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人性格如此……的確很討人喜歡!

總結晉城人的性格特徵不太容易,你很難找到一個概括性的句子把它描述出來。

比如上海人精明、小氣;北京人隨和、善侃;天津人豁達、幽默;成都人樂觀、隨意……近處來說,長治人“瓜皮”,運城人愛“較真”……


而晉城人,卻是不慍不火、不左不右、不南不北、不東不西,含蓄中略帶張揚,保守中或思進取,強悍中暗藏怯懦,豪爽時偶有計較,享樂時不忘後路,剛強時留有餘地,如同一個矛盾的統一體般,讓人有些摸不著北。唯一一個準確的稱呼是:“晉城人?有錢!

有錢?可有錢怎麼能算作性格呢?


人是自然界的產物。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的自然條件、地理特徵必然會對這裡的人形成影響,進而,人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獨屬於這個地方的性格特徵。

晉城確實是一個少有的好地方。四季溫和,雨量豐沛,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地震等大的災害,大旱或者大澇,很少光顧這裡。

物產的豐饒(煤鐵之鄉、山西生物資源寶庫),水資源的豐富(晉城是華北地區相對富水區),糧食的自給自足,讓這裡的人們只要有足夠的勤勞,不需要與大自然做嚴酷的爭鬥就能過上安逸富足的生活,人與人之間也無需因為一些少得可憐的物資而你爭我鬥。

山西晉城人性格如此……的確很討人喜歡!

正因如此,晉城人是知足的自我陶醉的也是夜郎自大的。總認為天下就屬晉城最好。比如說“草灰”一詞,是晉城人與河南人的頻繁交往中,對於河南人燒柴做飯的一種“高高在上”的叫法。

但,晉城畢竟是封閉的,於是乎,最後演變成凡是操外來口音者,言必稱“草灰”。言下之意,天下之煤,都在晉城,此外都是“草灰”。

幾千年來與長治的分分合合,讓晉城人頗覺不爽,因此,合在一起的時候,老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憤懣感,不太服管教,落了個“晉城國”的稱謂。分開了,事事都與長治比,唯恐落在長治的後邊。

這種情緒甚至影響到了縣區,君不見,高平嚷嚷著要歸省裡直管,陽城也有“獨立自主”的情緒嗎?就連其他縣區,說起晉城人,也是單指澤州和城區人的,自己就直接以陵川或沁水人來介紹

陶醉歸陶醉,但晉城人歸根結底是溫和的,能容納的。沒有大恨大愛的情仇,沒有大開大合的風格,不喜與人計較,“差不多兒就行了”,“差一抹二就都過去了”是他們常用的口頭禪。對於喜歡計較的人,晉城人很是不齒,認為那是“小氣”的表現。

晉城人更不會與人鬥狠,也絕少排外,更不會欺生。因此,外地人很快就會融入進來,甚至比本地人更像本地人。

某天,你在街頭碰到的操著一口地道晉城方言的人,追問之下,他居然是河南人,還可能是浙江人,對這,你沒必要覺得不可思議,正常得很。

山西晉城人性格如此……的確很討人喜歡!

知足而溫和的城市性格,使得你走在晉城的每個縣區,都會體驗到一種難得的從容氣質。人們的臉上寫著平和,語音語調中透著婉轉,不知不覺中你會迅速喜歡上這個地方。

溫和而知足的性格造就了淳樸的民風,使得晉城成為一個治安良好的地方,除了動盪的年代,和平時期鮮有惡性群體事件發生。也因此,對當政者的認可程度相對較高,成為一塊容易出政績的熱土。

山西晉城人性格如此……的確很討人喜歡!

北宋大儒程顥在這裡任職三年,就建了鄉校七十二處,沒有晉城地方鄉紳和百姓的支持,恐怕是弄不成的。但是,如果你把這種溫和當做柔弱的話,可能你就要吃虧了。

山西晉城人性格如此……的確很討人喜歡!

戰國時期名臣藺相如,西晉名將周處,岳飛賬前大將

梁興,更有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群星璀璨的晉城籍將軍,都是寧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的人物。

所以,“順毛驢”也是晉城人的性格特點,順著來,他慷慨大方,吃點虧都行;但要硬著來,尥蹶子是必然的,他必定會大喊:“你要弄甚呢?弄甚呢!”

史書上記載,晉城各地都曾發生過百姓大鬧官府、鹽店的事情,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利益,而是“操蛋”官府逼得太狠了。

抗戰期間,陽城縣匠禮村一名綽號“夜明珠”的村民李銀保,帶領村裡的民兵,在5天5夜中,居然打退日軍8次進攻,受到劉伯承司令員的稱讚,這也算是晉城人剛烈性格的一個佐證吧。

山西晉城人性格如此……的確很討人喜歡!

太行從來天下脊。脊樑當然是剛強的,能擔當的。奔流的河流賦予了晉城人溫和、圓通的氣質,巍峨的大山則給了晉城人剛強。山不轉水轉,就在這山山水水的圍繞中,溫和與剛強在晉城人的性格當中慢慢生根,矛盾著,也統一著。

山西晉城人性格如此……的確很討人喜歡!

但是,“脊樑”帶來的不止是剛強,還有障礙。當晉城人想要走出大山看世界的時候,巍峨的太行就成了阻擋。也因此,晉城人是拘謹的、保守的、聽天由命的。這從整個城市的建築可以看的出來。

不論是皇城相府還是各類寺院,不論是高平趙家老南院還是沁水的柳氏民居,似乎都是房子的堆砌,院子通常很小,更缺少花園、廣場等休閒場所的設計。

山西晉城人性格如此……的確很討人喜歡!

這種建築的實用功能,當然與平地較少而山地較多的地形特點有關,但也表明了晉城人更注重物質層面的東西,而缺少精神層面的追求。這種特點也影響到了現代的建築,從整個城市來看,晉城的建築仍然是實用的,侷促的,沒有大開大合,也缺少視野的一望無際。

山西晉城人性格如此……的確很討人喜歡!

當然,在走出大山方面,晉城從來就不乏意志堅定者。遠古的愚公移山以及近處的錫崖溝自不必說,在大名鼎鼎的雲臺山景區,有一條寡婦路,就是明清時期陵川一位偉大的母親,在丈夫和兒子掉下懸崖之後,傾其所有,僱人修建的。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但她卻沒有留下自己一絲一毫的痕跡,以至於姓甚名誰都沒人清楚,只留下了寡婦路這個樸實的名字。

這是晉城人實在、利他的一個典型事例,更是晉城人執著、不服輸的一個體現。確實如此,能夠走出去的晉城人,個個都是一條龍,在天南海北書寫著晉城人沁河水般雍容的智慧太行山般堅定的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