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上帝赐予的礼物?

前面讲到了一些关于躁狂症、抑郁症的故事。我们已经知道,躁狂和抑郁并不是两种单独的疾病,而是情感障碍的两种表现形式。很多人实际上是两种病共患,一般被称之为双相情感障碍,国外叫躁郁症。一般的发作特点是躁狂抑郁交替发作。很多历史上的天才,都患有这种疾病。可以说,他们的成就也与这种疾病息息相关。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向日葵》。与很多搞文学和艺术创作的人一样,他死后才身价倍增。他年轻的时候遭遇过很多挫折,一直都过得不如意,因此感到十分痛苦和悲愤,于是他决定投身艺术创作,“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还曾经因为极度痛苦,割去了自己的耳朵。他前期的作品都很苦闷,画风阴暗,可能与其抑郁的心情有关。后期的画作大家都知道是比较明快的,色彩艳丽的《向日葵》就是其中的代表。一般来说,人的作品多是其内心体验的展现。在生命的最后两年,梵高一直在和躁狂症作斗争,也到过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在这期间,他仍然坚持创作。一般躁狂病人的创作灵感都很充沛,创作的作品会让人感觉到裂变、躁动、不安。但梵高最终没有经受住疾病的折磨,在37岁的时候,举枪自尽。另外一个和梵高同病相怜的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他的前半生简直就是一部传奇,斗志十分高昂,堪称是打不死的小强。他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身受重伤,身上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0余块,共做了13次手术,并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不过这并没有阻止他战斗的欲望,他还参加过西班牙内战,作为共产主义者,对抗法西斯独裁者佛朗哥。之后他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到过中国,用我们经典的评价,他就是“一位伟大的反法西斯主义战士”。他在文学创作上也是精力无限,高峰的时候一年能写出三本小说,具有典型的躁狂症患者精力过于旺盛的特点。他最善于刻画硬汉形象(很像躁狂症患者的形象),他自己也以硬汉自居。他在小说《老人与海》中,借主角圣地亚哥之口说:“人可以被摧毁,但是不可以被打败。”就是这样一个人,晚年却变成了另外的样子,被抑郁所困扰。这个与遗传也有关系,他的父辈中多有因此病而自杀者。此时他再也写不出像样的作品,只能靠酒精度日。最后他也没能摆脱家族的宿命,用一杆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躁郁症名单上,还有这些闪耀的名字:林肯、罗斯福、舒曼、贝多芬,据说还有牛顿。抑郁或许让人变得深刻。你很难想象,一个说话滔滔不绝、每天感觉很嗨的人能和抑郁这个词联系起来。整天思考人生、思考世界过于深刻的人,不抑郁才怪,因为这两个问题,要么没答案,要么答案没意义。而躁狂却让人多产,躁狂给人带来的精神体验可能有助于创作。《疯癫与文明》的作者福柯说过:艺术作品与疯癫共同诞生和变成现实的时刻,也就是世界开始发现自己受到那个艺术作品的指责,并对作品负责任的时刻。

躁郁症,上帝赐予的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