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地堅持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資兩不誤“面對面”交流變“屏對屏”溝通

河南各地堅持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資兩不誤“面對面”交流變“屏對屏”溝通

2020年3月8日,鄭州某商超內,市民正在有序採購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

河南商報記者王訪賢/攝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楊桂芳

疫情突然而至,市場不安情緒蔓延。大年初二前後,超市、便利店等便出現了一波搶購潮。“高價”大白菜、空空如也的櫃檯……在朋友圈裡迅速傳播。

疫情期間“宅家不出門”,個個化身為“美食家”,可想安心成為大廚,也得“有米”才有“炊”,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該如何保供應、穩價格?春節期間,物流企業大多停工,道路被阻斷,該如何保暢通?國際物流也部分受限,河南進出口貿易該如何突破?

透過新聞發佈會看戰“疫”,今天來看河南省商務系統都推出了哪些“硬核”舉措。

保供給

政府儲備豬肉已調整為冷鮮肉遠低於市場價

2020年1月31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場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商務廳黨組書記馬健用一串數字給了老百姓們信心:河南是全國第一糧食加工大省、第一肉製品生產大省,生產了全國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麵,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速凍水餃。

“全省糧、油、肉、蛋、奶總體上儲備充足,基礎品類蔬菜,也就是‘大路菜’,供應有保障,價格基本穩定,能夠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馬健說,為了督促各地將保供穩價落到實處,河南省商務廳組成5個工作組,深入市縣進行督導檢查,全力保障好城鄉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和“果盤子”。

實際上,從2019年12月底開始,河南省商務廳就啟動了生活必需品日報,加強市場運行監測。在每個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各確定了1家儲備規模大、物流配送能力強的應急保供骨幹農批企業,全省還確定了825個儲備商品投放網點,並調動了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等和老百姓“菜籃子”相關的上下游資源,保供應、穩價格。

在一系列舉措下,從2020年1月25日河南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至今,宅在家裡的老百姓,感受到“市上有糧,心中不慌,物價平穩,可秀廚藝”。

在2月20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十三場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翔介紹,全省麵粉、大米、食用油、雞蛋以及部分蔬菜品種如黃瓜、豆角、韭菜、菠菜等零售均價下降,有的價格降幅超過20%;另外,低於市場價格20%的政府儲備肉在河南18地市接連定點投放,有效拉低了豬肉市場價格。

另外,不但吃得好,還要吃得鮮。河南商報記者獲悉,鄭州市在3月7日持續投放的政府儲備豬肉由凍肉已經調整為雙匯冷鮮肉,比如五花肉價格為29.8元/斤,遠遠低於市場價。

保運輸

“產得出、運得走,調得進、供得上,價格穩”

安心在家化身“美食家”,不但要菜籃子不脫銷,還要持續不斷檔。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原本春節期間暫停營業的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緊急召開復工大會,在大年初四復工。

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萬邦恢復營業基本就意味著人們的餐桌供應有了保障。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農貿批發市場、超市、物流等紛紛做起了逆行者。逆行前進,需要幫助他們打通前行的路。當時,隨著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深入,村鎮道路採取封路阻斷措施,運輸渠道不暢。如何確保瓜果蔬菜從田間地頭能順利運到老百姓的餐桌?

2月5日,河南省商務廳召開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運輸車輛通行證發放專題會議,向17家商貿流通企業發放了首批應急運輸通行證B證,這也是河南在全國率先施行,目的是為生活必需品物資運輸提供保障,破解物流運輸難題。大年初四開業的河南萬邦、456家門店節日期間不打烊的丹尼斯、提前恢復生產的三全食品,以及永輝超市、商丘農產品、黃淮農產品等均是首批拿到B證的企業。

戰“疫”期間,B證為全省“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產得出、運得走,調得進、供得上,價格穩”起到關鍵作用。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截至3月4日,河南省商務廳共發放生活必需品運輸通行B證3930張,累計使用4.9萬張次,運輸生活必需品6.2萬趟次、57萬噸,各地也協調發放大量本區域內的C證,基本打通生活必需品物流主通道。

雲招商

“不見面”招商,“面對面”交流變“屏對屏”溝通

3月6日,河南省商務廳召開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伴隨著復工復產浪潮,河南省出臺“支持外貿外資外經企業健康發展”的19條措施,和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穩定外貿、促進外資、經貿活動、資金支持、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做好外經貿工作的13條具體措施。除此之外,戰“疫”時期,河南從招商方式的轉變、到服務模式的實效、到中歐班列(鄭州)全國首發、再到政策高力度支持等,都在促進河南朝著高水平開放、培育外貿新優勢的目標前進。

疫情擋不住河南開放的腳步和河南外貿優勢增長的勢能。在3月3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二十二場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敬林提到,對外開放不停步,招商引資不降溫。全省上下千方百計克服疫情影響,抓開放、穩“三外”。

“全省各地堅持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資兩手抓、兩不誤,創新招商方式,開展‘不見面’招商,變‘面對面’交流為‘線連線’‘屏對屏’溝通,變‘當面籤’為‘在線籤’‘網上籤’,取得較好成效。”孫敬林說。

疫情之下,“雲招商”成果如何?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濟源示範區引進的年產7500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150萬套一次性防護服項目就是通過視頻招商而來。鄭州市對接謀劃在談項目線索260條,擬投資總額4550億元,洛陽、開封、平頂山、駐馬店、周口等十多個地市在疫情期間達成項目簽約。

“三外”企業發展情況如何?

據悉,截至3月4日,河南外貿企業復工率50.2%,外資企業復工率45.5%,外經企業復工率51.4%,其中280家“白名單”重點“三外”企業復工269家,復工率達到96.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