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十二):有“国”才有家

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发生了很多大事,但是我们的祖国依然强大,在这困难的时期,还是我们的国家,做出很多举措,让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安安心心强大的凝聚力振奋人心,虽然都在家里呆着,但是还是要为我们的祖国点赞。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国”这个字,先来看看它的演变。

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先画出“国”字的造形。

书画同源(十二):有“国”才有家
  • 甲骨文时期

大家能够看到,甲骨文里面,古代的“国”字,左边是一个“口”(wei)字,代表的是城市或者地方势力。右边是一种冷兵器,叫做“戈”,代表武力。他们加起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武力保护的城市或者地方势力。所以“国”的本义就是城邦,封邑。

书画同源(十二):有“国”才有家

甲骨文


  • 金文时期

到金文时期,稍许有了变化,口的上下分别多了一横,代表的是土地的意思。再后来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主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再城市周边修建围墙,把整个城市区域围起来,相当于重兵把守,不允许其他周边的人进来,或者阻挡侵略者。所以金文有一种写法在前期的字面里再加了一个框,就代表围墙将自己的地盘围起来,就成了“國”字。

书画同源(十二):有“国”才有家

金文


  • 隶书楷书时期

隶书时期继承了金文的形体,开始变为方框型,经过楷书的强化,彻底把“国”字定性为方块字体了。

书画同源(十二):有“国”才有家

小篆隶书楷书


  • 延伸一下

我们再仔细看一下,“口”字上下各加一横,再加上一个“戈”,其实是一个或,或再加一个土,就是“域”,在甲骨文里,“或”就是“域”的本字,代表区域,邦国。《说文》里记载:“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所以,这三个字的联系很大,代表了国家和地域。

书画同源(十二):有“国”才有家

或域國


下面我们来看看“国”字的一些主要演变字形。

  1. 后汉时期,“国”字中间的“或”被简化为囯,一个“口”字加一个王(注意现在的国是“玉”字),表达的意思就是城市里有王,正应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太平天国时期,为了让更多人识字,对“國”字做了简化,就用为“囯”,中间一个“王”字,封建意识非常浓厚。
  2.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镜铭刻文里又出现了“囻”(guo)字,“口”里面加一个“民”,可能的意思就是城市或国家以民为本,也反映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在民国时期也曾使用过,不过因为过于生僻,未被广泛采用。这个字和“囯”形成强烈对比,一王一民,自在你我心中。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国”字的异体字有40几种写法,各种争议也不断。后来,时任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囯”字里面再加一点,就是现在的“国”,既方便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于是全体人赞成通过,沿用至今。


书画同源(十二):有“国”才有家

国异体字


我们再来看一下“国”的概念形成。

商周时期,人们在聚集之地,我们称之为“邑”,《说文》里解释:“邑,国也。”看来,那时候的国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和现在的一样,只要是聚集的地方就可以叫做“国”。后来周灭商,西周时期,人们表示国家一般用的是“邦”字。再后来,开始有了诸侯,有了封地,地域更大化,于是就有了诸侯国,有了“国”的概念。

从“国”字的演变来看,它的含义主要就是国土和地域,无论是邑,城邦,诸侯国等等,都需要用强大的武器来保卫,不允许外敌入侵,所以它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国民的一种精神信仰,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好好维护自己的国家,如果有异心,就容易被外敌瓦解入侵,分化,从而可能灭国。这里我们更要提到“国都”,也就是现在说的首都,首府,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和心脏所在,是国中之重,也是对外宣传的第一大窗口。

最后,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对我们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认识,虽然我们有56个民族,但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同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辛勤耕作,我们努力工作,我们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关键时期,我们众志成城,共同渡过困难,之所以我们强大,是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对我们的国家——中国,爱得深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