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傾心疏導解「心愁」 一聲道歉煥「新生」

「暖心」傾心疏導解“心愁” 一聲道歉煥“新生”

學生:“老師,我錯了,請您原諒,請再給我一次機會......”

老師:“你才13歲,還是一個孩子,老師不怪你,只要你有學上,今後聽老師的話,好好讀書,別讓你父母和老師操心就好!″

近日,在羅平法院馬街法庭上演了暖心的一幕。

小吳今年13歲,家住農村,系初一學生,生性好動。在一次上課期間,與同班同學玩耍時,被王老師抓了現行。

下課後,王老師將小吳叫到辦公室進行教育,後雙方發生衝宊致王老師受傷。王老師受傷後被送往醫院醫治,經醫院診斷為:王老師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懷胎流產,而小吳則被父母領回了家,暫休了學業。

期間,王老師多次與小吳家人就傷害賠償事宜協商未果,便一紙訴狀將小吳告上法庭。

案件受理後,承辦法官分析研判案情認為,該案涉及未成年人,雙方主體具有特殊性,為了有利於化解師生矛盾,重塑良好的師生關係,法官決定通知雙方到法庭進行調解。

法庭上,一方是已休學在家近兩個月,無學可上的小吳,另一方是請假在家養傷,等待問題解決的王老師,雙方的焦慮法官考慮在心。

調解過程中,法官認真給雙方分析該事件中哪些是已經違法的行為,以及該行為將會承擔怎樣的法律後果,除此之外,更側重於雙方心理疏導,從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人生格局、社會現實、如何教育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家人的言傳身教對子女的影響等方面耐心、真心、細心勸導。

之後,小吳及其家人主動向王老師道歉,於是才有了本文開頭暖心的一幕。

雙方的心愁也得以化解,小吳的上學有了轉機,王老師的傷害得到了應有的安慰。

【法官心語】

尊師重道是中國悠久的傳統和美德,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於個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於國家,師者,是百年大計的基石。

“自貢為師守墓”,“ 燕伋情繫望魯臺”,“曾子避席”,“程門立雪”這些典故無不因古人對師者的尊崇而感人至深。

反觀當下,我們即使不能做到如古人那般,但至少對教師應給予起碼的尊重。

學生

尤其是學生,應明確師生之間的界限,對老師應有敬畏之心,同時應該懂得感恩。

家長

作為家長,希望孩子學有所成,首先應該教育孩子尊重老師。家長要讓孩子尊重老師,自己首先要做出榜樣,和老師密切配合,互相支持,齊心協力。

「暖心」傾心疏導解“心愁” 一聲道歉煥“新生”

老師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老師,獲得學生尊敬的唯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想教學生如何正派為人,教師應先從自己正派為人做起。尊重和愛護學生。同時教育學生也應該有科學的方式、方法,並注意適時的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