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为了回报你的爱,我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作者 | 希小小

《泰坦尼克号》:为了回报你的爱,我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Titanic

再谈起这部于1997年上映的电影时,似乎是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需要用到”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句式开头了呢。

那么,就让我从很久很久以前的一本书开始讲起吧。1898年,英国作家摩根·罗伯森写了一部名叫《徒劳无功》的小说。小说里描写了一艘名叫“泰坦号”的巨型邮轮,在处女航行中撞上冰山,最终沉没的故事。在小说完结的十五年后,即1915年,作者摩根·罗伯森收到了数百封孤儿寡母的哭诉信,谴责他写了这部“带着恶毒诅咒”的小说。(当年)3月24日,他死于AlamacHotel的客房中,死因至今成谜。

让我们将时间拉回到小说家逝世的三年前,1912年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建造完成了有史以来吨位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巨型邮轮——“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同年4月10日,它从英国出发进行横渡大西洋直达美国纽约的处女航行。在航行了4天以后,泰坦尼克号竟然跟罗伯森小说中的情节一样,撞上冰山沉入海底。海难发生后,罗伯森的小说很快被翻了出来,两艘巨轮的命运就这样“不幸”的吻合了,于是“倒霉”的小说家就此被舆论盯上。客观上是,泰坦尼克号上压根就没有配备足够多的救生艇才导致

逾1500人葬身在遥远而冰冷的大西洋。

1997年,美国导演卡梅隆将这场“千古悲剧”搬上了大荧幕,即后来获奖无数的现象级影片《泰坦尼克号》。影片以真实的灾难事件为背景,交织进虚构的爱情故事:自由的穷画家杰克与被礼教约束的富家小姐露丝,两人携手冲破阶级的限制坠入爱河。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杰克将唯一生还的机会留给了露丝。

鲁迅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杰克和露丝从相识到相恋短短四天时间,就需要直面生死的考验,相爱的两人一生一死的结局,无疑在宣告这是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但如果你观看这部影片不止一次,你必定会发现,除了爱情,这部经典电影想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

01 “露丝”代表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泰坦尼克号》:为了回报你的爱,我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一见倾心

影片中,杰克第一次受邀参加头等舱的晚宴,他对那些社会名流说的话堪称经典,他说:“生命是上天的馈赠,我不想虚度年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所以要学会享受每一天。”显然在座的宾客中能听懂的寥寥无几,但露丝却将这句话当成了日后的座右铭。

露丝,一个在母亲鲁斯太太的眼里“读大学只为寻找如意郎君”的传统贵族小姐,逐渐成长成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除了跟相识几天的杰克学吐口水、讲粗话,甚至参加三等舱里平民们的派对,露丝本就有一颗勇于尝试新事物、打破上流社会规则的“不安分”的心。在经历了沉船、与挚爱死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后,露丝并没有选择继续回到贵族圈里被束缚,而是换掉姓氏(道森·露丝)像杰克·道森那样流浪美国开始新的人生。

作家梭洛曾说,我宁可坐在一只大南瓜上,由我一个人占有它,不愿意和他人挤在天鹅绒的垫子上。我宁可坐一辆牛车,自由自在来去,不愿意坐什么花梢的游览车去天堂,一路上呼吸着污浊的空气。

这句话大概就是影片前五十分钟里,露丝最好的写照吧。在登上泰坦尼克号之初,她就对巨型游轮提不起丝毫兴趣,反而在眼神中传达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和无奈。这时露丝发出了自己的第一次呐喊:“它是人们眼中的梦之船,但在我看来,却更像是将我押解回美国的贩奴船。表面上我是文雅知礼的大家闺秀,内心里却呐喊着要挣脱束缚。”当泰坦尼克号安全抵达美国时,就意味着露丝将正式成为霍克利太太,牺牲掉自己的终生幸福以保全家族的头衔和长久的财富。

显然,在《泰坦尼克号》这样的世纪经典中,女主角露丝不会是那种等着被解救的“傻白甜”式富家小姐形象,实际上,“露丝”是一个睿智的、追求女性解放的角色。电影中,露丝在毕加索未成名前收藏了他的画,她在20世纪初就读过弗洛伊德的书,并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碾压伊斯梅对泰坦尼克号庞大身躯的吹嘘。这很符合那个时代反抗传统的新锐女性的定位,导演卡梅隆在塑造这个女性角色的时候还赋予了她代表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意义。

