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6大遺言:耗盡一生,終成一悟

1.漢武帝

“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漢武帝臨死前,曾經讓霍光看一幅畫,主題是周公輔佐成王。西周初期,武王姬發興周滅紂,去世時,接班人周成王只有十幾歲,年齡過小,難堪大任。周武王就委託周公為顧命大臣,幫助乳臭未乾的後繼之君。等到成王年齡大了,足以勝任國君的工作,周公又把權力還給了成王。漢武帝讓霍光看周公輔成王的畫作,自然是借古喻今,同樣的事情,很有可能會發生在他的朝代。後來霍光又去問漢武帝對於後事的安排,武帝有些驚訝,說出了這句話:你難道沒有看懂那幅畫的意思?立最小的那個兒子為皇帝,您效仿周公。


萬萬沒想到,霍光不僅輔佐了漢昭帝劉弗陵,還輔佐了廢帝劉賀、宣帝劉詢,總共三位皇帝。漢昭帝雖然很聰明,可惜英年早逝,還沒有顧命大臣壽命長久。霍家炙手可熱,將昌邑王立了又廢,對皇權是一種潛在威脅,漢宣帝開始不動聲色,等霍光死後,總算把霍家人都給辦了。


古代皇帝6大遺言:耗盡一生,終成一悟


2.楊廣

“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鋒刃!取鴆酒來!”


粗看這句話,好像是某位亡國之君說的: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麼能用鋒利的刀刃?快把毒酒取來!是哪個亡國之君講的呢?肯定不是劉備的寶貝兒子劉禪,他寧願樂不思蜀,也不願放棄自己的生命。答案是隋煬帝,大業十四年,隋朝的統治已經病入膏肓,心灰意冷的楊廣帶領皇后等人,放棄洛陽、長安,跑到江都縱情聲色,麻痺自己。終於,手下發動了叛亂,準備把隋煬帝幹掉。


對於這樣的結果,楊廣其實是早有心理準備的。他常常照著鏡子,對蕭皇后說:“這麼好的頭顱,以後誰來砍掉他呢?”既有自戀、耍帥的成分,也有對前途命運的擔憂,為此,他要求服侍自己的美女們隨身攜帶毒藥,哪天政變爆發了,美女先服用,楊廣再緊隨其後。你是皇帝的女人,皇帝死了,你當然也得殉葬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美女根本不願意為亡國之君殉葬,當亂軍把刀架在楊廣的脖子上時,美女們都跑光了,一包毒藥都沒有找到,把楊廣給氣的,關鍵時刻不給力呀!如果用刀捅死自己,多麼痛苦,多麼難堪;於是說了這句話,讓亂兵給他找毒酒,可對方不同意,死都要死了,哪這麼多要求。最後楊廣把身上的練巾解開,交給亂軍將領,活活勒死了。

古代皇帝6大遺言:耗盡一生,終成一悟

3.劉邦

皇后:陛下百歲後,蕭相國既死,誰令代之?

皇帝:曹參可。

皇后問其次。

皇帝:王陵可,然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知有餘,然難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皇后復問其次。

皇帝:此後亦非乃所知也。


劉邦臨終前,呂雉詢問後事,寥寥數語,就把未來幾屆政府的領導班子都內定好了。從後面的歷史看,劉邦說的幾乎絲毫不差。開國皇帝駕崩,丞相還是蕭何,但蕭何年紀大了,身體原因,恐怕幹不了多久,便讓曹參來接替他。後來漢惠帝曾經找到曹參,對他予以嚴厲批評:只知道遵循蕭何的政策,自己卻天天喝高檔“茅臺”,沒有任何主張,根本就是懶政、不作為!曹參辯解,說陛下和先帝比,誰更牛呀!劉盈當然說先帝牛;他又問自己和蕭相國比,誰更厲害?那當然是蕭何。OK,既然我們倆的水平都不如前人,那麼前人制定的路線,我們是不是應該遵循,蕭規曹隨呀!劉盈聽後,竟無言以對,得了個贊,表示很有道理,是啊,我們倆天天睡大覺就行了,大漢經濟會迅猛增長的。


曹參之後是王陵和陳平,王陵有點戇,就是憨厚、剛直,呂后想封孃家人為王,王陵堅決反對,因為劉邦曾殺白馬立誓,宣佈非劉氏不能封王,非戰功不能封侯,呂太后的決定,已經是公然違背先帝的意思了。而陳平就很會做人,順著呂后說,不就封個王嘛,有什麼不可以的,想封就封唄。最後王陵被明升暗降,雖然當了太傅,地位崇高,沒有什麼實際權力;陳平依然做他的丞相,天天吃喝嫖賭,逍遙快活;等到呂雉死了,陳平就不再裝了,他與周勃謀劃,一起蕩平諸呂,使劉氏子孫重新掌握了權力,併為文景之治奠定了政治基礎。所以呂后問劉邦周勃的接班人是誰,劉邦不告訴他,因為呂后不會比周勃活的更久。


4.秦二世胡亥

“願與妻子為黔首,比諸公子。”


我願意和我老婆、兒子都去當老百姓,就和諸位公子一樣。說出這種話的皇帝,求饒成分居多,十有八九是亡國之君了。正常的最高統治者,除非把刀架在脖子上,一般是不會心甘情願放棄手中權位的。


秦二世胡亥生命的最後關頭,趙高女婿閻樂率領手下士兵,跑到望夷宮弒君。胡亥求饒說:我可以見丞相嗎?我可以只做個王爺嗎?我可以當萬戶侯嗎?實在不行,我可以做普通的老百姓嗎?通通不行,死路一條,胡亥就自殺了。光緒年間,“康聖人”力勸滿清統治者維新變法,他強調說:再不改革,皇帝想去長安街頭當個老百姓都不可能。光緒不像同治,十幾歲連一封奏摺都讀不通,他可是學霸。看到康有為的文章,再聯想胡亥臨終前的說辭,自然而然能夠堅定變法的決心。


古代皇帝6大遺言:耗盡一生,終成一悟

5.項羽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項羽是一個悲劇的英雄,臨死前,他都不忘給其他人做好事,把自己的身軀獻給了五位漢軍將領,他們再將霸王的肢體送給劉邦,換得榮華富貴、青史留名。當時項羽從垓下突圍,逃到烏江邊上,亭長勸他渡江,可霸王早已心灰意冷。看見漢軍司馬呂馬童,他突然想起,自己認得此人,就說了這麼一番話:我聽說劉邦用黃金千兩、萬戶侯懸賞我的頭顱,現在我就讓你撿撿便宜,於是拔劍自刎。由於項羽的身軀代表著金銀財寶、豪宅美女,漢軍將士兩眼放光,一哄而上,有幾十個人在爭搶中喪命。人們感慨萬千:項羽不愧是霸王,生前殺人無數,死後還要拉上幾十人做墊背。

古代皇帝6大遺言:耗盡一生,終成一悟


6.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身為詞人,李煜的遺言要比其他皇帝更加文雅。你看,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故國、對江南的眷戀,正因為此,他的結局只能是悲劇。亡國之君想要苟活,必須表現出對江山、對權力的割捨,劉禪樂不思蜀,雖然為自己留下了千秋罵名,卻能夠使他獲得善終。陳後主嗜酒如命,喝的爛醉如泥,敏感的隋文帝才會放他一馬。劉鋹更有意思,對宋太宗說,等北漢滅亡了,他想當亡國之君的頭頭,趙光義聽了笑逐顏開,你若把這種心思都放在理政上,就不會亡國啦!李煜雖然很有良心,恰恰犯了亡國之君的大忌,死於鴆酒也是理所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