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昔日,教學一線上,桃李育英才,勇於擔當。如今,戰“疫”戰場上,巾幗展風采,當仁不讓。她們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一片天,在教書育人、戰勝疫情的戰場上鏗鏘綻放。她們就是東光縣第二實驗小學的全體女教師。

防疫宣傳,她們精、準、新、快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在第二實驗小學,有這樣五個人,疫情面前,她們組建宣傳隊,實時掌握疫情防控動態,利用“公眾號”平臺,宣講法律政策,傳播防疫科學知識,引導師生、家長提高健康素養,增強防護意識,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念。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政教處 陶寧寧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政教處 鄭娜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教導處 楊桂智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後備幹部 吳桂娟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後備幹部 孫曉蕾

她們號召全校師生創作抗“疫”作品,創新宣傳形式,因作品制宜,採用吟誦、歌唱、快板、西河大鼓等不同形式表現出來,再回饋到社會當中,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得到各級領導盛讚。

她們為了追求新聞的時效性,往往加班到深夜,就為了第一時間把最新信息送到“觀眾”面前。

她們同樣有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樣有著年幼的孩子,但是,她們無怨無悔、任勞任怨,她們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她們心中都深深地烙刻著一個詞語:責任。

疫情排查,她們嚴謹細緻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有這樣一支隊伍,自抗疫以來,手機從早到晚不離手,她們上傳下達,隨時待命,隨時聯繫家長,隨時上報,這就是第二實驗小學的班主任們。

她們每天睜開眼便開始統計學生體溫,晚上臨睡前,還要核實哪位學生可視平臺沒有上報,趕緊電話聯繫。登記外籍學生信息、統計入縣學生信息、統計接觸武漢人員信息……絕對做到不漏一人,不缺一項,確保準確無誤。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手機是她們的武器,微信群、班級群、釘釘群,就是她們堅守的陣地和崗位。

小區值崗,她們忠於職守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她們戴上口罩,從“女兒”、“母親”、“老師”,眨眼又轉變成了小區門口的巾幗衛士。她們活躍在居住地所在小區參加排班值守,協助小區開展工作,共同構築疫情防控群防群治的“銅牆鐵壁”。

“請您配合測量體溫再進入小區”、“請您出示通行證”、“對,這樣輸入信息,您的二維碼就生成啦”……有時她們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為的就是不讓任何疫情魔鬼有可乘之機。


網上教學,她們臻於至善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第二實驗小學的娘子軍們,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看,晾衣架秒變直播裝備;一根筷子成了魔法棒,有了神力;水果蔬菜成了道具,拼成不同形狀;一張張紙在孩子們手中折成了不同作品;一支支筆描繪出了五味人生;語文課上出了烹飪的味道;英語課上出了編輯範;數學課玩起了大腦風暴;時政課、傳統文化課,培養了家國情懷……一個個小小設計師、畫家、詩人、歌者、廚師……在“主播”們的精心呵護下,漸漸成長起來……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以“疫”促“育”,她們潤物無聲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一場疫情,讓她們被迫處在了“深度思考”之中。她們根據“以疫攻心、以疫育德”主題,確定多個德育活動,創新載體、活躍形式、豐富內涵,上好“疫情德育大課”,真正為學生終身發展保駕護航。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認識‘疫’線英雄,牢記使命擔當”、“致敬,逆行”、“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感恩有您”、“汲取榜樣的力量”、“疫情我知道”等多場主題活動,無一不凝聚著“女策劃們”對孩子深深的愛與期盼……

戰“疫”,東光二小巾幗不讓鬚眉


第二實驗小學這些娘子軍們,她們把嚴厲給了自己的兒女,把溫情給了自己的學生;她們把時間給了工作,把愧疚留給了家庭。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平凡的她們沒有多少豪言壯語,沒有什麼驚世之舉,只是在特殊時期,盡全力堅守自己的崗位,在攻艱克難中不斷走向詩和遠方。

古有木蘭從軍記,今有教師戰疫情。第二實驗小學的女教師們,始終踐行“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初心使命,為最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繼續發揮“巾幗不讓鬚眉”之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