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梟雄到小人的退化史

李密:梟雄到小人的退化史

李密

一提到農民起義,不得不提隋末的瓦崗軍,翟讓李密為頭領,後李密斬殺翟讓成為頭領,所以教科書中的李密給大家的印象是他估計也是農民。錯了,李密,人家是真正的將門之後,其曾祖李弼與唐高祖的祖父同列北周的八柱國,且其祖父、父親皆是被封公這一級別的。在那個講出身的年代,他屬於關隴貴族集團,含著金鑰匙出身且抱著更大的“廓清天下”的野心,領導下層人民來鬧革命。

李密:梟雄到小人的退化史

瓦崗軍成也李密,敗也李密


李密乃非常之人,文武全才,志氣雄遠,偏偏長得帥到被隋煬帝猜忌的程度,被迫辭官,當了一段時間的鄉野教師。“牛角掛書”這個形容人勤奮之極的詞便發端於李密。備感昏主蒙塵的他先是加入了楊玄感的反隨隊伍,曾向楊玄感獻上破敵上中下三策,苦於主子無能,很快兵敗被殺。李密被捕後施計死裡逃生,不得不隱姓埋名又去當了教師。後李密投了翟讓,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翟讓採用其建議,破滎陽,擊殺張須陀,一路高歌猛進。《新唐書》對李密讚譽有加,稱其才能遠超陳涉,其馭人能力遠非楊玄感、翟讓所能比,徐世勣、裴仁基、魏徵都在其帳下效力。

李密:梟雄到小人的退化史


李密的野心和猜忌使他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殺了翟讓上位,翟讓部的將士們瞬間失望透頂,鬧得差點分崩離析,但戰鬥力遭到了極大削弱。而李密性格中的另外兩個弱點剛愎自用和優柔寡斷直接讓自己窮途末路。柴孝和力勸李密先攻長安,模仿高祖劉邦方可定天下,他卻畏首畏尾,難下決定,走上了楊玄感的老路。當他力克宇文化及實力遭到極大削弱的情況下,不顧裴仁基、魏徵的勸阻馬上對戰王世充,最終兵敗歸順了李淵。歸順了就應竭盡全力為新主子效命,李密卻疑心重重,生怕李淵藉機殺了自己,又起來反叛,最終下場還不如楊玄感,穿著一身婦人衣服想逃出李淵的控制範圍,結果李淵部下盛師彥被追上斬殺。穿著婦人衣服死於刀下,可悲悲嘆。

李密:梟雄到小人的退化史


李密顧盼不常,不懷好意,雖然聰明,但缺少定力與義氣,只有王佐之才而無帝王之術。李密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適合做亂世之後,收拾殘局的君主,只能做一個得過且過的山大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