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大奸臣高俅不光会踢足球,还是一个文化人

在《水浒传》里,高俅作为四大奸臣之首,可谓干尽坏事。他陷害林冲时,无所不用其极,硬是将他逼得家破人亡。《水浒传》进入后半段后,梁山108条好汉中,大部分都死于高俅的阴谋诡计。

高俅最初只是京城里的一个混混,处于社会最底层。他的发迹,始于踢足球。正是一次因缘际会,高俅遇上了端王赵佶,表演了精湛的踢球技术,得到了端王的喜爱。端王将他调到身边来做了一名随从,每日跟随,寸步不离。不久,宋哲宗死去,端王继位 ,摇身一变成了宋徽宗。高俅得以青云直上,连升数级,成为位高权重的太尉。

《水浒传》大奸臣高俅不光会踢足球,还是一个文化人

高俅能够青云直上,得益于踢足球。可高俅不光是会踢足球。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高俅称得上是一个文化人。

《水浒传》中这样介绍高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什么意思呢?是说高俅不但懂得音乐、舞蹈、枪棍、武术、相扑、杂技,还学过诗书词赋。如果把标准稍微放低一点,高俅就等于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了。

《水浒传》大奸臣高俅不光会踢足球,还是一个文化人

唯一的遗憾是,高俅品行不好,“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这就是说,高俅巧妙地避开了“仁、义、礼、智、信、行、忠、良”等美好的品德,一个不沾。

《水浒传》是小说,难免有虚构的嫌疑。那么在历史里的高俅,又是怎么样呢?

南宋学者王明清写过一本《挥麈后录》,里面介绍了高俅的情况。高俅的身份是苏轼的“小史”,相当于文秘。众所周知,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高俅能在苏轼身边干文秘工作,必然不是等闲之辈。事实上也是如此。高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踢足球,只是他擅长的多种技艺之一。

《水浒传》大奸臣高俅不光会踢足球,还是一个文化人

自然,高俅不仅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化人,他比一般的文化人,又多了一样本领——军事指挥。

《水浒传》中,宋徽宗继位后,有意提拔高俅。可是,宋朝对于官员的提拔,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哪怕是皇帝,也不能随便提拔官员,否则会招来御史的劝谏。比如,要担任七品知县的人,必须取得进士功名。高俅没有考取进士,这条路走不通。于是,宋徽宗让高俅走武官之路,到枢密院“锻炼锻炼”,“但有边功,方可升迁”。

《水浒传》大奸臣高俅不光会踢足球,还是一个文化人

那么,高俅有没有去边关呢?有。《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锜传》记载,高俅被派到边关后,在名将刘仲武手下任职。刘仲武很清楚高俅是来镀金的,对他格外关照。高俅的运气真好。他在边关时,宋军打了几个胜仗,得到了升迁的资本。

在那以后,高俅以太尉的身份,掌握了宋朝最精锐的禁军,长达20余年。

《水浒传》大奸臣高俅不光会踢足球,还是一个文化人

没错,高俅不是军事家,没办法对宋朝军队进行革新,大幅度提高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他为了获得宋徽宗的欢心,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措施。

《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在禁军里开展军事训练,花了不少心思,让这支暮气沉沉的军队显得很有活力。宋徽宗看了,表示很满意。

《水浒传》大奸臣高俅不光会踢足球,还是一个文化人

不过,高俅虽然有一些军事指挥才能,但几乎没有用于实战的机会。宋徽宗也舍不得让他冒险。《水浒传》里描写高俅率部进攻梁山一事,纯属虚构。实际上,宋朝进剿宋江起义军的人,是北宋名将张叔夜,而不是高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