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從走不完的親戚到無親戚可走,我們經歷了什麼

過年,從走不完的親戚到無親戚可走,我們經歷了什麼

年味淡了,情味也淡了,過年走親戚,你還有幾個親戚可走

過年,從走不完的親戚到無親戚可走,我們經歷了什麼

  過年走親戚,是一個流傳久遠的傳統,而且也有很多講究。一般有初一自家拜年,初二給丈人家拜年,初三給親戚家拜年,而且還要給朋友、鄉鄰等拜年,所以春節期間,大家基本上都在串門中度過。有很多親戚,比較遠的,可能一年都見不上一面,到了春節,就剛好有時間去走走了。

  剛好有時間,這句話彷彿是關鍵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彷彿時間越來越少了。以前出門走親戚,距離遠交通不便的,路上都需要很長時間,到了親戚家,怎麼也得住上幾天。但是現在交通方便了,路上不費時間了,走親戚就只剩下一個“走”字了,一般都是提上一些禮物,上門去,時間長的吃頓飯,時間短的說幾句話就走了。

過年,從走不完的親戚到無親戚可走,我們經歷了什麼

  在傳統的習慣中,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都是過年,而整個正月天都會處在暖暖的年味中,正月天到誰家都會受到熱情地招待。但是如今,傳統的拜年主要的三天已經不可能了,春節假期也只有除夕、初一和初二,剩下的四天週末能不能挪出來,要看運氣。而且大家都忙,有很多人趕著除夕回家,過了初二三就要外出謀生了。

  現在走親戚不像以前,到了親戚家人家才知道。現在準備去之前先打電話約好,如果不約好很有可能人家家裡就沒人。去了之後親戚家還要準備酒宴招待,免不了給人添麻煩。所以很多親戚之間的拜年都通過電話完成了,這樣省事了,於是好不容易有一個春節,與親戚見面的機會卻就沒了。然後,大家又要各奔東西,很多親戚都是很多年打打電話沒見面了。

過年,從走不完的親戚到無親戚可走,我們經歷了什麼

  曾經那種一個春節親戚走不完的情況越來越少了,大家都熱衷於用一種科技的手段,隔著屏幕客套著相互拜年。於是時間久了,舊不見面的親戚就逐漸陌生了,也就慢慢地遺忘了。而長時間不回的老家,那種鄉鄰之間的關係就更淡薄了。當初一家有事全村幫忙的場景很難出現,現在村裡沒有幾個年輕人,一家要是有個什麼事,花錢僱人都找不到幾個人了。

過年,從走不完的親戚到無親戚可走,我們經歷了什麼

  春節給親戚拜年的步驟省去了,給朋友鄉鄰拜年的步驟自然也可以省去,於是春節僅有的三天假就顯得緊湊而實用,除夕匆匆忙忙跑回家吃頓年夜飯,初一大人給小孩發個紅包,初二給丈人家拜年,顯得極簡主義。至於原來的拜年磕頭,當然就省了,最多是在手機上發個磕頭的表情,還配有文字“謝謝大老闆,讓您破費了”。

過年,從走不完的親戚到無親戚可走,我們經歷了什麼

​  過年,從走不完的親戚,到沒有親戚可走,這彷彿只是很短的時間,那麼這段時間中,是什麼將我們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習俗磨損的如此之快呢?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在思索,但也沒有時間思索,因為,就這麼兩三天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想那些鬧心的事幹嘛,吃飽撐的。還是好好珍惜這難得的團圓時光,因為分開之後又是長久的掛念。

過年,從走不完的親戚到無親戚可走,我們經歷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