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FMEA生動講解!(附新版說明)

01

一個不懂FMEA的秀才

與漁夫的故事


從前,有個秀才進京趕考,由於天氣原因耽誤了行程,只好改走水路。可是,來到渡口時,最後一班渡船也走了。這時,有一隻小漁船經過,秀才便向漁夫問道:“船家,能不能捎我一程啊?”漁夫得知他要進京趕考,很爽快地答應了他,讓秀才上了船。


當船在山水之間駛過,秀才詩興大發,開始吟詩作對。這時他回頭問漁夫:“船家,你可會吟詩頌對啊?”漁夫說:“老夫只會搖船,不曾學過啊!”秀才輕視地笑道說:“太遺憾了,你將會失去人生的30%啊!” 不一會,秀才又看到岸上的秀麗景色,於是又輕吟旋曲歌賦。他又問漁夫:“船家,你可會旋曲歌賦啊?”漁夫笑一笑道:“老夫只會捕魚,不曾學過啊!”秀才又嗤笑道:“唉!遺憾!你又將失去生命的30%啊,你整天只知道搖船捕魚,其他什麼也不會,生命的一大半都沒有了啊!”


新版FMEA生動講解!(附新版說明)


這時候,江面上忽起風浪,小漁船被打翻,漁夫和秀才都掉進江裡了,漁夫問秀才:“秀才,你會游泳嗎?”秀才高聲喊道:“我只會詩文歌賦,怎麼能會游泳呢!”漁夫笑道:“那你將會失去生命的全部啊!”


從FMEA角度的解讀:秀才對潛在“失效模式”(溺水)產生的“效應”(失去生命)的“嚴重度”估計不足,且“偵測度”為零(完全不會游泳),“發生度”還較高(常在船上走,哪能不落水).


02

什麼是FMEA

WHAT


潛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當面對一個陌生的概念或領域時,有個東西,用來引導我們,消除我們的陌生,避免因此可能導致的問題發生。這個東西就是FMEA。


在生產製造行業裡,這個陌生的概念,可以是新產品、新的工藝、新的環境等等。


FMEA是一種試錯的思維模式,什麼意思呢?就是給你一個清單,告訴你可能會犯的錯,以及錯誤的結果和嚴重性。然後你看過之後:哦,原來那個東西是這麼回事啊!好可怕,千萬不能犯這些錯誤。


舉個例子,考駕照。大家應該都知道,教練沒有一個好脾氣,從不會和你好好說話,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下面這樣的對話。


教練:前面有一個老頭,看到沒有?

學員:看到了。

教練:來,加油門過去,撞死他!

學員:教練,我~不~敢~

教練:不敢?不敢還不趕緊踩剎車。


看到沒有?教練教你踩剎車,不是直接告訴你『踩剎車,別撞到行人』。而是用失效模式『來,撞死他!』,先告訴失效的結果,形成一種警示,讓你對失效模式理解的更深入。然後你自己就有這種意識『遇到行人要踩剎車,減速慢行』。這就是FMEA。


所以FMEA肯定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就完成的,等到撞到人,就不叫FMEA了,叫返工、不良改善。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在生產製造行業裡,不會有『來,撞死他!』這樣直白的失效模式,更多的是『別撞到行人』和『踩剎車』,這樣的預防型的失效和措施。


舉個生產上的例子,比如注塑機注塑完成之後,需要人伸手將料頭取出來,那麼一個潛在的失效模式就是,伸手的過程中,注塑機下壓會傷到手。所以在搭建注塑機時,加上一個光線傳感器,當探測到人手時,設備處於關閉狀態。


03

為什麼要做FMEA

WHY


如前面所說,就是為了避免因為陌生、不熟悉,導致一些問題的發生。從兩個方面來看:


▪ 對於全新的產品、設計、生產過程。所以人對這些新的東西,都是陌生的。這時預先從其他相關的產品上,梳理出共同的潛在問題,並加以預防,學習前車之鑑。


▪ 對於公司新進人員。FMEA是一份包含了大量失效模式的文件,是一個傳遞“試錯”經驗的文件,可以解答新人“如果不按照要求去做,會是什麼樣?”的疑問。讓他們快速瞭解在生產過程、產品設計上,一些特殊的管控項目,並遵守執行。


所以FMEA一定是在動作執行前,產品進入下一階段之前完成的。給後續產品擴展,提供參考資料。


04

什麼時候要做FMEA

WHEN


什麼時候需要做FMEA?

當生產一個陌生的、不熟悉的東西時,用來引導我們,消除我們的陌生,避免因為不熟悉可能導致的問題發生。


什麼時候不需要做FMEA?

