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難與就業難該怎麼破?

每年過完年,工廠招工難的消息都會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但與此相反,仍然有很多人甚至大學畢業生說找工作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老齡化加劇,勞動人口快速減少:2019年中國淨增加人口只有四百多萬,大幅低於2018年,中國大概率2023年就會變成人口負增長的國家,與此同時60歲以上人口也快速增長。這樣必然造成一些工作崗位人手不足,這在工廠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表現的特別明顯。

2. 思想觀念的變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新一代的90後以經不同於父輩們純粹掙錢,他們更願意做自己喜歡的、輕鬆的、相對體面又有成長空間的工作,而工廠那種乏味枯燥、長時間加班,沒有成長性的工作讓他們看不到人生希望。很多工廠工人因為家庭貧困,學歷低,工資低而無法找到結婚對象,在家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下,他們內心壓抑而無助。所以,如果不是沒有辦法,他們就不會違心的進工廠做產線工人。

招工難與就業難該怎麼破?


3、產業轉移和網絡經濟的發展:受老齡化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影響,沿海地區用工成本快速增長,大量企業內遷,很多以前去東南沿海打工的人不用背景離鄉了。在近處工作不但消費相對較低,還能照顧孩子和老人。而近幾年網絡直播、短視頻、自媒體的爆炸式發展更是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加入。這樣一分流,東南沿海工廠招工難也就是必然的了。

相對於工廠招工難,找工作難的主要原因在於薪資待遇的期望差和用工結構上的矛盾。中國每年畢業幾百萬大學生,就業壓力巨大,但中國高級技術工人的缺口卻有兩三千萬人,很多工廠都缺少高級技工,培養難,留人難。中國的國情就是人人都想做體面高薪有社會地位的工作,都想做老闆。而關係著中國產業升級能否成功的工人的地位卻長期得不到提高。而反觀日本和德國,他們製造業能長期的強大正是在於他們有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產業工人。所以,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工人地位待遇已刻不容緩。

招工難與就業難該怎麼破?

著工業互聯網和5G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人工更多的被智能機器人取代,更多的勞動力將主動或被動地進入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而我國的服務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未來服務業也將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總之,在教育、醫療、養老方面大力減輕人們的負擔,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工人地位,提高研發投入,降低貧富差距,正確引導人們的價值觀,提高國民的幸福感,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