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復工戰“疫” 且看這些“硬核招數”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不出門、少出門成了降低感染風險的有效方法,復學、復工、飲食、醫療等居民生活的多種需求都逐漸轉向線上發展。一人一碼、“雲辦公”、“共享員工”、線上招聘在創新中不斷跨界……

“一人一碼” 大數據助力精準防疫

  為助力企業安全、靈活復工復產,我國各地均推出了不少措施,運用大數據對疫情監測分析,實施精準防控,科學指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浙江省全面推行“健康碼”,這個由杭州首創的“健康碼”開始在浙江全面使用。市民在支付寶平臺上,申報個人健康信息,後臺大數據會對申報人在一段時間內是否到過疫情嚴重地區等風險進行多方面分析審核,並自動生成個人專屬的二維碼。綠碼,可以亮碼通行;紅碼、黃碼,則需要集中或居家隔離。

打響復工戰“疫” 且看這些“硬核招數”

  湖南省則運用大數據進行分析比對,用電子健康卡二維碼“紅、黃、綠”3種顏色進行信息提示,為復工企業和群眾提供疫情參考信息。

  重慶市上線重慶健康出行一碼通“渝康碼”,主要服務於社區和復工復產人員的管控,“渝康碼”在重慶各住宅小區(含辦公樓宇)、企業、醫院、高校、長途交通站、路網檢測點等處進行部署。

  海南省同樣推出了健康碼系統,海南居民和來瓊人員均可上支付寶搜“海南健康碼”領取,不僅可以憑證實現返崗復工通行,回家時還可以提供給小區門崗查驗,看病買藥時也可掃碼提供健康信息。

抗擊疫情催生“雲辦公”

  在浙江,本部位於杭州的一家電商平臺復工後鼓勵員工使用視頻或者網絡電話開會。“雲辦公”如今是這家電子商務企業員工的日常。

  員工缺辦公電腦?公司安排人員快遞寄送;網絡連接不穩定?IT小哥在線答疑;考勤、打卡、績效問題如何解決?公司人力資源和行政制定了周密的方案……公司高級合夥人說,藉助郵箱、企業微信、在線會議系統等工具,公司讓日常工作場景實現數字化、線上化。

  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共有上百家互聯網相關企業,聚集了大量從業者。為防控疫情,該園區號召企業減少人群聚集、依託信息化手段“線上辦公”。越來越多互聯網公司紛紛免費開放旗下辦公套件功能,有效助力重慶企事業單位實現遠程辦公。“平時我們的工作有一部分就是在線上完成,現在則把原先需要線下協同的工作也轉移到線上。依託遠程辦公軟件的支持,我們的工作效率和在公司差別不大。”重慶一家網絡科技公司負責人說。

“共享員工”攜手抗疫

  隨著在線零售行業為“共享員工”拋出橄欖枝,“共享模式”也在服務行業中不斷產生新突破,逐漸從線上零售行業推廣至物流、製造業等行業。

  “已經在這上了近一個星期的班了,大家特別有幹勁。”在浙江一公司的平面燈具車間,金雪芬正在流水線上熟練操作著。原本是橫店的一名餐廳服務員,她不曾想到疫情下的自己有了“第二職業”,搖身一變成了上市公司的車間“一線工人”。不少企業通過“共享員工”模式,讓部分賦閒在家的人員有了新的就業機會。

  在安徽合肥,首批“共享員工”早已正式上崗。家住安徽合肥肥西縣紫蓬鎮的張伏文,在網上看到招聘信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填寫了職位申請表,從通過面試和培訓,到成為負責共享單車出入庫登記和消毒的倉庫管理員,他前後只用了不到三天時間。

  “我原本在浙江嘉興一家服裝廠打工,負責的也是倉庫管理工作,有一定基礎。之所以報名‘共享員工’,一來是考慮就在家門口,上班方便;二來是每天能有150元的收入,比閒在家裡強。”張伏文說。

打響復工戰“疫” 且看這些“硬核招數”

王威作(新華社發)

“無接觸招聘”開啟

  為保證招聘工作正常進行,很多企業及院校第一時間推出“雲招聘”服務,為廣大應屆畢業生提供線上應聘渠道。“雲招聘”的服務流程,特點在於求職者與面試官全程不需要面對面接觸,所以網友也將其稱為“無接觸招聘”。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聯合黨群工作部舉辦“河北雄安新區2020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網絡招聘會”,為求職者提供“居家安心做防護,足不出戶找工作”的就業服務。山東德州舉辦首屆網絡人才招聘會,共有271家用工企業參加,提供行政管理、會計等1416個工作崗位。

  暢通就業信息發佈渠道對畢業生找工作至關重要。北京大學寒假期間就開始分行業、分領域收集優質崗位信息,通過“北大就業”微信公眾號集中發佈。西南石油大學招生就業處搭建了線上雲平臺,推出“雲雙選”“雲宣講”服務,幫助準畢業生和企業在線完成簡歷撰寫、簡歷篩選、線上宣講等工作。“原以為新冠肺炎疫情會徹底打亂我求職的節奏,沒想到各大企業都開闢了線上招聘渠道,而且學校也將舉行網絡雙選會。”中國傳媒大學應屆畢業生小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