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道经》德篇 第三章 聞道(41)

《老子·德道经》德篇 第三章 聞道(41)

紫气东来 网络图片


德篇 第三章 聞道(41)

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輸,質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天象无刑,道隱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 注音

堇:jǐn 音錦;弗:fú 音服;夷:yí 音移;渝:yú 音余;隅:yú 音余;孛:bèi 音背。

|| 繁简对照

聞(闻),費(费),類(类),廣(广),輸(输),質(质),聲(声),隱(隐);從(从),黃(黄),縛(缚),獻(献),義(义),書(书),曉(晓),區(区),韻(韵),變(变)。


|| 解析

上士聞道,堇能行之①;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②。

① 堇:《甲骨文字典》:“象两臂交缚的人形,为祭献之人牲。”有奉献、献身之义。内含“未死先学死”、心死神活之义。

此处即“有大志向且信德丰厚的人,听闻至道的哲学以后,舍死忘生地刻苦实践验证它”。

据音义同源,“堇”与“殣”通假,各本注其通“勤”。

本章甲本全部残缺,此处乙本作“堇能”,通行本作“勤而”。

② 弗: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象两根不平直之物,上以绳索束缚之,使之平直。

本义:矫枉(校直、校正)。

《说文》:“弗,矫也。”又为“不”的同源字,义同。

经中“不”、“弗”均有出现,通行本中皆作“不”,其中包含的矫枉、纠正之义缺失。


|| 解析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③,進道如退,夷道如類④;

③ 费:《说文》:“散财用也”。即散去钱财之义。

乙本作“费”。通行本作“昧”,义为日未明。楚简本作“孛”,与“悖”通,即悖理。

句义:

追求真理,明达至道,不舍不得(德);要舍私心,弃贪欲,故曰“如费”。

④ 夷:《说文》:“平也。从大,从弓”。中原以外的各族,称夷类。

作动词,义为拉平、铲平、铲除、毁灭等,如夷为平地。

楚简本作“迟”,缓也、滞也,受业力所阻之义。

类:从犬,頪声。从“犬”,因犬种类最相似。通“颣”,缺点,毛病。

句义:

进道是尊道贵德,修心明德。要将心灵从复杂的后天有为智识状态,修至简朴的先天无为慧识状态,退回至德“一”和道“○”状态。开辟淳德归道之路,要少私寡欲,清因化业,修正禀性,扫除习性等众多的障碍。

|| 解析

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輸,質真如渝⑤;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⑥;天象无刑⑦,道隱无名。

⑤ 浴:参第二章《得一》注②。浴神至虚,万物在其中得到其道炁的滋养沐浴最为普、为遍。

白:《说文》:“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

白色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为尊贵之色,常表示纯洁与荣誉。

辱:耻辱也。

输:用车转运。树立道德在于能付出,即输出。通行本作“偷”。

渝:《说文》:“变污也”。

⑥ 隅:山水弯曲边角处,拐角。乙本作“禺”。

晚:乙本作“免”。楚简本作“曼”,与“慢”通。

希:多义,有罕见、鲜、少、远、仰慕等义。有“少”到几乎“无”的意思,希夷(空虚寂静,无声无色)。

⑦ 天:通行本作“大”。

刑:乙本作“刑”,与“形”相通。通行本作“形”。


|| 解析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⑧。

⑧ 通行本作“善贷且成”。始:初也。

句义:

唯有大道化生滋养万物,以上善为起始,而且善于成就万物。


德篇 第三章 聞道(41)

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輸,質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天象无刑,道隱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 解析

有大志向且信德丰厚的人,听闻至道的哲学以后,舍死忘生地刻苦实践验证它。

追求真理,明达至道,不舍不得(德);要舍私心,弃贪欲,故曰“如费”。进道是尊道贵德,修心明德。要将心灵从复杂的后天有为智识状态,修至简朴的先天无为慧识状态,退回至德“一”和道“○”状态。开辟淳德归道之路,要少私寡欲,清因化业,修正禀性,扫除习性等众多的障碍。

唯有大道化生滋养万物,以上善为起始,而且善于成就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