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劲桩能否成为C位出道的skr?

自国家电网2014年向民间资本开放电动车充电桩市场后,在此后三年多的时间,涌入了众多参与者,一时间充电桩数量应声暴涨。被资本催生的充电桩企业,在经历了短短两三年时间的野蛮生长后,迎来了一大波退市、倒闭、被收购浪潮。充电桩行业,一个曾被资本方看做“万亿级蓝海”的市场,如今却是哀鸿片野,千疮百孔,这与当下发展势头迅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充电桩,本是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的命脉,现在到底是怎么了?为何补贴政策不断,充电桩企业依然生存艰难?

原因可归结为三点——1.“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等现象并存;2.缺少灵活多变的商业发展模式;3.部分站点用户体验较差。

充电桩企业过度烧钱而盈利困难,但并不代表着这一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没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充电桩这类配套基础设施,也将会迎来快速发展的空间。行业大洗牌之后,势必会留下一些行业巨头企业。

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99万辆,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50%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届时需建成480万个分布式充电桩和120万个集中式充电站。而据2018年7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71751个,充电设施保有量增长平稳。

充电桩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劲桩能否成为C位出道的skr?

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当前市场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大部分企业即使盈利困难也不放弃的根本原因。随着市场刚性需求持续旺盛,以及政策的拉动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充电桩市场增长态势将会更为强劲。

有句话说,“烧不死的鸟终成凤凰”。在这场淘汰赛中,能“活”到未来的企业,才能最终涅槃重生,成为行业里面一只美丽的“凤凰”!

【本文由“新能源前沿”发布,2018年8月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