露丝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的生活,甚至是对未婚夫卡尔的极度不满。想想在头等舱里第一次晚宴的情景吧,上流人士们在相互吹嘘着,百无聊赖的露丝点燃了一根香烟,随后就被未婚夫卡尔熄灭。连她想吃什么都是由卡尔决定,她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已经被控制,就像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被别人牵着走。

露丝在心中的多次呐喊,露骨的点明了这一点:

“我仿佛预见到,自己的下半生都将如此度过,出席各种名流舞会和沙龙舞会,游艇和水球比赛无休无止,置身于虚伪的人群中,空洞乏味的交谈着。我感觉好似陷入万丈深渊,没有人会拉我一把,没有人关心我,甚至没有人在乎我。”

《泰坦尼克号》:为了回报你的爱,我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飘逸、娇媚,但神色淡漠的少女

露丝的身边总会出现那么一群绅士,他们聊政治、聊股票,然后在烟雾缭绕中互相吹嘘着。母亲会帮她束腰,以便为女儿塑造出更完美的身形,甚至会不断提醒她:“你知道我们已经没钱了,你必须和卡尔结婚……难道你忍心看到妈妈去做别人的女佣么?”

幸运的是,这一次她遇见了让她的人生重见光明的杰克。他拥有露丝望尘莫及的一切美好:自由、乐观、对命运的不妥协以及对生活永远保持激情和期待……还记得杰克的那些画作吗?他能快速画下甲板上父女俩的温馨时刻,他总能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就算是独腿的妓女也不例外。

大概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叫杰克·道森的人,会带着惊喜的笑容告诉露丝:“这是莫奈的画。”要知道作为印象派创始人之一的莫奈,在二十世纪初期,并没有多么受上流社会的欢迎,他的画作也是欧洲贵族谈之色变的低俗之物。

露丝就像是一轮会被乌云遮盖的明月,而正直又善良的杰克,恰是一位能驱散阴云的天使,他靠着赌博赢来了一次拯救露丝的机会。

《泰坦尼克号》:为了回报你的爱,我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自由地飞翔

他教露丝吐口水,说脏话,带她到三等船舱快活地跳舞,在船头缓缓展开她的双臂带她一起飞……帮助她撕开了身上的束缚。

当灾难突然降临,泡在冰冷海水中的杰克仍不在不停鼓励着露丝,“你一定会脱险的,你要活下去,你会儿女绕膝,子孙满堂……答应我你会努力活下去,无论发生何事,无论多么绝望,永远不放弃。”之后,他紧握着露丝的手,永远地睡着了。

当露丝拼命地吹响口哨时,我看到她眼中,是对生的渴望。

02 爱情的真谛:为了回报你的爱,我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露丝:“如果我们能去码头的话,就算只是说说而已。”

杰克:“不,我们会去。我们会喝廉价的啤酒,玩过山车玩到呕吐为止,我们会在海滩上骑马,海浪为我们助阵。不过你得像个牛仔那样骑马,不能侧坐马鞍。”

露丝:“你是说要分开两腿跨着坐吗?”

杰克:“是啊。”

露丝:“你能教我吗?”

杰克:“当然了,只要你想学。”

露丝和杰克依靠着栏杆,谈论着那些让她无比向往的生活时,露丝脸上的笑容明艳而动人,她兴奋地样子像个真正有生命力的少女一般。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劫后余生的露丝在用生命的每一天践行着曾经的诺言,她结了婚,生儿育女,子孙满堂,幸福一生。

小说家雷蒙德·卡佛曾说:我们已经都知道,人生是一场悲剧,更悲哀的是,这场悲剧的主角还不是你,而是命运。每一个人,都注定了是旷野里的寂寞,都注定要面对生命本身的孤独,甚至还有人性中固有的恶。

电影接近尾声时,在老年露丝摆满床头的各种照片中可以看到,露丝完成了对杰克的承诺,她尽力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她像男人一样在海滩边骑马,背景就是云霄飞车。她成了一名演员,热爱生活,笑容灿烂。她勇敢地下海捉到一尾金枪鱼,又勇敢地踏上了飞机……为了回报杰克的爱,露丝背负着所有的苦痛勇敢地开启了新的生活,她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泰坦尼克号》:为了回报你的爱,我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露丝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着

