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说:如果你的公司开会太多,我劝你离开

朋友小张最近跟我抱怨:公司新来了一位领导,这个领导似乎很喜欢开会,经常组织一些部门负责人坐到会议室去。关键每次开会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有时会开完了,他们甚至都没明白本次开会的目的,很多时候这样的会议最后就变成了领导的个人演讲。小张说,各部门平时工作都很忙,还要应付每天不定时的会议,弄得大家苦不堪言。

听了小张的描述,我想起了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一句话:如果你的公司开会太多,我劝你离开。

会议是管理者达成管理结果的重要手段与方法,高效又能落地的会议每个公司都有必要开,但是如果会议效率低下,或会议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的会议又太多,反而会给公司带来很多弊端。


德鲁克说:如果你的公司开会太多,我劝你离开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公司会议太多,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1、组织不健全

所谓会议,顾名思义,是靠集会来商议,是组织缺陷的一种解救法子。组织不健全,其示意就是会议太多。——德鲁克

德鲁克认为,理想的组织是即使不开会也能高效运营的组织。

如果一个管理者花在会议上的时间太多,便是组织不健全的表现。

原则上,一位管理者的时间,绝不能让开会占用太多。管理者会议太多,表示职位结构不当,也表示单位设置不当。

2、整体工作效率低下

我们开会时就没法工作,工作时就没法开会,谁也做不到同时又开会又工作。

如果员工参加会议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个组织的效率一定是极其低下的。

而且,每一次大会议之下,又会衍生出很多小会议,有的是正式的,有的是非正式的,这些会议的隐性成本非常高,给公司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3、员工积极性不高

像小张公司那样,每次开会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最后都成了领导的演讲会。时间久了,员工自然叫苦不堪,甚至会对公司或对领导产生排斥的心理,对会议心生厌烦。如果带着这样的情绪工作,员工自然对工作积极性不高。


德鲁克说:如果你的公司开会太多,我劝你离开

既然效率低下,次数繁多的会议那么多弊端,那么,该如何开出高效率的会议?

邓小平曾说,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

1、会前多准备

那些真的懂如何“开会”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会议而不是去开会。

如果因为缺乏准备,而让会议冗长又低效,这无异于浪费他人的时间和生命。

真正高效的人,会设计一系列规则,让会议也变得高效。

会议开始前我们要想明白,要有清晰的目的性;开这个会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会议流程怎么设置?谁来主持?会后如何跟进?谁来跟进?

这些问题都是会前要想明白的,没有准备的会议尽量不开。

因为会议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没有准备的会议等于一场集体谋杀。重大的会议事先必须检查准备情况,在会议前把会议材料提前告知与会人员,与会人员要提前看材料并做好准备,不能进了会议室才开始思考。

会议的主题,也要事先通知与会人员。没有主题和流程的会议,和喝茶聊天没什么区别,是在浪费大家的生命。

2、会中擅控场

会议进行过程中,负责主持会议的人必须有时间观念。一般会议时间最好控制在1-2小时以内,太长时间会超过人的疲劳限度,导致参会人员精力不集中。

负责控场的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组织及掌控能力,在主题跑偏时能做到及时提醒,将话题尽快拉回。要知道,会议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讨论问题。

如何开会,如何主持,如何记录,如何追踪,如何对待分歧,如何会场汇报,如何掌握沟通的技巧等等,公司管理者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参会人员掌握这些能力,以便让公司今后的会议变得更高效。

3、会后抓落实

会议上形成的决议,会后需有人进行跟进追踪,否则会议就成了形式,落不了地。

即使当时的会议再成功,没有监督落实,最后等于零。

会后落实,既是巩固会议成果,又是提高执行效率的保障。

对会后执行好的可表扬、在落实过程中,要融会贯通,灵活变通,允许对已形成的方案进行优化,如有需要调整或更改的细节,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再次讨论形成新的结果,避免按照错误的、不合理的方案执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德鲁克说:如果你的公司开会太多,我劝你离开

另外,一场高质量的会议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精选参会人员

会议只邀请必要的人,对于不相关人员,尽量不参加。因为越是参会人员多,会议效率越难把控。如果有些内容需要更多人知晓,可以在会后以会议纪要的方式发邮件给对方即可。

2、聚焦主题,分工明确

主持者:掌控和引导会议的开展,聚焦会议主题,适时总结归纳

决策者:做出会议决定,指派任务,明确责任分工

记录者:记录会议要点和决议,具体到责任人、时间、结果,整理和分发会议纪要

参与者:参与会议议程,发表会议见解,提供解决思路

综上所述,好的会议不在于时间多长,只在于能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会议的核心。好的会议也绝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参会者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会议如果做不到这几点,则不如不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