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放鴿子”,高校被迫出手了

近日,湖南大學研究生院發佈了一則取消69名2019級研究生入學資格的公示。

公示提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國、工作等個人原因申請放棄入學資格,另有少數新生逾期未報到,共計69人。依據《湖南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辦法》第三條“新生因故不能按期入學的,應提前向學校請假,並附相關證明,請假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兩週;未請假或請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以外,視為放棄入學資格”之規定,擬取消這69名研究生的入學資格。

高校被新生“放鴿子”並不是稀奇事,不管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生,年年都有錄取又無故不報到的,而且不乏湖南大學這樣的名校。

新生“放鴿子”,高校被迫出手了

報考志願是考生與高校之間的一個約定,對於錄取後卻又不履行志願約定的行為,就造成了招生計劃的浪費。尤其是研究生招生,很可能就會造成一些導師的培養計劃不足,甚至出現無人培養的情況。

對此,不少網友都提出要將這種不講信用的人納入“失信黑名單”,限制其下一次報考或者將本記錄提供給徵信機構,供其評估失信人在其他方面的申請。

比如河南就在2019年高考招生中明確規定:凡是錄取後不入學的考生,下一年參加高考將被限制填報志願學校數量,同時將記入個人電子檔案,在普通高招錄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為對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據。

新生“放鴿子”,高校被迫出手了

當然,錄取後不報到也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棒子打死。一是確有正當理由且主動提出申請的,比如一些考生因為找到心儀的工作而放棄研究生入學的,比如因為家庭突發情況無法入學的,可以原諒。

二是有理由但未主動提出申請的,這種的就已經有一定的主觀惡性了。既然不去,那就應該主動向高校招辦聯繫說明,讓對方及早知道,也省去對方之後的工作麻煩。

三是無故不報到且不提出申請的,或者直接玩失聯的,這種的主觀惡性就很大了。直接造成招生計劃的浪費,如果自己在正式錄取前提出放棄,還可以有機會給其他考生,現在既浪費了名額,又增加了高校方面的工作量,該嚴肅處理的就是這樣的人!

新生“放鴿子”,高校被迫出手了

考試招生錄取的放棄,可以參考公務員考試錄用。之前就有不少考生考上之後,又覺得崗位、待遇不好,提出放棄,這就給招考工作帶來很多麻煩。現在是一旦進行擬錄用公示之後,提出放棄的,一律上報公務員局,記入誠信檔案。

講誠信是一個人的基本要求,覺得學校或者崗位不好,早幹嘛去了,現在錄取或錄用了,又無故放棄了,這就叫屁股癢。對於這種隨意佔用錄取資源的,我們社會就該狠狠的懲罰他,大家覺得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