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画里的雪窦山瀑布美景

钢笔画里的雪窦山瀑布美景

雪窦山上好风光,

一年四季飞瀑流。

山水含情如画图,

最爱名山是文人!

钢笔画里的雪窦山瀑布美景

千丈岩瀑布


导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来了,树叶绿了,花朵绽放了,溪口雪窦山景区在春色映衬下更是妩媚动人。雪窦山最美瀑布映春色!

钢笔画里的雪窦山瀑布美景

徐凫岩瀑布


雪窦山古称“瀑布山”,山水秀美、禅风远播、人文荟萃,向为东南名山。远在晋代,雪窦之巅有尼结庐,法运初行;山麓剡源之湄,王羲之、孙绰等南渡文士一度隐居,文风始开。入唐,雪窦山渐成“浙东唐诗之路”东支线的重要节点。宋代为仁宗敕封理宗御书的“应梦名山”。民国时期有“四明第一山”之称。20世纪30年代初“五大佛教名山”概念确立,始有声名;当代以露天弥勒大佛落成开光为标识,“弥勒道场”广受尊奉,如今五大名山已形成。


钢笔画里的雪窦山瀑布美景

上隐潭瀑布


雪窦山历史积淀深厚,是一座存量丰富的文化宝库。吟咏雪窦山的绚烂诗篇,历代不绝,蔚为大观,它们是雪窦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雪窦山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吟诗作词较多。明清直至民国,戴表元、谢翱、黄溍、高启、王阳明、丰坊、屠隆、全祖望、袁枚、八指头陀、蒋中正、太虚、钱锺书等官宦名流与高僧,也寄情雪窦,借山发挥。他们的诗作,都以亲身感受雪窦山瀑布之美为原型,秉承承唐宋诗韵,抒各自性为雪窦山平添无限情趣。以上这些无疑是我想创作这组钢笔画的雏心!

钢笔画里的雪窦山瀑布美景

下隐潭瀑布


  钱钟书游溪口雪窦山诗句:”山容太古静,而中藏瀑布。不舍昼夜流,得雨势更怒。辛酸亦有泪,贮胸肯倾吐?略似此山然,外勿改其度。” 钱钟书以山藏瀑布而山容仍静来说明自己追求的人生境界:贮胸有泪而不肯随意倾洒。只有看其《槐聚诗存》,才能隐约感到其内心积压的郁勃之泪的倾洒抒发。

钢笔画里的雪窦山瀑布美景

雪窦清泉流


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得其性情,便得山水环抱起伏之势,如跳如坐,如俯如仰,如挂脚,自然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而落笔不生软矣。亦便得水涛浪萦回之势,如绮如鳞,如云如怒,如鬼面,自然水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而落笔不呆板矣。—— 明 唐志契《绘事微言》里讲得很有理。

钢笔画里的雪窦山瀑布美景


我生活在山水如画的溪口,逐渐萌生尝试用钢笔画来表现溪口雪窦山飞瀑流泉,同时也为更好地宣传家乡溪口出份力。让更多人走进美丽溪口!游溪口,画溪口!

这真是:雪窦山上好风光,一年四季飞瀑流。山水含情如画图,最爱名山是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