或许这才是卡梅隆在这部电影里通过两人的爱情故事想要表达的价值观:爱情不应是生活的全部,好好面对生命本身的孤独,勇敢追寻我们想要的生活吧。

03 《泰坦尼克号》是一个关于拯救与救赎的温情故事

《泰坦尼克号》:为了回报你的爱,我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快速逃离的救生艇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呈现了一段绝美的爱情,也展现了灾难来临前不同阶层的冲突。比如,当冰冷的海水涌进船体时,下等舱的乘客们却被无情地关在闸门之外,他们被断了求生之路。另外,为了减缓进水速度,锅炉房的闸门也被下令拉下,那些正在值班的工人们也将被活活淹死在水里。可同样是鲜活的生命,究竟谁又比谁高贵呢?有些人没有资格上救生艇,却总有一些贵族在抱怨救生艇上位置太拥挤(本可以承载70人的救生艇,很多只坐了十几个人就被匆忙砍断绳索)……

当巨轮无可救药地下沉时,一些道貌岸然的富人为了登上救生艇,公然破坏规则,彻底撕破了脸皮,将尊严抛之脑后。

比如,露丝的未婚夫卡尔,先是贿赂船员眼看无果后,又慌忙抱起一个被吓得惊慌失措的小女孩,假装女孩的父亲,最终顺利坐上了逃生船。

另一个是白星航运公司的董事长伊斯梅尔,大概是最“臭名昭著”的生还者了吧。就是他鼓动船长加速航行,当船撞上冰山后,他还是偷偷地登上了只装载女士和儿童的救生艇。

当然,这些也只是少数人的生死抉择。更多的男人们(绅士们),无论是穷人还是贵族,他们依然愿意遵守规则,将逃生的机会让给了女人和儿童。

还记得影片中,那些让我潸然泪下的场景:年迈的船长在向船员下达完最后一个指令后,茫然无措地走向浸水的船长室,选择了与船共存亡。

那个为维护秩序开枪打死一人的警卫,生死关头依然想拯救更多的生命,他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四名乐手在指挥的带领下继续为滞留在大船上的乘客们,谱写生命最后的悲歌。“与各位合作是我的荣幸。”恰恰是这些人怀揣对音乐的执着,带着对死亡的敬畏,用音乐带给慌乱逃生的人们最后的抚慰。

富翁古根海姆穿上夜礼服,他笑着对侍者说“有白兰地就更好了。”后来他端坐在椅子上,体面地等待死亡的来临。

还有那对躺在床上拥抱着迎接死亡的老夫妻,纽约Macy百货公司的拥有者Ida 和Isidor Strauss,妻子原本可以登上救生艇离开,但是她却选择和丈夫呆在一起。这又何尝不是“生死相依”的浪漫告白?

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在死亡的前一秒,还不忘给孩子们一份美好的梦。她讲着美丽的童话使孩子们在“他们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了三百年”的祝福中闭上了眼睛。

《泰坦尼克号》:为了回报你的爱,我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心酸的年轻母亲

在死亡面前,众生皆平等。

就像导演卡梅隆所讲:“这个故事不只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寓言,它提醒人们抵制贪婪和鲁莽,也是对人类精神的庆祝,倡导承担责任、心怀怜悯和自我牺牲。”

04 结语

影片的最后,时间仿佛又回到了1912年4月, 露丝还是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女,她的脸庞泛着动人的光泽。她身着白色长裙,优雅地走到门前。服务生微笑着替她打开门,她看见了那些热情的三等舱的朋友们。人们都站在大厅里朝她微笑。站在旋梯上是英俊的杰克,此刻,他正温柔地朝她伸出手…… 是啊,再也没有什么比时光更让人伤感的东西了。

当老年露丝举着被打捞上的镜子时,她说:“它还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我,好像改变了一点。” 时光飞逝,容颜易老。可是你知道的,许多往事都回不去了。

《泰坦尼克号》:为了回报你的爱,我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

一见永别

—— END ——

作者简介:希小小,90后自由职业者。愿用温暖的文字,与你分享来自电影的感动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