兼职月入过万

简要案情:3月4日,开发区某居民报警人在网上购买彩票被骗10万余元。受害人通过QQ寻找兼职,查询到一个兼职微信群,可以刷流水返利。加微信群后,群主在群内发布一个链接,通过链接下载名为“中彩网”APP,进入后,受害人首次投入10元,返利6元。受害人看到确实能够返利后持续投资,但开始亏损,群主告诉受害人,加大投资力度后盈利力度更大,受害人便加大投资,从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间,共投资近10万元,结果不但没有盈利,本金也拿不回来,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网上找兼职让您投资挣钱的都是诈骗。网上兼职要提前缴纳保证金、抵押金等千万不要轻信,刷单兼职中,虚拟产品坚决不做,永远不要相信先付款后返现。

套路四:小朋友,照我说的办就安全了

林先生的小孩今年14岁了,喜欢玩王者荣耀,为了购买游戏点券,小林从一个QQ群里加了一位“代理”,打算以3元钱购买900万个游戏点券。添加对方的微信并发了3元的红包后,对方拒不收取,告诉小林他的微信不安全,要用家长的微信来购买。小林便悄悄用父亲林先生的手机添加了对方微信,但对方仍然以不安全为由,要求小林向对方提供其父亲的详细信息,并反复威胁小林。小林信以为真,将林先生的姓名、微信号、登录密码、支付密码、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一股脑全部告知了对方,并三次扫描对方发来的收款二维码,导致林先生卡上的5万余元被转走。

警方提示:父母要避免将账户信息告知小孩。现在小朋友普遍早早接触网络,对网络的依赖甚至超过很多父母,但却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被骗子盯上。各位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用网情况,坚决将孩子的手机与各类银行账户隔离开来,不轻易将个人重要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告知小孩。

套路五:标注不准确,再打一遍款

简要案情:上个月,小高因为疫情影响,未能及时给某金融平台办理的分期贷款还款,于是小高主动联系平台客服申请延期还款,平台批准了小高的申请,但强调准备还款前要再次联系客服帮助办理。3月5日,小高收到一笔资金,准备向平台还款,却一时找不到当时联系的客服号码,小高便通过网络搜索到一个平台“客服”电话,按照对方的要求转账到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内,但连续转了三笔账,对方均以未准确注明事由为借口,要求小高继续转账才能完成还款并退还之前多转的金额,小高发现上当遂报警。

警方提示:客服电话一定通过官方渠道获得,切勿轻信网络检索结果。犯罪分子经常利用商业网站审核不严的漏洞,重金投放虚假广告,诱骗受害人上当。本案中小高完全可以通过金融平台的APP或官方网站联系客服,却贪图便利随意“搜索一下”,导致上当受骗。此外,“标注不准确,再打一遍款”也是网贷类诈骗中犯罪分子的常用话术,资金流转与标注信息毫无关系,大家遇到此类话术要坚决远离。


疫情期间,网上贷款、网上刷单、网上投资三类诈骗高发,“防疫”同时更要“防骗”,在此包头警方提示广大市民,千万不要被网上低门槛贷款、高返利兼职、高盈利投资所诱惑,切记不转账、不透露银行卡信息,办理贷款、进行理财都要到正规银行办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