當產品進行了穩定期,FMEA報告可以作為一份參考資料存檔。當有工藝、環境變更時,相應的更新一下就好了。


05

誰來做FMEA

WHO


FMEA不是QA一個部門的事情,是整個團隊協作輸出的內容。因為FMEA分為DFMEA和PFMEA,所以這中間起到關鍵作用的還是工程和RD人員。


從部門或者說企業績效的角度來看,高層老闆對於FMEA的認識非常重要。如果他覺得FMEA只是流於形式、浪費人力,不輸出成績,那就沒有必要做。如果他覺得FMEA對後續的產品擴展,有借鑑意義,就可能會支持、推動、執行。


對於個人來講,可以基於FMEA的思路,自己梳理產品工藝的失效模式,同一個領域的工藝技術都是相通的,你熟悉了這些東西,那麼也就掌握了同一領域的知識。


06

在哪裡做FMEA

WHERE


FMEA還是一種思想,用白話講就是:吃一塹,長一智。不拘泥於哪個行業,哪個產品。


▪ 可以把當前產品的所有重大異常,按照FMEA的格式梳理出來,作為下一個迭代產品的FMEA。

▪ 可以把工作、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整理出來,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作為明天的“FMEA”,避免相同的錯誤犯兩次。


07

怎麼做FMEA

HOW


FMEA最終的表現形式是一份總結報告,但是FMEA的誕生過程可不是那麼簡單。按照新版FMEA手冊的要求,FMEA的編寫必須嚴格按照六步走:


-策劃和準備

-結構分析

-功能分析

-失效分析

-風險分析

-優化

-結果文件化


新版FMEA發佈!RPN方法被淘汰


VDA和AIAG於2019年6月3日聯合發佈了新版的FMEA,並同步發行中英文對照版。(下文選自:GMP辦公室)


新版FMEA生動講解!(附新版說明)


有關新版FMEA的解讀如下:


  • 手冊中強調了高層領導的承諾以及團隊的重要性。如下總結的常見的錯誤,在實施FMEA時應予以避免:1. 高層領導不重視2. 團隊成員組成不合理3. 不知道如何做FMEA4. 目的錯誤,應付審核5. 心存僥倖心理6. 沒有統計過往的經驗教訓7. FMEA實施不及時8. 進程不合理9. 無法有效的利用時間10. 沒有能力解決識別的高風險失效


  • FMEA包含DFMEA(設計FMEA)和PFMEA(過程FMEA)和FMEA-MSR(監視及系統響應FMEA)
  • DFMEA(設計 FMEA)是一種主要由設計責任工程師/團隊使用的分析技術,用於確保設備/系統/產品在交付生產之前,儘可能考慮並解決潛在失效模式及其相關失效起因或機理。分析後得出的措施可用於建議設計變更、附加測試和其他措施等,以降低失效風險或提高在生產設計交付之前檢測失效的檢驗能力。
  • PFMEA(過程 FMEA)分析的是製造、裝配和物流過程中的潛在失效,以確保生產的產品符合設計目的。過程中的相關失效與在設計 FMEA中分析的失效不同。
  • 在開始 FMEA前應該討論五個主題(5T):1、FMEA 目的-我們為什麼要做 FMEA?
    2、FMEA 時間安排-什麼時候完成?
    3、FMEA 團隊-需要包括哪些人?
    4、FMEA 任務- 需要做哪些工作 ?
    5、FMEA 工具-如何進行分析 ?
  • 全新的FMEA七步法:


  • 新的風險評級標準:嚴重度評級——對各個級別均定義了新的10分制量表 。評級 10 和 9 與功能安全組對應(無論警告如何,安全評級為 10 , 而法規評級為 9 ) 。頻度評級——10分制量表,並額外強調將預防控制作為頻度評級的輸入 。探測度評級——考慮探測能力、探測方法成熟度和探測機會的10分制量表 。
  • 對於頻度和探測度,給出了更詳細的、帶示例的評估表 。
  • 刪除風險優先級RPN方法,並表示不推薦使用風險優先級(RPN)闕值來確定所需要的措施 。
  • 風險優先級RPN是 S(嚴重性) x O(可能性) x D(可探測性) 的乘積,它可以提供有關評級範圍的一些信息,但僅 RPN 並不能確定是否需要採取更多措施,因為 RPN 對 S 、O和 D 的權重相等。因此, RPN 可能會對 S 、O和 D 的不同組合產生類似的風險數,使團隊無法確定如何進行優先級排序 。
  • 增加風險控制措施優先級AP表格,取代RPN。根據不同的S(嚴重性)、O(可能性)、D(可探測性) 組合,可以通過查表確定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的優先級(AP)
  • 針對不同AP優先級,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降低風險級別,同時也可以判定現有的控制是否充分。
  • 給出新的DFMEA表格的模板:
  • 給出了新的PFMEA表格的模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